《海子传》
身材瘦小的安徽人,黑发少年
眼睛里闪烁着,两颗
雪莱诗行中飞出的星星
却从没有升上,墨一般的生活的天空
在城市的霓虹灯中跋涉
迈着行军者的步伐
你在首都琳琅满目的商品里
寻找那只梵?高割下的耳朵
你没有找到你的瘦哥哥
你把手指插进他画中的黑火焰
然后醉意阑珊地去找骆一禾
让他用星星的方程式,计算你烧伤的程度
时代与你无关,大楼与你无关
时代的广场也与你无关
你赤着脚从一页又一页稿纸上走过
走过荷马的海滩,走过但丁的森林
黄昏让你忧伤,亚洲铜独自流浪
乌云的重量,大雨的重量
又一个深夜你要无声承受
你要悄悄藏起,你被闪电划伤的心
兰波也要藏起,他被闪电划伤的心
十亿人民都坐在电视机前
你又怎能翻开《浮士德》
把天空翻得千疮百孔
身材瘦小的安徽人,黑发少年
青草和野花
在家乡的河滩和你的体内疯长
从一行行手写的汉字中长出来
遥远的西藏啊,火热的太阳
你能去天空深处搬动,米开朗基罗留下的石块
却无法在衣袋里理顺,城里人讳莫如深的名字
火热的西藏啊,遥远的太阳
啊,从来就没有长大
大到足够,可以懂得女人的年龄
与神话中的仙女们谈得太多
你的梦话,精密的城市女郎听不懂
你也听不懂那些诗人们的喧嚣
混着些麻雀和家猫的调门
你不懂,你只想和屈原合唱
唱出与蓝天平行的声音
是的,爱情就是用诗歌在水中捞月
就是德令哈孤寂的今夜
就是比命运女神还多一个的四姐妹
爱情就是灵魂的谜语,被肉体猜破
怎么可能不冲着太阳的耳朵,喊出黑夜的心声
怎么可能不把星星的子弹,压入内心的枪膛
怎么可能不把麦地卷成一团,随时带在身边
随时在一行行诗歌中打开,故乡青草的芳香
也许一切都会好的,你会和城市
合辙押韵,你会握紧新时代的手
在办公室中,治愈你被劈开的疼痛
在职称和金钱中远远逃离,十个海子对你的合围
或者学习西川,四平八稳的写诗
起承转合的做人,站在大师们的身后
稍息、立正、向前看齐……
在永恒的二路纵队中,占好一席之地
但命运已经订好了船票,荷尔德林
已经闯进了你的身体
在心底的伤痕中,你数尽了天上的星星
在野鸽子的翅膀上,你收获了李贺的飞翔
后来,太阳在你的手里变轻,你要带着敦煌上路
后来,你去梵?高的画里找到了远行的鞋
后来,时代的车轮从你身上轰隆隆辗过
后来,历史追了过来,沿着你血流的方向
(写于年9月8号,修改于年4月6日3点18分)
《鲁迅》
——“生于--卒于”
在你家的后园里,有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你瘦瘦的,小小的
矮矮的。穿着长袍
你把千疮百孔的中国
卷进你的纸烟
你吸着你的愤怒和忧伤
从鼻孔里喷出火来
你从厚厚的历史书中
翻出落叶和枯萎的花朵
你把它们丢进你内心深处
那熊熊燃烧的火里
你痛苦,然后,你寂寞
你把寂寞在你心的石块上
磨成了一把雪亮的匕首
你想尖叫,你想杀人,但最后
你只割去了一些时间的腐肉
给人的感觉好像你是一个
嗜食死尸的恶鸟
在老北平的胡同和恶梦中
穿行着;用深情的七律
和一阵阵塞外的风沙,怀念你
死去的女学生,那美丽的脸
你更瘦了,更小了
你把五千年的历史卷进你的纸烟
你从鼻孔里喷出火来
照亮了你头顶上的乌云
先生,你瘦瘦的,小小的
也矮矮的。年复一年
黄酒、思想和孤独
沉积在你的心底
变成一块又一块石头
你乐于随时把它们掏出来
狠狠地掷向世界
你讨厌掌声,怀疑一切笑脸
你更喜欢被打击者发出的尖叫
或呻吟,给人的感觉
你就是一个施虐狂
给一个垂死的民族
带来了病态的快感
几十年了,无数人的额头
在你全集的硬布封面上
撞得鲜血淋漓
无数的学生被迫伸出双手
