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苏振武教授即邮赠其新著《苏武精神与儒家伦理》(人民出版社年12月第1版)。
苏振武,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人,年生,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曾任武功苏氏联谊会首任理事长,现任世苏总会中国?武功联络处主任、《世苏武功通讯》主编。《苏武精神与儒家伦理》一书,是他继主编《汉之魂:苏武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著《苏武世家》之后又一力作,为弘扬苏武精神作出的新贡献。本书30万字,分为苏武生平与所处时代、先秦汉初之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与苏武精神、苏武精神与苏武文化、苏武精神的现代价值共五章。从申请立项开始,就受到社科界的 予粗略捧读之后,颇受教益,亦甚有感慨。
受益,是因为觉得这本书对苏武精神的发掘与光大,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高度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给人以新的启迪。
就深度而言,体现在本书对史料挖掘得深,对内涵揭示得深。比如,苏武庙,我最早看到的苏氏族谱上曾记载在“陕西省镇藩卫苏武山。”后来逐渐得知河北承德、陕西韩城、甘肃民勤有苏武庙,而振武收集到的苏武庙竟达12处之多。至于对苏武精神的揭示,此书能从古籍中甚少的苏武史料,详加审视,进行由表及里,由当时的时代背景直至当今现代社会,深入发掘和彰显了苏武一生的业绩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就广度而言,作者是“首届苏武精神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倡议人、主持人和论文集的主编者,所以能在吸收苏武研究最新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擷采众长,把分散的零星的当今学者们多角度的论述,下足功夫,进行梳理、提炼和科学综合,将苏武精神与苏武文化全面地、系统地、立体地展示出来,使苏武的人格魅力更加丰满、完美,苏武的精神、情操越发光大,照耀人间。
就高度而言,苏武留胡19年,历经磨难而坚贞不屈,其精神支柱是不辱使命的责任感,保持民族气节的正义感,对强大祖国的必胜感,以及意志、抱负、道德、信念、理想的综合支撑。他是真正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之杰出代表。本书作者以哲学家的智慧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功底,紧紧结合引领中国数千年的儒家学说之历史背景和伦理渊源,来科学剖析和演绎苏武光辉的一生,因而苏武精神、苏武文化得以找到了思想之“根”、践行之“本”、伦理之“源”,并升华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赞道:“作为我国首部从哲学、文化学和伦理学角度对苏武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苏武精神与儒家伦理》无疑具有填补空白、开辟新域的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这是对本书最好的权威性的评价,也能代表读者的感受。在我们苏姓人士的人文类著作中能获得如此好评者实为罕见。
所以有感慨,是因为读着读着不禁忆及近20年来苏武研究的历程和脉络。综观古往今来,苏武英名传世千古,历代人们不乏以众多诗文、戏剧、书画等作品予以讴歌和缅怀,然总体上赞颂居多,研究有限。尤其是经历十年浩劫,连苏武墓地已被大量蚕食,冷落一方。
年1月22-24日,我到广州中山图书馆查到苏廷鉴编、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南海《苏氏族谱》,在其卷一《武功舆地图》中见载“苏武墓在武功县北十里义门乡”。遂于5月18日特意寻访了位于今武功镇北龙门村的苏武墓,随后写了一篇小文,呼吁保护苏武墓,吸引和迎接海外苏氏宗亲的追本溯源。并冒昧拜访陕西省政协苏明副主席,交谈中深感他是一位学者型高级干部,知识渊博,精通文史,亲切友好,热心苏氏公益,非常重视苏武墓保护问题。蒙他推荐,小文被《陕西政协报》于7月21日以《话说苏武墓》为题发表,又介绍给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杂志《华夏文化》于第5、6期合刊以《寻访苏武墓有感》为题摘刊。8月23日,我应苏汝谦、颜中其先生之邀并约请了北京苏华、太原苏子仪、南京苏泽民、苏洪宝、苏德忠、常州苏慎、无锡苏茂伦、西安苏凤鸣等宗亲,同赴长春出席了苏颂学术研讨会暨《新编苏氏大族谱》首发式,首次与海外宗亲欢聚,我向大家报告了寻访苏武墓和苏氏族谱的情况。12月,收到长安县李树林先生因在陕西政协报上见到拙文而给我来信,说他正在撰写苏武父子详传(所著《苏武父子传奇》后由三秦出版社年出版),想了解我所存史料。
