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北伐战争时期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A.爱国、救亡B.和平、民主C.自强、求富D.和平、发展
2.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3.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又一次会面,上一次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是在()
A.创建黄埔军校时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
C.重庆谈判时D.制定《共同纲领》时
4.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个节目相继表演。你会看到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王若飞
5.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其标志性事件是()
A.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B.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6.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进攻的指挥员是()
A.毛泽东、周恩B.刘伯承、邓小平C.彭德怀、贺龙D.朱德、陈毅
7.解放区民工支前运输队一边推小车,一边唱道:“一串小车一条龙,接连不断向前行,吱油油!吱油油!一天走不断,一眼看不到头。”这种场景出现在哪次战役中()
A.平津战役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辽沈战役
8.北京的文物古迹之所以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归功于北平的和平解放,率领北平守军接受和平改编的将军是()
A.张治中B.李宗仁C.林彪D.傅作义
9.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中国人民多年的反侵略斗争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刻教育着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戒”。下列哪块浮雕不适合这个主题()
A.抗日战争B.五四运动C.虎门硝烟D.渡江战役
10.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如图2。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A.侯德榜B.魏源C.詹天佑D.张謇
11.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
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随着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A.中国文化有了进步B.文化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C.中国文化领域混乱D.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是新旧交替
13.某电视台拍摄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B.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1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电报在中国的使用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有()
①商人可以用它来传达生意信息②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
③老百姓与亲友联系④大量地运用到军事领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年12月19日,由中国承建的泰国高铁项目正式启动,中国铁路完成了由学习到创新。近代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是()
A.淞沪铁路B.京汉铁路C.京张铁路D.粤汉铁路
16.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
③《申报》创办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7.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侯德榜——“红三角"牌纯碱
C.詹天佑——淞沪铁路D.严复——师夷长技以制夷
18.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爱国的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D.都主张维新改革
19.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②其建立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①鲁迅的《狂人日记》②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③徐悲鸿的《愚公移山》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这么一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得蒋介石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
材料三“僵持八年,令全国非常焦急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冬季祛白癜风让您告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