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的山秀美多姿,
有其形,更有其神,
所谓“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
都说诗人的一生情系山水,魂系山水,
在栾川满溢诗情画意的沃土,
若是孕育不出一位诗人,
讲真,实在对不起这片土地
…
在栾川县白土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连绵的山峦,葱茏的庄稼……山脚下一户人家,低矮的院落,斑驳的墙面,质朴而温暖……老旧的土质墙壁,蓝黑色的瓦,每一个土粒都在讲述着一个山村人家的平凡故事。
这是一个真诚质朴善良谦逊的中年农民,41岁,初中文化,中共党员,退伍军人。
-年,李易农报名参军,成为武警渭南市支队的战士,期间,他坚持写作,他从基层连队被调到支队宣传股,成为新闻报道员。三位政治处首长以宽广的胸怀呵护着这位青涩的梦想少年,终于,他在渭南日报发表了诗歌处女作——《放羊的娃娃想当兵》,之后的三年时间内,他在人民武警报、西安晚报、橄榄绿杂志等刊物发表了近百篇散文和诗歌……
年年底,李易农服役期满,复员回到了家乡栾川……数年来,他当过保安、导游、服务员,上过矿山……后来他开了一家仅有十几平方米的米线店。直到四年前,重拾文学梦,在挣钱养家糊口的同时,没日没夜的爱着文学写作(后因痴迷文学而使生意跌落,转让)。
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他都会将文学的梦想藏在心里……一个偶然,他有幸结识了洛阳著名作家毛海红,在毛作家的指引下,年6月,正式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开始了这次苦累并快乐着地写作旅程……
这些年,李易农在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四年时间里,他在包括人民日报、河南日报、诗刊、飞天、南方文学、辽宁青年、湖南文学等全国三百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余件次,获得全国各地征文奖项近三十次,省级以上四次……仅年,他的诗歌就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奔流》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余件次,有的还成为卷首作品,他的写作事迹被洛阳日报(年1月19日)、洛阳晚报(年2月15日)、栾川县电视台等新闻网络媒体专版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出书的梦想。《月上高岗》是他用省吃俭用的钱,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全书页,有洛阳晚报副刊部主任徐礼军老师作序,由全国数十位编辑、作家写赠言……收录了他近年来发表在全国各地的一些精选出来的散文,讲述了亲情、友情、邻里之请的淳朴的故事……
小编在闲聊中得知,因李易农本人今年的主要精力用于筹备下两部诗集作品《月明高岗》和《月圆高岗》的编写和出版,仅靠稿费维持创作的他出版资金(2万余元)不足,在这儿,小编想向社会各界寻求赞助资金,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出版,作者本人表示会在诗集序言中注明,同时赠与赞助者一定数量的诗集作品以表谢意。有意者可与其本人取得联系。
前不久,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网络诗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大学举行。在这期高级研修班上,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学员参加。要成为这个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有原创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栏目上;其次,还要有一定的诗歌创作成绩;最后,还要经过专家评选才能入选。这些年,李易农曾在《诗刊》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不少诗歌,是一位高产诗人。他的这些成绩,被高级研修班主办方“相中”,有幸成为30名学员之一。
李易农目前开办了一家文学社:新芽文学社(位子于栾川县八一路)。一年多来,40多个孩子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60余篇习作,有两位同学在全国征文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今日一簇新绿,他日国之栋梁,他用心用爱,为栾川的文学事业贡献着微薄之力。
不光如此,为了带动美丽栾川的文化氛围,由李易农组织全县文学爱好者发起成立了“栾川县文学社”,因社团成立之日为年10月30日,遂名之为,随着该社团的不断壮大,全县文学爱好者云集于此,探讨美丽栾川的文学出路,联合县多方机构致力于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的建设。
以下诗选均出自:李易农
(个人)
《秋天的鸟》风从故乡的河岸上,吹来
它们翻越过群山的逶逸。
目光所及的暮秋
一些鸟,远眺着远方
它们依稀在老屋前的枝丫上跳跃
落叶,从它们翅膀上飞过
就像我的泪光,在流浪的日子里
闪烁着胸口的痛伤
鸟儿不知我的痛在哪里
但他们知道,明年的时候
春天,还会回来
就像我的脚步,不论流浪到何时
终究要回归故乡
回归故乡,在故乡的旮旯里
站成一株刺槐,或祖宗坟前的
一棵草……
或者,一只多情的鸟儿
在刺槐和草丛中,欢快飞翔
《赤脚的孩子》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个孩子
赤脚走路的孩子
他把鞋子提在手上
每迈一步都异常小心,异常轻
路上的石子、荆棘和坑洼
把他的脚磨出血泡,磨烂,露出骨头
咬着牙,还是赤着脚走
他不是爱惜鞋子
而是为了不把大地的肌肤
踩疼
《灶膛里的小火苗》灶台前,母亲将一把干柴喂进去
灶膛内,火苗就瞬间长大了
几分
它们伸出指尖上的温润
婆娑着母亲消瘦的脸膛
那份掩藏着的细腻心思
我怎能不懂?
