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理念 > 考古汇小小薄荷醇,考古显神通

考古汇小小薄荷醇,考古显神通

发布时间:2018-3-13 2:38:13   点击数:

薄荷糖、薄荷水还有薄荷味牙膏……这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大家都已司空见惯,它们之所以能散发出一种清爽怡人的薄荷味是因为其中包含一种叫薄荷醇的元素。但可能让您意想不到的是秦始皇地陵博物院的专家将无害的薄荷醇及其衍生物用于考古后,竟捧回技术创新大奖。

无害材料与考古“化学反应”捧大奖

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年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上颁发了“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持承担的项目《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临时固型材料研究》获得一等奖,参与承担的项目《遗址博物馆环境监测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二等奖,在全国文物科技保护领域成绩显著。

12月21日,捧回一等奖的秦始皇地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说:“考古工地上脆弱遗迹保护一直是困扰大家的技术难题,如何在不伤害文物本体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脆弱遗迹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方向。获得一等奖的这个项目我们做了5年,在充分确定了其用于考古实验的稳定性后,才申报了奖项。”

周铁说这个用于脆弱遗迹临时固型的材料是薄荷醇及其衍生物,薄荷醇通常由薄荷茎叶经过水蒸气蒸馏提纯得到,是一种无色针状或粒状结晶。薄荷醇在室温下可以升华,具有挥发性,有令人愉悦的薄荷香气。

技术人员清理文物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脆弱的文物或遗迹,例如彩绘漆器的碎片、糟朽的木质遗迹、易碎的化石、脆弱的墓葬壁画等,如果不在发掘现场对这些文物进行第一时间的保护处理,并将其安全提取、搬迁,这些珍贵的遗迹、遗物将很难长久保存,其中所承载的宝贵历史文化信息将不复存在,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上,薄荷醇及其衍生物易升华的特点正好成了最大的优势。

比传统材料成本更低破坏更小

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处理脆弱文物或者遗迹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地临时固型,待文物或支撑体具有一定强度后,再将其安全转移到实验室,之后再将预加固材料去除。因此临时固型技术是非常重要和高效的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周铁说:“在发现薄荷醇及其衍生物是可逆性的临时加固材料前,考古人员普遍使用的临时固型材料有石膏、聚氨酯泡沫、环十二烷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研究员王春燕说:“相比前两种材料,环十二烷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小分子,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将文物进行加固,待文物存放在适宜的保存环境中后,通过自然放置、加热、通风,可以加速其挥发,或者密封减缓其挥发,可以实现人为可控去除。随着环十二烷在国际上的流行,其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文物保护工作者的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ln/938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