吊在你那根铁做的脊梁上
向天堂眺望
先生,你出身于
破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长子、长孙
家里有长工、奶妈
先生,你饱读诗书
塞在牙缝里的是:
鱼刺、诗经、历史和诸子百家
你也把尼采和豆腐干一起
放在胃里消化吸收
先生,你敢于追求幸福
并让一个小脚的丑女人
用她一生的痛苦
证明了你反封建的坚定决心
先生,你执着于爱情
你无情地将你的情敌
(也是你的学生)
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在杭州那苏东坡用过的某片草地上
享受你爱人的温柔
你成了时代的核心
许多人举着你奔跑
让四面的来风将你吹成一面醒目的旗帜
你“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你提携后进,乐此不疲
你的工资以银元计算
你有源源不断的版税
你在上海住的房子俗称洋楼
你有专职的厨师
你的眼睛永远属于冬天
你的目光落在一切事物上
变成雪花和冰块
你的牙一直紧紧地咬着
死亡也没能从你的嘴里
撬出美丽的彩虹
——一个都不宽恕
啊!先生,你伟大
你是我发自内心敬仰的
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虽然从照片上看你更像个日本人)
在霓虹灯和叫卖声交织
摩天大楼欲望耸立的峡谷中
我寻找你留下的石块
我渴望能像你一样
把冰冷的眼睛子弹一样地
射出去
击碎五星级洒店的大门
击碎一面又一面五颜六色的广告牌
击碎那个大款和那个处长
但手机响了,先生
我要去凑一个可恶的饭局
手机响了,先生
不管大楼将变得多高
不管中国将变得多黑
我永远都渴望能接到
你打来的
电话
(写于年8月7日)
《萧红传》
你出生于年,一个多事之秋
那一年,时间的大门沉重地关闭
又沉重地打开,巨大的回声一直响到现在;
那一年,旧历史解散,新历史集合
但不管是时代的句号,还是民族的惊叹号
还是中国已经另起一行,都与你无关
你在北方的大地上开始
在寒冷和雪花中长大,一个女孩
然后是一个少女,在自己家的院子里
学会穿衣戴帽,梳理你黑色的长发
虽然母亲早逝,父亲的目光如烂泥
又一次流进你午夜的恶梦
后园是你性灵的牧场,你小小的
心灵在这里发育,长大
大到可以装下,天上飘过的所有的火烧云
冬夜的雪花多么沉重,一片片压上
你的心跳。你在爷爷的屋子里忧伤
并不知道,漂泊将是你此生的命运
并不知道,你将离家出走
和一个烂泥塘一样的男人
同居,怀孕,然后开始你传奇的生涯……
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姑娘,爷爷的胡子里
有你最喜欢的唐诗,你读书,上学
梦想着爱情,身后鼓动着时代的劲风
在命运的地图上深一脚浅一脚
心灯的微光,照不亮存在的空茫
你蒙着眼睛走在你的生活中
哈尔滨,北京,阿城,福昌号屯
婚约是一道永远算不出答案的数学题
你的结果,总是错误
在父亲的天空下和继母的大地上
家是一间没有一扇窗户的小小的房子
月黑头的黑,二十四小时充满你的心灵
而你只想在你的日子里看见星星,看见
一朵朵沾着露水的蓝色的野花
你逃离了张乃莹,奔向悄吟
不再是张乃莹,但还不是萧红
你和毛线团那么长的忧郁一起,羁留在旅店里
和生存同居,而不是爱情
怀孕不期而至,肚子在你的忧伤之外大着
然后,他消失了,钱没有了
然后,他来了,带着肌肉和雾中的爱情
爱情,爱情的铁轨上
生命的列车,将会开向哪里?
