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是西安的地标建筑,近期钟楼二楼大厅正在进行养护,一定有很多人好奇有着多年历史的钟楼是如何进行养护的呢?来跟小编一起看看
三块珍贵石碑尘封多年露真颜
钟楼的二楼大厅此前多年一直是编钟表演的使用场地,因为舞台布景需要,通常情况下只开南侧的一个门,因此很少有人见过四门对称二楼大厅。
令人意外的是二楼大厅的西侧墙壁上,在西门的两边竟分别镶嵌着3块石碑,一块明代的、一块清代的、一块上世纪50年代的。
三块碑的碑文内容分别是《东迁歌》《重修西安钟楼记》与《重修西安钟楼记(二)》。这三块碑在钟楼的历史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东迁歌》,讲述的是明万历十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下,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原来在鼓楼西侧的钟楼迁建于现址。迁建过程中只有基座是新修的,楼体的所有材料都是从原先的地方拆下编号后,在新址恢复的。位于现址的钟楼落成后,龚懋贤写了此碑文并刊石嵌于钟楼内。
其余两块碑则记述了清代和现代两次大型重修中的事宜。
这次养护工作结束后,这三块碑石将再次被新的展线挡住,遮挡有时是更好的保护。
猪血调制的腻子传承古建工艺负责此次养护工作的西安市古代建筑工程公司的现场负责人高群说:“这次钟楼的修缮工作就是对二楼大厅内门窗的油漆面、墙面以及破损凹陷的地面进行维修,尽量做到‘修旧如旧’。”
已有十多年古建筑修缮经验的范棉社负责一部分油漆工作。他正给东侧门上刮的腻子不仅呈少见的淡绿色,还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范棉社说:“这种腻子是中国传统古建油漆工艺中的打底材料猪血腻子,它的主要作用是填补缝隙,使木头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同时增加木头的耐腐蚀程度。”
猪血腻子的配料为发酵过的猪血、大白粉、桐树油和水,技术工会按比例调配,但调腻子的手艺一般都是手艺人的看家本领。”
猪血腻子仔细地刮上两到三遍,待风干后再上调好颜色的油漆,门窗用漆也十分讲究,位置不同干湿程度也不尽相同。
养护完成后将在二楼展陈钟楼历史这次的养护,工程量最大的就是油漆工序,此外工匠们还会对墙面和出现裂缝、破损、凹陷的地面进行养护。
在养护工程结束后,钟楼二楼大厅内将不再有编钟表演,所有演出将会迁至鼓楼。
此后,钟楼二楼大厅将会变成一个全新的展厅,南北两侧的大门将同时打开,新展览不仅会展出《东迁歌》石碑的仿制品和拓片,另两块石碑的拓片以及一些在钟楼多年历史中有重要地位的文物和史料也会一同展出,届时观众就可以通过些陈列了解钟楼的起源、建筑特色、维修史等内容。
一个多月后,当您再次登上钟楼时,它多年与西安朝夕相处的岁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您眼前。
来源:西安晚报
?白癜风如何治愈?白癜风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