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走亲访友是传统的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年复一年,老一辈人传下的过年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创新,就连老人自己也不满足于过去的老一套了。本版为读者介绍几位老人过年的新创意。看看,他们今年准备怎样过春节。
去海南过团圆年
我和老伴已经在海南过了3个春节了。从年开始,每年12月初我们就会来到海南,次年4月再回乌鲁木齐,我和老伴成了不折不扣的“候鸟”老人。今年,我们还打算带上孙子在海南过年。
年12月,女儿带我到海南度假,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让我感到非常舒适。那年冬天,我不仅没有像往年冬天一样病痛缠身,而且身体的各项指标都趋于健康水平。
从这以后,海南成了我和老伴的疗养地。年,我们在海南三亚买了一套房子。
在我们小区,有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我们年龄相仿,经常聚在一起唠家常、唱歌、结伴去海边散步。
过年时,如果儿女不在身边,大家就会互相串门,一点都不觉得孤单,春节照样过得热热闹闹。
去年,我们小区的十几位老人就约好今年春节在海南集体过年,现在,我和老伴是最后“归队”的了。
今年春节,让我和老伴更高兴的是,儿子、儿媳妇从西安出发,女儿、女婿从乌鲁木齐出发,我们全家齐聚海南的家过春节,这也是4年来,我们家最团圆的一年。(邢爱珍口述记者蒋龙珍整理)
“咱回老家过年”
去年春节前夕,老伴对我说:“今年咱们回江苏过年,怎么样?”
“回江苏?好主意。”我立即同意了老伴的想法。
我们踏上故土的那一刻,老伴激动地落泪了。
大年三十当天,弟弟从河里捞来新鲜的河虾,从集市买来甲鱼,这些新鲜的水产品对于在新疆生活多年的我们,可谓是美味大餐了。
按老家的习俗,吃年夜饭前要先祭祖,我们把各种美味摆满餐桌后,点烛焚香,祭奠先人,随后贴对联、放鞭炮。
我和弟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时,弟弟和弟媳不停地为我和老伴夹菜,老父亲更是不断地嘱咐弟弟:“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照顾好你哥哥和嫂子!”
我和老伴就这样在老家过了一个快乐团圆的春节。正月十六,我和老伴踏上了回新疆的路。
今天春节临近,我和老伴商量着:“要不,咱们今年还回老家过年吧?”
老伴高兴地说:“跟我想到一起了,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咱们都回老家过年。”(于国华口述记者王盼通讯员于三整理)
年夜饭在饭店吃
每年春节前夕,我都要置办大包小包的年货。去年春节,在外地生活的儿女、孙子们都回来了,加上我的兄弟姐妹又多,家里一共十来口人,每天做饭都把我忙得晕头转向。年近七旬的我春节过后就病倒了。
我住院治疗了一个星期,花费了多元,老伴每天陪着我,儿女们也没过好年,医院照顾我。
我出院后,儿子对我说:“在自己家吃年夜饭,钱是省了,但人受累了,不划算,还不如到饭店吃年夜饭,既轻松又热闹。”
眼看着年春节就要到了。前几天,我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他让我今年少买点年货,说年夜饭定在饭店吃,给我减轻负担。儿子说,他订了八个凉菜八个热菜。我一听定了这么多菜,心想肯定吃不了,于是说:“那我准备几个塑料袋,咱吃不完兜着走。”
儿子说道:“妈,算了吧,别打包了,麻烦。”
我耐心地给儿子说:“现在的生活好了,但我们还是要保持勤俭节约的家风。”
听我这么说,儿子和老伴都支持我的提议。(何英口述记者朱放宁通讯员朱秀琴整理)
今后的春节不会再冷清了
儿子年幼时就曾埋怨:“爸爸,为什么别人家过春节都那么多亲戚、那么热闹?而我们家只是3个人在家看电视呢?”
这是因为,年我转业后就一直在团场生活,我在新疆没有任何亲戚,每年春节,我们家都很冷清。
年春节前夕,我与爱人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坐火车回四川过年。老家的亲人们第一次见到我儿子,高兴地抢着抱。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八,亲戚和左邻右舍们听说我们从新疆回来,都赶来看我们,几十口子人聚在一起,非常热闹,那次过年,是我家30多年来最热闹的一次。
几年前,儿子毕业,在南京工作,我和妻子这两年都去他那里过年。今年,刚成家的儿子打“爸,以前我们家是3个人过年,但以后咱们家有了儿媳妇和我的岳父岳母,初四我们一起去云南旅游。以后的春节,咱家再也不会冷清了。”(张新河口述记者梁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