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广告 > 雷达在陕西师大的日子里我青年时期的

雷达在陕西师大的日子里我青年时期的

发布时间:2017-6-26 17:01:13   点击数:

作者系我校级校友,现为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艺术高级总监

“第二年,我与卢季韶教授合讲一年级(五四级,雷达、史民周那班)的现代散文选。十篇散文各讲五篇,作文各改一半,我还任该班班主任。”

——摘自马家骏《我与文学院》

看过马家骏老师写的《我与文学院》,不禁联想到“我与文学院”的往事。作为马老师的亲授弟子,谈谈我这段时间的往事,也许可以作为他这篇史实记录的一个照应和填充吧。

马家骏老师虽然只长我六岁,但由于做过我班的班主任,又给我们讲过“写作课”,改过作文,加之他的高大形象、潇洒派头、满腹学识、出色口才,尤其是他与我兴趣相通,在弹琴、唱歌、演戏,以及文艺创作等方面,对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至成为我后来转道从艺、研习奋进的精神动力。从文化承传的观点看,他是除霍松林教授外,对我最有影响力的恩师之一,我也因此而受到激发,来写这篇文章。

▎陕西师大是我学生时代求知的摇篮

马老师说:“文学院是我学生时代求知的摇篮,是我工作时期的战斗阵地,是我退休后的一处精神家园。”我与他有着类似的体会——陕西师大文学院也是我学生时代求知的摇篮,我们都毕业于母校陕西师大,甚至师从同一老师(如高元白、王杰三、霍松林、卢季韶、高宪斌、李玉岐、张富昕等)。在同一所高校学习、从同一所高校毕业留作助教,也是类似的,但他却固守师大,坚持教学,直至八十岁高龄才走下讲台;而我却半路转道,较早地离开母校,飘忽于文艺天地的了。

霍松林教授

在我的记忆里,陕西师大于年独立为“西安师范学院”,地址在现在陕西师大的老校区(雁塔校区)。我正是这年考入“西安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年9月初入学,年8月毕业。毕业后留校做助教,直到年11月26日调往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连学习带助教工作在内,一共呆了六年半。

按陕西师大的办校宗旨来说,我应该在留任助教后,像马家骏老师那样一心从事教学才对,但当时的一些特殊情况却使我转道从艺了。如今回想起来,还是有其因果关系的。

我是从韩城农村走进大学的农家学子,司马迁的文史成就和关中农村的传统文化对我有强烈的影响。由于文史与艺术的通融性和我的爱好,我在学习文史的过程中,总是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gg/807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