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泛指责的医疗新闻仍有几个通病,单方信息展示,片面信息摘选,等不得院方回应着急发稿。
1.关键性的信息只采用家属单方说法,有失公正,缺少常识。在华商报的报道中,引用家属说法「急救室里空无一人」,意为医护都跑了,这可能吗?难道还至于畏罪潜逃?;又说「医院不通知家属产妇死亡」,医院有什么动机和可能去隐瞒家属死亡?
这些明显偏执又违背常识的信息,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引起不懂医院产生极度反感,在医疗报道中记者稍有常识都应该去除,然而同行却全文照搬,令人遗憾。
2.医院的确暂无回应,但这类矛盾冲突尖锐的医患问题,你可以选择等待回应,而不是急于发稿。
3.根据现场的信息显示。家属事后行为偏激,拒不让搬尸体,打砸,谩骂,摆放花圈。
这些信息如果同行稍稍认真些或者到现场实际了解情况,必须写在新闻中平衡展示。换句话说,如果跟家属沟通很充分,却连这么重要的信息都没了解到,这毫无疑问是失职的。此外死者家属遗弃婴儿,这种涉嫌遗弃罪的行为,难道同行不知道吗?
4.护士看手机一事,文中强调这点隐含的意思无非是说护士见死不救。要想证明这一点,记者必须抛开表象,在文中说清楚,文中描述16点21分家属到护士站跟护士对话,注意是「对话」,对了什么话?如果跟护士喊快救人,护士还看手机,那就是护士的责任;如果只是交流一些病情,那你还想证明什么呢?
第二次是16点31分,与上次性质类似,我们客观的分析一下,如果家属真的大喊救命或类似激动求救,家属会不会平静的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平静离开?
此外,医院的记录,产妇是16点40分才有出血记录ml,之前16点21分和31分的事情,产妇病情并无恶化,时间点对逻辑关系非常的重要,不是么?
无论如何,关键性的指控信息,在新闻中是来不得半点含糊,必须要刨根问底,模模糊糊写上护士说笑玩手机,给受众医护见死不救的错觉,这点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
医院的责任
凡事没有一边倒,在这起事件中,医院仍有些错误值得反思。
1.面对记者的电话采访,如果核实身份不便,医院来,反复挂掉电话不肯多吐露信息,这是舆论应对的大忌。
媒体代表的是公众对信息的渴求,医院暂时无法回应死亡原因这可以理解,但是过程中的细节,例如手机到底看的啥,问问就清楚了,应该主动去跟媒体交流,回避是最错误的做法。
2.关于输血的问题,医院让其自己通过关系找血,这事儿双方各执一词,仍需理清。
3.有一点大概很多人没注意到,医院提及调解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
讨论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为基础,后面两个字是补偿,也只有在涉及死亡补偿的时候才会谈及这个问题。从这个信息判断,医院是认可补偿,但是跟家属在补偿金额上有异议。
我想说一下我的观点,医院确有错误,那么就明白的说出来,没有医疗鉴定就谈赔偿,这在今年几部委的联合通知里面已经明令禁止,医院似有含混,令人不解。
最后要说:
作为一个媒体人,一贯秉承的应是持中守正,真话就算不全说,但假话也应努力全不说。医疗监督类报道不是不能报,而是应多报,使劲报,这样才能保证公众的利益,并且打击医疗系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然而,医疗监督报道又应该慎之又慎,应该最大限度的平衡展示所有新闻信息,杜绝家属常常出现的单方隐瞒不利事实说法,最终结果没出来前,多等等多看看。
否则,单篇的报道出炉后,恶劣的影响已出,这对本已艰难的医患关系必然是雪上加霜,待你再更正之时,好消息早就没人看了。
本文作者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已获得作者授权。编辑:陈静
投稿:chenj
dxy.cn福利:消息框回复「绑定」可获5个丁当!用丁当可以兑换海量礼品。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最好的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