是天上,还是地下,一般来说
爱情的终点站,都在梦中
你在爱情里学会了写作,学会做一个
不及格的妻子,你在爱情里变成了萧红
萧红,北国的姑娘,健康、活泼
一点点的另类,一点点的陌生化
才华让你焕发出超越女人的光彩
在你的光彩里,男人们眯起眼睛
大师无疑是喜欢你的,他关心你
在他的关心中,第一是文学,第二是你
那是美妙的岁月,你的黄金时代
文坛就在你的隔壁,你可以随时
推开成功的大门,在小说的世界里
做一个风情万种的民国女子
一切都不是问题,只有他
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只有爱情
是你永远拿得起又永远放不下的东西
是美丽的瓷器,但一旦摔碎
就呲出尖利的牙齿,在你的忧郁症中咬出血来
东京之夜寂寞的梦醒之时
山西和西安的分分合合,吵吵闹闹
爱情,像深秋的风吹乱你心灵的原野
你生过两个孩子,但你没有做过
一分钟的母亲。你爱过他,他,他……
但你只是更远的走离了自己
你的心奇怪的敞开,向着
温暖与爱,你的憧憬与希望
像一枚枚黄叶,一直落到现在
年,你逝于战火中的香港
在一个吉林青年的怀中,你闭上了
你不想闭上的眼睛。蓝天不再为你蔚蓝
碧水,也不再是属于你的碧水
那半部“红楼”,别人也永远写不出了
只有你的不甘,只有你的辛酸和爱
只有你的一行行文字,你的《呼兰河传》
穿越无情的时间和纷纭的传说,准时抵达
一代代读者的眼睛和心灵
在后来者的阅读和热爱中,你永远都在
在你的蓝天和碧水中,你的黑眼睛
永远睁着,萧红的黑眼睛永远睁着
(写于年3月21日,年1月26日局部微调)
董辑,男,年1月29日生于吉林大安月亮泡葛喇嘛屯,现居长春。非非主义诗人,《非非》《非非评论》副主编、编委;中间代诗人;第三极神性写作代表诗人理论家,《第三极》副主编、编委;赤峰“红山诗社”同仁,《红山诗刊》顾问。年参加工作,先后任职于长春99中学、长春中学、长春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北方法制报社、吉林电视台、时代文艺出版社、吉林画报社、新文化报社。年3月辞职,现为自由职业者。主要写作诗歌、评论、随笔等,有诗歌和评论、随笔、散文等发表于国内多家官、民刊、报,有诗歌、评论、随笔被收入多种诗集、选集等。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先后在《花城》《作品》《作家》《延河》《辽河》《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歌报》《上海文学》《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红豆》《诗林》《文学界》《诗江南》《诗歌杂志》《读者(原创版)》《非非》《第三极》《诗》《大陆》《独立》《锋刃》《中西诗歌》《或者》《诗家园》《诗参考》《红山诗刊》《太阳》《流放地》《诗歌蓝本》“新文化报”“城市晚报”“长春日报”“北方法制报”“中国商报”“中国艺术批评网”“诗生活网”等刊物、民刊、报纸、民刊、网站等发表诗歌、评论、长篇评论、散文、随笔等上千首(篇)。诗歌、评论、随笔、杂文等先后入选年至年历年张清华、宗仁发、韩作荣、马永波等主编的年度诗选;诗歌、评论、随笔等入选《后非非写作:从理论到作品——刀锋上站立的鸟群》《非非主义20年图志史:悬空的圣殿》《中国诗典》《中间代诗全集》《大诗歌》《现场:网络诗歌风暴》《中国诗歌的脸》《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蓝本》《锋刃衡山诗会专号》《东三省诗歌年鉴》《/09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吉林公安英模》《请让我为你点亮一盏烛光》《这件事与你我有关(读者五周年精品典藏丛书)》《吉林文学作品年选(、)》《中国新诗选》《中国诗歌双年选》等等书。自年起,先后获得过《诗林》《诗神》《诗歌报》等刊物举办的诗歌大赛的银奖、铜奖、优秀奖、佳作奖等6次。先后参与编辑民刊《手写》(总第一期)《太阳》(总第9期)《红山诗刊》;刊物《关东作家·中国诗歌特大号》;书籍《中国诗典》等等。代表作主要有长诗《二十世纪的艺术》《集合:诗句系列》《我在古代的生活》《父子童年对比录》《写一些我的世界杯》《写一写本城》《诗人传》《鲁迅传》等等;短诗《没有唐诗和灯的夜晚》《命运牌破车》《自画像》《刚上班的时候》《手写》《我》等等;评论、随笔、杂文《谁是当代中国的诗歌大师》《什么是诗歌,什么又是垃圾:诗刊社“青春诗会”批判》《为什么偏偏是她——简说“赵丽华事件”兼谈新世纪以来三大反诗歌写作》《诗歌活水中的三股浊流》《权力与金钱合谋的笔迹——从李少君对非非主义和“他们”的批评谈起》《诺贝尔文学奖:一面让我们尴尬的镜子》《网络:诗歌的错嫁》《无限诗歌的有限侧面:我的部分诗歌观》长篇随笔《吉林先锋诗歌简史》;散文《坚决做一个车盲》《理想生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错位》《一条长达十年的迷津》等等。现居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