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考核组对我省大气、重点流域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考核,认为以西安市为代表的关中城市群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前列,治理雾霾成效显著。今天,《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分别用整版做了题为《古城呵,你为什么这样美——西安环境保护巡礼》的专题报道,介绍近年来西安市治污减霾的一系列措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努力,一份结果。近日,国务院考核组对以西安为首的关中城市群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好消息让西安上下为之振奋。毕竟,从年开始,治污减霾作为西安的头号民生工程,一直是全市每一个区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市民所 年,西安收获个蓝天,优良天数比年增加73天,PM2.5和PM10均下降两成以上,降幅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自去年3月份以来,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西安已连续13个月退出了后10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西安市委、市政府对治污减霾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的艰苦努力,更得益于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污减霾工作措施的大力实施。
治污减霾连续三年列为全市惠民实事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环境改善作为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将治污减霾作为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连续三年将其列为全市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动员会、专题会,安排部署治污减霾工作,并现场调研、检查、督办,解决相关问题。
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治污减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并抽调人员专职开展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协调、督办和考核。围绕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市级领导召开专题会议40多次,并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西安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不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实施煤炭总量控制;不断加大各类工地检查力度;完善建筑垃圾清运全程监控系统拆迁工地严格落实“湿法作业”;每月对道路扬尘进行监测,监测结果纳入月度考核;制发了《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意见》;不断提升燃油品质,年10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Ⅴ标准的汽、柴油,较国家油品升级要求提前了三年;还制定了《西安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五年行动计划(-)》,通过撤线、缩线、改线、开线等方式,合理配置公交线路资源,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换乘接驳。
年,西安治污减霾脚步并未停歇。在治本上打好“攻坚战”,在治标上打好“歼灭战”,确保城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今年,我市将加大“压煤、抑尘、减排、增绿、禁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力度;严格控制各类城市扬尘污染;继续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快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步伐;实施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城改边角地绿化;全面实行四级“网格化”环境管理机制,健全“网格化”执法体系。
三年治理行动渭河华丽转身
针对渭河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陕西省政府提出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年)》,明确提出,至年底,西安市渭河干流全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四类,新河和皂河入渭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达到50毫克/升以内,氨氮浓度达到5毫克/升以内,其他支流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而在当时,渭河西安段及其主要支流皂河、新河仍为劣五类水体。
面对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牵头负责,组织环保、水务、市政等相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渭河治理措施。年2月,市政府正式出台了《西安市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年)》,明确把“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三个方面作为渭河治理的重点,全力推进。
三年来,全市共封堵排污口余个,新建截污干管公里,全市截污干管总长度达到公里,真正实现了“全收集”的目标。同时,共关闭16家造纸企业,实现主城区无造纸企业。市、区两级财政不断加大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动员企业、社会、个人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治理资金。
截至目前,我市渭河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已下降至30毫克/升、1毫克/升,达到渭河三年变清目标要求;皂河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已下降至40毫克/升、5毫克/升,较三年前均下降了81%;新河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已下降至20毫克/升、1毫克/升,较三年前下降了86%、93%。
为了确保皂河治理成果,我市已制定了下一个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在下一个三年规划中,全市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将更为科学合理,真正实施雨污分流,对渭河及其主要支流的进一步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西安日报、西安晚报)
海口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