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用“五分天下有其四”来形容当年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一点也不夸张。泉州GDP在年跃居全省首位,可以认为,“泉州模式”是推动泉州制造业发展,GDP迅速跃居全省首位的成功的制度模式。今天,泉州已经连续16年领跑福建省GDP,当我们回头看这篇报道时,上面也许已经写满了预言。
GDP首次跃居全省首位
事件簿:泉州GDP突破亿
影响力:自此连续16年领跑全省第一
亲历者: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汪威毅
记录者:泉州晚报通讯员李跃民李植聪
财经纵深
年,《泉州晚报》报道了年泉州GDP赶超了福建其他城市,跃居首位。今天,泉州已经连续16年领跑福建省GDP,当我们回头看这篇报道时,上面也许已经写满了预言。
年,用“五分天下有其四”来形容当年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一点也不夸张。年底,全市的乡镇企业总数已达8万家左右,总产值达多亿元。以侨资侨力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专业化、区域化为布局,做到“小商品、大市场,小洋货、大创汇,小产品、大产值,小城镇、大网络”,泉州逐渐转向集团化、外向化、科技化、名牌化的发展路子,全面升级乡镇企业,舍小船就大船,做好了冲浪的准备。
新闻回放
记录者:泉州市GDP持续走强
(年1月28日头版刊载《绝对额跃居全省首位》)
在年1月28日的《泉州晚报》头版刊登了这样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市去年国民生产总值.62亿元绝对额跃居全省首位》。年泉州国民生产总值达.62亿元,比年翻了三番,绝对额首次荣登福建省榜首。改革开发的15年间,泉州市经济以年均17.92%的速度递增,步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实力更是大幅增强,至年时已位列全省第二,年则以67.64%的速度超过全省所有地市,率先突破亿大关。其中第一产业23.77亿元,第二产业.98亿元,第三产业65.87亿元,分别增长6.8%、84.1%、83.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元。
而二十年后的今天,泉州GDP已经达到.36亿元,翻了近30倍,今天当我们回溯往昔,这些数据分明记录了一座城市崛起的轨迹。
见证者说
亲历者: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
(汪威毅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汪威毅长期研究泉州经济发展,从学者的角度分析了泉州GDP的发展脉络。
汪威毅认为,泉州GDP在年跃居全省首位,可以认为,“泉州模式”是推动泉州制造业发展,GDP迅速跃居全省首位的成功的制度模式。
年,泉州GDP排在全省第五,仅为7.79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元。改革开放后,泉州闯出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
年至年,是泉州乡镇工业蓬勃发展时期,泉州从一个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的地区发展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年GDP突破亿元,比年翻两番。
年到年,是泉州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仅年就新办三资企业家,创下了泉州历史上引进外资企业数的最高纪录,年,GDP首次跃居全省首位,在当年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上,“泉州模式”上升为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样本,与苏南、温州、珠江模式并称为农村发展的“四大模式”。
年之后,泉州又经历一次又一次GDP发展奇迹:0年跨过0亿元;7年超越0亿元大关,9年跨入亿,年进入亿,去年泉州全市生产总值达.36亿元,已经领跑全省16年。
从泉州历年GDP的构成来看,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已从年的39:33:28调整为7年的4.9:58.9:36.2,再到年的3.0:62.0:35.0,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一、二、三格局向二、一、三格局,再到二、三、一格局的转变过程,第一、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并且形成二产比重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标志着泉州进入工业化成熟的时代。
汪威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泉州经济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泉州的产业结构逐渐从轻型化向重型化,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现代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但在发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泉州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等重要指标上,均弱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不稳定增长趋势。同时,泉州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制造业“一枝独秀”畸形发展也产生了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泉州传统发展模式对资源与环境的高度依赖,也制约了泉州经济的进一步快速稳定发展,这些决定了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必然性。
记事当年
◆3月6日,全市电话号码升为7位,形成全省最大的第一个完整的以地区电话网为中心的C3网,电话号码资源可增加10倍。
◆5月8日,由香港中福工程有限公司独资兴建的泉州港祥芝港区万吨级码头奠基。
◆6月2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原省委书记贾庆林、省长陈明义、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省军区司令员任永贵等陪同下莅泉视察。先后考察石狮林边玩具厂、龙珠岛和恒兴制衣实业有限公司、鲤城豪盛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开元寺、弘一法师纪念馆、清源山老君岩。
◆8月20日,漳泉铁路安溪岩顶隧道贯通,全长米,是漳泉线最长的隧道。
◆10月20日,《泉州晚报》报道,全省首起金融系统重大受贿案被查获,石狮市工商银行行长黄奕连等7人受贿总额近50万元,被依法逮捕。
◆10月22—23日,市委、市政府在北京首都宾馆召开泉州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论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给会议发来“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建立新体制”题词。《泉州市综合配套改革总方案》和7项分方案经过会议充分论证,得到通过。
◆10月,泉(州)、厦(门)高速公路动工,全长81.4公里。泉州段45.1公里于年7月基本建成,9月试通车。
◆12月4日,《泉州晚报》报道,泉州市涌现36个亿元村;晋江市的新湖村、青阳村、洋埭村获省“十佳亿元村”称号。
预告
明日商小妹将为大家推送——《泉州晚报》创刊三十周年●年泉州经济回眸:泉州第一支股票豪盛挂牌上市。
年12月,豪盛成为第一个登上国内证券交易所的泉企,并带来了当年万名股民背钱袋来泉州买豪盛股票的“奇景”,它不仅为后来上市企业做示范,也让普罗大众了解资本的魅力。今天,当泉企遍布沪深、香港、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股市,凝聚成强大的“泉州板块”,豪盛大胆迈出的第一步功不可没。
《泉州商报》官方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