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理念 > 文/图 记者徐雯 通讯员何鹏

文/图 记者徐雯 通讯员何鹏

发布时间:2016-3-13 17:47:52   点击数:
此外,凤县还依托县政府在全国建立起了第一个娃娃鱼身份证查询系统,并将在全县养殖户中全面推广

文/图 记者徐雯 通讯员何鹏

该县渔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养殖的娃娃鱼分为两代,“子一代”是由野生娃娃鱼直接繁殖出来的第一代娃娃鱼,可以养殖但不允许食用,由“子一代”繁殖出来的“子二代”才可以食用,进入市场销售以前两代混养存在近亲繁殖,会导致遗传病或抗病力低下等问题但“子一代”和“子二代”外表几乎没有区别,很难凭肉眼区分,有了“电子身份证”以后,渔政部门在执法检查时可以轻松分辨出“子一代”和“子二代”,也为驯养选育提供了信息依据通过扫描娃娃鱼体内植入的“电子芯片”,还可以查询到它们的养殖企业、养殖地点、养殖时西安晚报年订阅价间、体重体长、免疫、繁育等相关信息,便于娃娃鱼的优选优育繁殖和商品交易,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娃娃鱼保护和养殖的资源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

10月24日,记者在凤县平木镇娃娃鱼养殖中心看到,县渔政站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养殖户将“电子芯片”植入到16条娃娃鱼体内,据县渔政站负责人李铁军介绍,把“电子芯片”植入到娃娃鱼体内后,相当于每条娃娃鱼都有了唯一的身份号码,只要将专用的电子阅读器靠近娃娃鱼的尾部,轻点按钮,就可以详细了解某条娃娃鱼的所属品系、放流时的体长体重等信息,凤县运用此项技术尚属全省首例植入鱼体的“电子芯片”长1厘米、直径约3毫米,呈细小圆柱状,植入娃娃鱼尾部后伤口很快便可愈合,不会对鱼体造成伤害

据了解,娃娃鱼学名大西安晚报记者李国发鲵,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学、经济和科研价值2007年,凤县开始发展大鲵特色养殖产业,目前全县大鲵养殖总量达5万多尾,大鲵养殖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预计今年12月底,“电子身份证”将覆盖全县所有养殖的娃娃鱼

推广情况

年底全县娃娃鱼要领“电子身份证”

植入目的

查阅“电子芯片”可知所属品系

区分“子一代”和“子二代”

植入功用

本报宝鸡讯 近日,记者从凤县水利局获悉,凤县在全省率先引进了大鲵电子芯片身份信息认证技术,为200多尾娃娃鱼植入了“电子芯片”预计年底前,该县每条娃娃鱼都能“领到”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ln/80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