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时09分,进入24节气中的“大雪”。古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这也是充满诗意的节气,雾凇挂满枝桠,片片雪花飘落。好雪好雪!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散葩似浮玉,飞英若总素。
看看各地有关“大雪”的谚语
广西:大雪不冻倒春寒;
黑龙江: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河北: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安徽: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山西: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
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大雪不冻,惊蛰不开。
大雪民俗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瑞雪兆丰年”
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
“大雪”养生 适度进补
大雪节气里,人们容易生内火,出现口腔溃疡、脸上长痘,浑身瘙痒等症状。这时,要少食辛辣食物、减少熬夜,戒烟少酒;多喝水,尤其是梨水和萝卜水;多食热粥:小麦粥养心,萝卜粥消食化痰。
寒冬进补需对路。可多吃点牛羊肉,但也要注意补充杂粮和新鲜蔬菜。因为冬天运动较少,血液循环和胃肠运动相对慢,如果进食过量高脂肪食物,容易使血脂高、血流更缓慢,不但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进入“大雪” 御寒成为头等大事
早上起来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容易出现呼吸道、心血管等问题。喜爱早起外出锻炼的人,可适当改变锻炼习惯。
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很重要。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御寒的能力较差。大雪时节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是不错的养生之法。
最后,来看看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吧。冬天,快乐!
(综合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央视新闻)
本期小编:司徒卷卷
审核:申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