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广告 > 人驻扎国之交界三载辛勤铺就中老两国

人驻扎国之交界三载辛勤铺就中老两国

发布时间:2025/1/19 13:34:03   点击数:
从云南腹地一路向南,一条铁路翻越崇山峻岭,直奔山水相连的老挝,这便是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共同幸福和梦想的中(国)老(挝)铁路。这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铁路当日通达。为了这条跨越山河的铁路线,一群陕籍铁路人扎根工地三年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彩云之南,在国之交界,用一根根铁轨和枕木,辛勤铺就着联通中老两国的幸福之路。两国人民期盼的幸福路友谊路致富路中老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中铁一局担负着国内段云南玉溪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即玉磨铁路(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全线公里轨道的铺设任务。早在年5月,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铺架制梁项目部就已经抵达云南玉溪市,为玉磨铁路正式铺轨做好前期工程准备。年4月7日,当中铁一局的铺架机将一节25米的轨排平稳地放在玉溪市研和镇定古村旁的路基上,标志着中老铁路国内玉溪至磨憨段铺轨全面启动。项目部总工程师任福中介绍,玉磨段线路长,工期紧,任务重,地质构造复杂,从滇南地区由北玉溪站为起点,向南翻“三山”(磨盘山、无量山、哀牢山)、跨“四水”(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经西双版纳后至磨憨,施工沿线桥隧相连,桥梁和隧道的占比高达87%,施工难度极大。“中老铁路沿线植被发育、林木覆盖较好,线路多次经过红河、澜沧江两大水系,穿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名胜,对施工的环保标准要求非常高。这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中老两国人民众望所盼的民心相通之路,加之设计变更后玉磨铁路将开行动车组,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任福中说。为了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到中老铁路建设进展情况,同样做为铁路建设者的陕西人刘顺良,用快门与光影真实地记录下了每一个重要时刻:年9月10日,第一对米长钢轨在峨山隧道焊接成功,玉磨段无缝线路开始施工;年10月29日,铺轨顺利抵达世界跨度最大的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元江双线特大桥”;年2月23日,玉磨铁路国内段最长的17.5公里安定隧道铺轨完成,为早日通车打下坚实基础;年4月1日,铺轨顺利到达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实现全线铺轨任务过半……“中老铁路是两国人民期盼的幸福路、友谊路、致富路。我们亲眼见证了它的从无到有,虽苦虽累,却倍感光荣。”刘顺良感慨地说道。据了解,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的景洪市不通铁路的历史,风光旖旎的西双版纳将不再遥远。同时,还将结束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的磨憨边境贸易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到时候那里的边境贸易将更加活跃。“大篷车”是我流动的家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铺架制梁项目部多位员工中,有近一半是陕西籍。他们从跨越大半个版图来到云南,跟着这条绵延数百公里的铁路,带着妻子、孩子,长年驻扎野外作业,在工地上一呆就是好几年。陕籍大学生刘志强,年7月分配来项目,负责施工技术指导。“一两天住帐篷野营是浪漫的体验,常年住在迁徙的集装箱房里,就是另一种感受了。”他解释说,由于中老铁路国内玉磨段铺轨施工要不断延伸,为了方便起居住宿,只能把工人们住的集装箱放在火车平板上拉着不断向前走,大家都把这种流动的家戏称为“大篷车”,“等铁路建成了,回望这长长的一路,都有我们生活过的痕迹”。“妈,今年过年我不回家了,工地上工期紧,走不开。”去年除夕前,刘志强充满歉意地对母亲说。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中老铁路的建设任务,整个项目部都留在工地过年,他们在骄阳似火、酷热难忍的铺轨工地吃完了饺子,又跟着铺轨机一步步向前,开始征服新的路段。也正因为大家的留守,中老铁路跨境的友谊隧道在正月里正式开始了铺轨施工。58岁的刘顺良是一名“老铁路”,先后参与过京秦、大秦、候西、西延、青藏、中老等10余条国家重难点铁路建设。他的儿子刘璞劼也是项目上的一名材料技术员,带着妻子和一岁的孩子,来到玉磨铁路的建设工地,主要工作内容是确保各项物资供应充足完善。刘顺良说:“像我们这样的父子兵、夫妻档,甚至全家都在中老铁路的建设工地的,还有很多。”因为工期的紧张,整个采访异常艰难,只能提前预约,在他们回到营地休整的短暂期间进行。“为了保证按时完工,每天的施工节奏都很紧张,一天也不敢耽搁。我们预计将在6月底完成铺轨任务,为年底铁路正式通车打好基础。”任福中说。一年多的时间,刘志强曾经白净的面庞,经过骄阳的洗礼,已然变得黢黑,他说:“希望在中老铁路通车以后,有机会带着我的母亲,乘着这趟我们中国人自己修的国际铁路,到老挝去看看。”老挝留学生:“欢迎坐火车来老挝”“中老铁路开通后,欢迎你们坐火车来老挝游玩。”去年11月,8名老挝在华留学生在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铺架制梁项目部实地研学后,向当地员工发出诚挚邀请。这8名留学生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首批轨道交通专业的老挝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回国途中,主动提出想到中老铁路施工现场看一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为什么要采用米长轨?长轨牵引法如何操作?”22岁的老挝琅勃拉邦籍留学生佟朗对铺架技术很感兴趣,不断咨询各工序的作业标准,不停记录和拍摄。“没想到中国的施工工地这么整洁,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上班一定很开心。”老挝籍留学生凯发不断点赞中方的工作环境。最让两国学生震撼的是位于西双版纳州中老边境跨越两国的友谊隧道工程项目,“这条9公里多长的隧道穿越局部含盐量高达80%以上的盐岩区,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大家都对中国的铁路建设技术伸出了大拇指。“中老铁路开通后,欢迎你们坐火车来老挝。”为了感谢中国朋友的辛苦付出,老挝留学生们亲笔撰写了感谢信,向中国的铁路建设者们发出诚挚邀请。年底,这份美丽的邀约将变为现实。让我们一起乘上这列满载两国友谊的列车,从春城昆明抵达万象,与老挝朋友们一起,在普西山上共赏落日余晖,畅想美好未来。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雪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gg/1665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