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报业的一位前辈,对年轻一辈的记者,袁林有自己的心得和大家分享:“无论多么忙,都要多读书,读书才能让人长进尽量不参加那些无关痛痒的应酬,生活在当今社会,应该多向下看多下基层,保守自己内心的一份安静,不要浮躁”他还透露,“我的第二部关于西安历史、民俗的小说目前正在创作中,这里面写农村更多一些,也有很多笔墨触及民国时期的大人物,希望在明年下半年能够出版”
2009年春天,袁林开始动笔创作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春发生传奇》,历时3年,今年4月下西安晚报枣园路发行旬此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春发生传奇》全书共50章节32万字,采用章回体形式讲述老西安的历史和民俗故事,既有古典小说的韵致又不拘泥于传统,叙事张弛有度,在陕西文坛颇有影响,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进入报社 不断积累
在《春发生传奇》出版座谈会上,著名作家陈忠实感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袁林就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当时我就感到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作者,后来他一直从事新闻工作,现在又出长篇小说,值得庆贺”
袁林当年在文艺部既当编辑又当记者
勉励后辈 心怀感恩
记者曾世湘 实习生贾艺林
问到最初采访的经历,袁林记忆深刻“第一次采访一位知名歌唱家,没想到这位歌唱家一点儿也不配合,我提一个问题,她就说,这些事情我早就说过很多西安晚报总部电话遍了啊,看你也不年轻了,怎么还问?当时我感到非常尴尬自忖我年龄是不小了,但是当记者还是新兵啊!但是这话不能给人家说,采访还得进行有了那次经历后,我了解到做记者是需要相当功力的”
“我那时候连最简单的校对符号都不熟悉,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虽然之前在《延河》《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文学作品,但是从来没有做过编辑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不断积累学习”袁林清晰地记得第一天到报社上班的情景,“当时我的领导陈小波老师交给我一大摞来稿,让我编辑我当时就有点懵,心想这个怎么把握啊?但是既然坐在这里,就得干,于是一步步开始熟悉这项新的工作首先买了一本有关校对的书,从熟悉校对符号开始学,当然还有很曹磊西安晚报多其他方面的知识,那时候没有电脑,做编辑经常需要查阅资料,主要的工具书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有时候为了查找一个资料或信息,要耗费很多时间”
他曾经是知名编辑、记者,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今年他的首部长篇《春发生传奇》一经问世就引起文坛关注,他就是西安晚报的老报人袁林
“做文字工作这么多年,我要感谢《西安晚报》给我的机会,它让我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且这些经历让我受益终身考试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把握,后来连过笔试、新闻写作和面试三道关,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
初次采访 遭遇尴尬
回忆这么多年的报社工作,袁林感慨,“刚刚做编辑那会儿,看到有人竟然可以把文字写得那么优美,这给我很大启发,也给我很大西安晚报年订阅卡的动力我也经常和同事交流,提高自己商子雍老师就经常鼓励我,他一直看好我的文字很多事情刚开始做都没底气,后来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慢慢就建立了信心”
从1997到2007年,袁林先后在编辑部几个部门主持工作,但他心里一直存有创作长篇小说的愿望他说,“从2008年开始,我就想创作一部表现西安民俗、历史和饮食文化的长篇小说对于一个生在西安、长在西安的人,对西安有着太深的感情”
谈及报社的老领导,袁林尤其强调:“很感谢老总编马汉卿当年的决策,让我有机会来到报社工作,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改变了我们那批人的命运”
虽然顺利进了报社,但是与之相关的“麻烦事情”也来了袁林告诉记者:“进报社时我电大还没有毕业,这种学历,放西安晚报年订阅价到当今社会恐怕只能应聘门迎之类的工作了”
搜集民俗 创作长篇
在工作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培养了很多文学青年,有些作家还在文坛相当活跃在报社几十年,即便工作再繁忙,袁林也一直没有放弃文学创作他说,“在报社工作期间,感触最深的就是学到了很多知识,各行各业都接触,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对搞文学创作是大有好处”当时,袁林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在上世纪90年代还出版了散文集《随风而逝》,该书获得西安文学奖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