它们是涉世未深的孩子
这样的时刻,令我在眼眸湿润
让重新回到了童年
那时,我躺在母亲的怀里
总是伸出小手,想将那些细密的皱纹
抚平
《与一朵花对视》一朵花,就是一双眼睛
它以一抹白色与我对视
那些白,干净、明亮、饱满
那些白,执着、坚韧、纯粹
那些白,让我想到了另一些不忍打碎的白
在白的真诚里,它轻咬着牙齿
这是一节篱笆圈禁不住的白
一片薄土怠慢不了的白
一丛荒草掩盖不完的白
这种白,在车流、人流和凡尘奢华之内
流淌着一缕光芒,像火一样
将我灼伤
我弯下腰上的高傲,以敬仰和它对视
名利、得失、欢喜和悲伤高建的生活舞台
霎时坍塌、粉碎、消散
我甚至不能自已,眼眶湿润
这样的对视,哪怕是仅有一秒钟的停留
我也会看到我羞于启齿的
前世和今生
《梦见麦田》冬天播种,春天拔节,夏日收获
麦田于我,熟悉的如同我的
亲人
我以汗水伺候它,它以抽穗灌浆回报我
从年少开始,我们肝胆相照了十余年
时光
而今的麦田,是故乡用一把思念的刀子
在我心里雕刻的一副木版画
每一棵麦苗,都挂着晨露
每一颗麦穗的芒上,都闪烁着
阳光的亮,和媚
颗颗饱满,粒粒深情
麦田里,只要长着麦子
它就是一块真正的土地
记忆里,只要有这样的一块麦田存在
我仍可骄傲地向世界宣布
故乡啊,我仍是你未曾迷失方向的
儿郎
《花灯》岁月这样一去千年了
可这一束光线的明亮
仍温馨着我们的生活
竹子的、木头的、高梁杆子的
它们都还泛着原始的质朴
一张纸片上勾勒的思绪
被一截蜡烛,映照得无限芬芳
一朵花,一棵树,一只动物
抑或是一个人,一幕景象
在灯笼上都能找到适宜的空间
他们所演绎的每一缕情感和细节
与我们的真诚一脉相通
这是生活里的另一种歌唱
将平凡的劳动和繁琐沉淀
又高置于理想之上
指引着我们,在幸福的路上前行
《五月粽香》一片笋叶,一把糯米
经过水与火的历练
于五月,散发出特有的芬芳
这香,是太阳的味道土地的味道
这香,是山泉的味道青草的味道
这香,就是一条青藤,从舌尖上
直往肚子里、血液里、骨缝里
生长
这粽子的香,就是离家人的魂
想它的时候,端午就是整个五月
五月,就是整个漫长岁月的
别离
《雪夜,母亲的电话》午夜
风在窗棂间嘶鸣
一个梦,已接近尾声
那时,母亲给老牛填了一把草
一片雪花落进了脖子
她想起来了我
母亲说,下雪了
雪会下得很大
明天,你……
这样的叮咛里
瞬间斑白了岁月的两鬓
我依稀看见
母亲的豁牙和担忧
我叮嘱自己
明天一定要穿上老棉袄
否则,就会冻伤一个母亲的
牵挂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