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7月在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上,“指控”季老弟子、著名学者钱文忠偷乌龟的神秘白衣女子、西安人王如吗?因为指控钱文忠偷乌龟一事,就此被人熟悉的王如一下在此后一系列和季老,尤其是季老遗产有关新闻中,频繁“出镜”,各种表达,而针对的矛头基本都是季承和钱文忠。而在涉嫌盗窃季羡林古籍文物一案中,她则是绝对的“主角”,被指控为该案件的主犯。
王如拒穿号服昂首上庭
王如采用破窗入室的方式进入北京大学朗润园季羡林故居,秘密窃取各种书籍、塑像等大量物品?经鉴定价值共计万余元。曾以季羡林基金会的名义,送来许多季老的手稿扫描、复印,但费用却长期拖欠,竟累积多达数十万元!
那么季羡林的藏品和手稿究竟有多值钱?
钱文忠将季老的藏品和财产分作五个部分:首先为收藏字画,如白石老人作品,多且精,以此往上,名家聚集,以目录为据,总艺术品价值乃是天文数字;其次乃其他珍藏版古籍、古墨、田黄、田白、白芙蓉、名人信札等,皆是艺术瑰宝;再次,季羡林朋友赠送的字画、艺术品,不乏启功、范增、欧阳中石等名家之作;然后,季羡林先生他本人书写的字、手稿亦存在很高的价值,作为著名的文化名人,在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上,不时有季羡林的手稿参拍,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多场拍卖会上,季羡林两页手稿成交,拍卖成交价都在1万元左右。季羡林作为一位著作颇丰的大师,其身后的著作权仍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署有季羡林上款的书画藏品
季羡林先生有意识的收藏开始于年之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的建国初期。那个时候,旧时豪门不是变卖藏品逃离大陆,就是摈弃旧物迎接新生。一时间,千年古都北京的街头小店随处可见字画文玩,至于琉璃厂,更是充斥着名家剧迹,而问津者却寥寥无几。季羡林先生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艺术瑰宝就此流散消亡,总想尽自己的力量,能够抢救多少就算多少。并且,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至少就经济状况而言,50年代的季羡林先生是属于高收入阶层的。先生是为数很少的一级教授,月工资多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担任各种职务的津贴和不少稿费,总收入在当时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60年代以前,季羡林先生独自生活在北京,每个月给济南的师母、老祖寄去元,这就可以过相当宽裕的生活了。一子一女进京读大学,先生也是每人每月给15元。就个人生活而言,季羡林先生除了买书吃饭,再也没有什么大笔的开销。因此,先生有相当的条件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署有季羡林上款的书画藏品
收藏下限定在了齐白石
当年收藏界的现实状况,以及季羡林先生所具备的独特条件,就决定了先生的收藏起点极高。高到什么地步呢?季羡林先生将自己的收藏下限定在了齐白石,其余的都不及相顾。白石老人作品的价格,在当时绝非像今天这样高不可及,其低,同样可以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咂舌。先生收藏的第一批白石老人作品,是由好友吴作人先生介绍并且代为经手的。30元人民币,入藏的是五幅白石老人蔬果斗方精品,还都带有做工精细的老红木镜框!季羡林先生收藏的白石老人作品多且精,有些是完全超出常人想象的,比如,先生就藏有白石老人的整开巨幅豹子,偶一挂出,精彩流淌,满屋生辉,观者无不目瞪口呆,不敢发一词。
下限既然定在白石老人,也就由此生发出不少有趣的故事。研究专家、著名散文家卞毓方先生回忆说:十多年前,我协助季羡林先生的已故秘书李铮先生,为先生整理书房。我在一个旧柜子的底层,发现了用纸线绳草草扎着的一卷东西,打开一看,居然是两张高十余厘米、长厘米以上的手卷,一张张大千,一张姚茫父!我赶紧捧去给先生过目,先生茫然对我说:“我不收藏齐白石以下的啊?”不一会儿,先生想了起来:“当年字画业者度日维艰,我算是一个大主顾了,大概是我买得多,他们‘饶’给我的吧!”这,岂不是意外之喜了吗?
不惜高价买苏东坡《御书颂》
季羡林先生学养深厚,自有鉴赏眼光。然而,在收藏的过程中,先生总是心怀慈悲,很少还价。有一段时间,也是当年的规矩,经常有“跑街”的厂甸人往先生家里送字画,请先生买下。先生照例香茶一杯,礼待来者。久而久之,不少“跑街”的也就和这位一级教授、大学者成了知心朋友。
如此这般,数量庞大的铭心绝品就进入了季羡林先生的收藏。苏东坡的《御书颂》就是其中之一。季羡林先生的收入大多化成了藏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收入极高的先生居然了无储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仇英、董其昌、文征明、祝枝山、唐寅、八怪,等等等等的精品,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了季羡林先生的收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季羡林先生的藏品,几乎可以印制一部中国明清字画史的精品图录,而且,其中颇多巨幅。
文房雅玩数量很大
季羡林先生的藏品里,还有数量很大的文房雅玩。就砚台而论,沦陷期间,一位北平伪市长的著名收藏,大半都在先生处,数量有几十方,都是今天几乎看不到的妙品。就印章而论,田黄、田白、芙蓉也不在少数,不少是白石老人等名家佳镌。故宫曾经用过一枚随形章,文曰“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陈曼生名作,章料是一方将军洞白芙蓉,原配银托,这也是季羡林先生的藏品。今天已经是价格惊人的旧纸、旧墨,在季羡林先生处,也是所在多有。先生钟爱的独孙大泓就曾经用旧墨旧纸猛练大字,先生看到了,也是笑笑,如此而已。
田黄印章
季羡林后来到底收藏了多少前人及古人字画,是一个谜。据网上资料,“北京大学代为保管的文物共计件,其中件是古画。”(后据年初季承和北大有关人员的实查,共为件,含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陈老莲、夏圭、沈诠、王翚等历代名家。)
来源
华商报、齐鲁晚报
免责声明:如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文摘报小编(—)或在后台留言,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