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柬埔寨之一
吴哥国家博物馆
伏萍
对于柬埔寨的了解,我们知之甚少。为了补课,便决定先去参观位于柬埔寨暹粒的国家博物馆。
这是一个自费项目。因为提前做过攻略,知道要了解柬埔寨高棉文化及吴哥王朝,最好先去这里。我同学学军说了,否则,到了吴哥,再美的东西也很有可能看成一堆乱石。她是我们推举的团长,听她的肯定没错。还好,门票不算贵,12美元,而且,离我们入住的索卡酒店很近,一行人不顾路途劳顿,放下行装便乘车前往。
网上查寻,我们的行程期间,不是中雨,就是大雨,看后十分扫兴。但是,当真正来了,却发现柬埔寨暹粒的天气出奇得好,蓝天白云如同靓丽的背景,让我们有了飞翔的感觉。博物馆气势磅礴,外观造型典雅大气,和着那与众不同的圆形盖顶,再配上美到极致的天空,庄严而神圣。于是,大家冒着酷暑,不停地拍照,好让博物馆的美成为快乐之旅的开端。
步入馆内,又是一番惊叹。长廊、门坊、镶窗、壁画……所有的细节都是那样的精美,所有艺术品都是那样的动人。据说它们的灵感来自于吴哥窟造型设计,却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一边听一边看,我们对第二天吴哥窟之旅有了更多的神往。
千佛厅很是壮观。里面的佛像均以金、银、铜、大理石制成,满满的四个墙壁全是佛像,置身于此,你的内心充满了敬仰。博物馆的多个展厅都设有大屏的短片介绍,只可惜全是英文,我们听不懂。这里也很少有人会说中文。我就纳闷,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不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中国吗?而且与中国关系密切,可为什么中文却如此的不盛行呢?而且,我们明显感觉到,人民币不如美元吃香。他们除了柬埔寨古老的高棉语,便是法语和英语了。因为属于南亚语系,所以说起话来都嗲嗲的,好像把语言压扁了,绵绵的,到也蛮好听。好在,博物馆配有随身中文翻译讲解器,只需在对应的展品处按下相应的数字按钮即可。于是,满厅的石像活了起来,把我们带入一个久远的王朝……博物馆里多处不允许拍照,所以,那诸多的美只能等你亲自体会了。
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这里绝大部分人笃信佛教。因此,博物馆多与佛事有关。与中国的佛像略有不同,柬埔寨的佛大多瓜子脸、眉毛弯弯,威严之中透着灵秀。而最为特色的是佛的手势,专业用语叫“佛手印”。不同的手势代表着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着佛教的各种教义,人体语言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不同的手势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等5种,即“释迦五印”。而这五种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且多达几百种。我们只学会了几种,大都是平安、祈福、智慧的。于是,走到哪里,便“Pose”到哪里。
这次的参观非常必要。晚上的欢迎晚宴,当地柬埔寨人为我们表演的舞蹈,立刻让我们体会到了“佛手印”的深入人心。演员们的手指细长而柔软,还戴有长甲,舞姿多以手势表述,美丽的手指如同鱼儿在水中游动,又似佛尘点水,仙仙飘落,配上她们祥和而柔美的微笑,感动之余,品出了高棉人的安详。一时间,我们静若坐佛,思考着,感悟着,特殊的手印丰富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伏萍的个人简介
伏萍,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理事。航天四院文学协会会长。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三所,高级政工师。先后担任过团委书记、组织、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航天四院女工委主任等职。
《散文选刊》签约作家;《海外文摘》文学创作签约作家。
出版诗集《夏天的微笑》,散文作品集《生命的叶子》,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及陕西省图书馆收藏。
年大学时开始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先后有小说、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于《延河》、《天津文学》、《西安晚报》、《诗家》、《人间方圆》、《散文选刊》、《海外文摘》、《中国文学》等,并有诗作在日本、香港《福井新闻》、《青树》、《当代优秀诗人诗选》等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被辑入《星光箭影》、《永恒的母爱》、《陕西诗歌作品选集》及日本出版的《长安诗家作品选注》等书。
负责编辑了《航天四院简史》、回忆录《丰碑如山》及职工作品集《肩膀上的日子》等。
作品曾荣获航天文学佳作奖、陕西省副刊好稿二等奖、中国信息协会征文二等奖,中国散文年会散文类征文二等奖、海外文摘征文二等奖。荣获陕西行业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