年,李树林先生于1月来我西安寓所,交谈甚欢,我借给他《新编苏氏大族谱》,他告诉我苏振武家藏有祖传的以苏建为始祖的家谱世系表。因此,我于3月10日专程赴临潼县城拜访时任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副校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高级讲师的苏振武先生,适逢他外出而未遇,由其夫人王老师接待交谈。后来与苏振武通过几次信件和电话,9月27日他给我寄来了资料,建立联系。年9月2日,苏明副主席约我陪他和南非华商苏华杰首次拜谒苏武墓,并巧遇日本教师上山浩一先生第三次来祭,交谈甚欢,后来上山浩一曾捐赠10万日元支持整修苏武墓。我将苏明此行撰文《谒苏武墓弘民族魂》发表于年2月1日《西安晚报》。关于上山浩一先生,我撰文《崇敬苏武的日本友人》发表于年2月14日《西安晚报》。年元月陕西省政协召开七届四次会议,苏明宗长发起产生了建议整修苏武墓的提案,引起省文物局的重视,支持整修苏武墓。我在左腿骨折卧床期间,蒙苏明宗长关心探视并告此佳音,我喜而撰文《整修苏武墓弘扬民族魂》,由香港《大公报》5月29日以特稿刊发。菲律宾武功苏氏宗亲会在马尼拉版大公报上阅悉后,决定来陕祭祖。7月20日来信联系,我即报告苏明副主席,他欣然安排接待。11月2日晚菲律宾宗亲20多人飞抵西安,翌日即赴武功,在苏武墓前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我随苏明副主席和武功县政协首任秘书长苏建文、已调到宝鸡文理学院任教的苏振武都出席了此次活动。这是苏武墓第一次迎来海外苗裔组团祭拜,影响很大,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武功县各级领导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苏武墓得到初步整修,各界人士和苏姓宗亲也受到启示。我曾给建文宗长介绍世苏总会和长春苏颂研究会的经验,建议武功成立以弘扬苏武精神为主旨的联谊和研究组织。在建文宗长和武功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积极筹备下,在苏明副主席的支持、指导和武功县领导的关怀下,经民政部门批准,武功苏氏联谊会和武功苏武研究会于年9月19日正式成立,这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全国最早诞生的经过政府批准的苏氏宗亲联谊和研究苏武的社团组织。年出生的建文宗长曾任多年中学校长,又有政协工作经验,是位注意谦让的长者,本想请苏明主席出任两会理事长,奈因苏主席提出尚任公职有所不便,而只任两会名誉理事长。建文又提议振武和我分别任联谊会、研究会的理事长,他只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埋头做实际工作。陕西《各界导报》10月19日发表了武功成立两会的报道。年5月,武功两会《通讯》创刊号出版,成为首家与海内外宗亲加强联谊、互通信息、开展交流和研究苏武的平台,由建文主编和具体操作,自筹经费,不定期出版,无偿发送,坚持了10年。年5月7日,“武功县苏武墓整修领导小组”成立,县长挂帅,下设办公室,从而开始由官方牵头,全面开展规划、募捐、工程建设等工作。为了造福当地以利长远保护苏武墓,我向香港福慧基金会申请捐款援建一座福慧苏武小学,经建文多次调查协调选址在振武家乡、苏武后裔比较集中的游风乡新村,年10月15日举行竣工典礼。年2月,武功县由副县长带队组团参加在印尼棉兰召开的第五届世苏大会,首次走出国门宣传苏武、宣传武功。年7月,世苏总会理事长、印尼苏钢集团总裁苏用发率访问团到苏武墓拜祖,这是首次以世界苏姓宗亲总会名义由多国宗亲组成的公祭苏武重大活动,并为整修苏武墓捐赠巨款。其仪式更加隆重,场面更加感人,为以后大规模整修苏武墓、建设苏武纪念馆和公祭苏武常态化、提高武功知名度等诸多方面奠定了基础,在当今弘扬苏武精神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振武在职期间教学、公务繁忙,又住在宝鸡,平时参与两会活动不多。但在退休之后逐步全身心地努力弘扬苏武精神,他的学识、文才、口才、联络能力、组织领导才华,能量得到喷发,为弘扬祖德屡有贡献,尤其是在开展苏武的学术研究方面善于钻研、肯下功夫,有学术带头人的作为。年1月5日召开的第七届世苏大会筹备会上,他提议举办苏武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得到用发理事长的赞同和支持。经过他紧张的精心筹备,“首届苏武精神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8日在咸阳武功成功召开,拉开了大规模开展苏武研究的序幕,堪称全面、深入、系统、国际性研究苏武的发端,是创举。会议的论文集也代表了最新学术成果。而当年10月在苏武故里隆重召开的第七届世苏恳亲大会暨苏武文化艺术节,以及苏武纪念馆的建成,更使苏武精神在全球苏氏后裔中深入人心,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振武出任第七届世苏秘书长期间,是用发理事长的得力助手。担任武功两会通讯主编后力求图新,在用发理事长的赞助和少奎的辅助下,《世苏武功通讯》办得有声有色。在负责世苏中国·武功联络处的岗位上,与各地宗亲会热情联谊、亲密合作,广受欢迎。
我由感慨而引发的这些回顾,是想说明先祖苏武是个精神宝库,作为苏武子孙,弘扬苏武精神、光大苏姓文化,人人有责。过去大家一步一步走来不容易,如今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各尽所能,各献其才,无私奉献,世代相传。我相信振武是个人才,正值年富力强,必将在今后研究和弘扬苏武精神,加强世界苏姓宗亲联谊工作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