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广告 > 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里的陕西元素,你

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里的陕西元素,你

发布时间:2017-6-13 16:19:43   点击数:

《胜利与和平》全面展现中国人民抗战历程

诸多陕西元素亮相晚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刚刚结束的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上,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文艺表演,真实再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而让许多陕西观众激动的是,作为晚会上亮点,整台晚会中,“陕西元素”多次亮相——除了陕西歌手王二妮、杜朋朋两位陕西歌手现身演唱,陕北民歌屡次响起,大雁塔北广场、延安延河、宝塔山、兵马俑、华山等陕西地域元素,也出现在了晚会中。

回望历史

晚会展现中国人民70年奋斗历程

作为本次“胜利纪念日”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今晚的大型文艺晚会以《胜利与和平》为主题,由央视著名导演陈维亚担任总导演,90分钟的时间内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历程,以及抗战胜利70年来中国人民在和平发展道路上的奋斗历程。

如历史重放,晚会由开场式《胜利》与《浴血中华》《正义力量》《和平梦想》三个篇章构成,整场19个节目,以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典型历史场景为主线贯联,以从中国抗战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第一枪开始,到赢得胜利,在和平发展的旗帜下,开创和平美好未来为主要表现内容,综合了合唱、领唱、重唱、交响乐、民族音乐、戏剧情境表演、舞蹈、诗朗诵等多种舞台艺术手段,期间再现了若干抗战历史重大事件,并首次表现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题材。

红色记忆

《浴血中华》篇章展现圣地延安军民情

作为曾经的“抗战大本营”,陕西延安在抗战历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今晚《胜利与和平》晚会中,也将大量篇幅献给了这片红色的热土。

第一篇章《浴血中华》的《抗日先锋》节目中,长达五分钟的演出,杜朋朋、王二妮两位来自陕西的陕北民歌手,用倾情的歌唱,将时间拉回到那个艰苦而火热的年代。

他们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生动表达了国破家亡、苦难深重的民众盼望在自己队伍的带领下走向光明,以及当时延安人民对翻身解放的企盼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礼赞与颂扬。而在紧随其后的《延安颂》合唱中,腰鼓舞伴舞下的实景演出真实再现了爱国青年在延安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成长为合格人民战士的历程。

在舞台上,陕北歌窑洞、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前,延安老乡拉起的“奔赴抗日前线”的条幅让很多台下观众泪满眼眶,而被演员们同样带给观众的,还有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延安人民团结一心,展开生产自救的边区画卷,陕甘宁由此迎来了最生机勃勃的年代,中华民族也因延安精神的发扬而充满希望。

黄河怒吼

壶口瀑布映衬英雄豪气

除了常规的文艺演出,晚会的一大亮点,是在大屏幕中展现了大量的实景与历史影像资料,使之与舞台表演密切配合。其中,黄河壶口瀑布,就多次出现在大屏幕中。

第一篇章《浴血奋斗》的《民族怒吼》节目中,在大屏幕壶口瀑布的映衬下,多媒体情境合唱《怒吼吧!黄河》将奔赴全国解放战场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第三篇章,著名钢琴家郎朗的独奏《保卫黄河》节目中,壶口瀑布再次成为了重要“配角”——波涛拍案中,激昂快进的钢琴曲进一步抒发了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之情,以及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怒吼。

70多年前,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正是在延安第一次奏响,自此黄河上下,长城内外,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这首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和平年代

现代陕西再登舞台

七十年前,风雨飘摇,在山河破碎的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当时光步入和平年代,曾承载大量抗战记忆的陕西,也已以崭新的形象立于世人之前。

晚会最后一个篇章《和平梦想》中,伴随“天耀中华”的女声独唱,陕西的兵马俑、华山、大雁塔北广场和我国其他省市的地标景物纷纷跃上台上大荧屏,它们用深沉的历史,秀美的风光,现代化的人文气息,展示着兼具时尚而又古典气质的中国,也呼唤着和平的永远继续。

西安晚报记者孙欢

编辑:司源丨审核:常江









































白癜风治疗医院
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gg/782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