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春意渐浓,
万物酝酿葱茏。
在西安城南少陵塬上,
铺展开的是一幅宜业宜居的锦绣画轴。
年,西安航天基地在这片沃土上再结硕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市前列,航天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区内航天六院科研团队获“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以此为标志,西安航天基地“十二五”实现完美收官,并为“十三五”的品质建设和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完美收官特色发展优势得到全面彰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航天基地牢记开发区发展使命,围绕“产业服务提升年”主题,着力招商引资、拆迁安置、城市配套,加强民生改善、队伍建设,在力促产业发展中实现新突破,在狠抓服务提升中增强新优势,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这一年,西安航天基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2.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2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其中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41.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6%;利用内资41.08亿元,增速14.5%;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速13.7%;工业招商引资完成29.62亿元,增速14.0%;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0.7%;外贸进出口额7.5亿美元。这一年,西安航天基地全力以赴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开拓创新赢得发展先机,以攻坚克难获得了竞争主动,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质量、速度同步提升,在新城建设中实现生态、民生持续改善。截止年末,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产值过十亿元的企业5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全年新签约项目42个,合同引资亿元。1航天科技实现新突破航天六院多次完成国家重大发射任务,最新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将长征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提高到25吨,并成功应用于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发射中。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卫星有效载荷系统配套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每年为35颗卫星配套有效载荷分系统的能力,为北斗区域导航二代系统一期提供了全部有效载荷。
2航天产业项目持续壮大年,引进航天产业项目15个,航天六院新能力建设项目破土动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部分建成运行,开始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提供服务;初步形成通信、导航、遥感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并保持了超过%的工业增加值增速。
3太阳能光伏产业实现跃升太阳能光伏产业全年实现产值65亿元;单晶硅切片产能跃升到2GW,占到全省产能67%,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扩大到MW,占到全省产能23%;隆基股份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强行列。
4通航产业发展提速西安航天基地通航机场被确定为陕西省“十三五”首批建设通航机场之一。黑光无人机、省公安厅警航基地等一批新项目入区,聚集通航产业项目超过30个。
5新兴业态快速发展运维电力、希德电子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北航科技园、西安建工标准厂房、国际孵化器等中小企业发展载体吸引了一批以无人机、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服务外包为主要方向的创业企业。
6创新环境全面升级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工作站累计达到50家;新增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航天基地管委会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及《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印发实施,每年安排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入区创新创业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硬件平台、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国家太阳能产品检测中心及博士后流动站在西安航天基地设立;航天育种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太空小麦一期品比试验获得成功;西安航天基地孵化器、西安北航科技园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
7民生保障更加给力全年用于民生支出3.91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72.34%。西安航天城第一中学、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建成,首批公办学校如期招生。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医院已进入尾期,标志性建筑揽月阁竣工点亮。全年新开工安置楼面积余万平方米,完成小井村、二府井村整村拆迁,西兆余安置小区已达到整村回迁条件。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增开路、路公交线路,累计安装55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放辆公共自行车;新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80个。
白癜风都有哪些治疗误区孩子身上起一块块白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