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历史 > 展览通知花开长安徐华没骨花鸟画作

展览通知花开长安徐华没骨花鸟画作

发布时间:2020-10-13 21:37:14   点击数: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点击上方文字,一键走进天泽文化

花开长安——徐华没骨花鸟画作品跨年大吉展

主办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

陕西国画院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

承办

兰州天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甘肃都市频道《收藏》栏目

陇能大酒店

参展人

徐华

策展人

王凯

媒体支持

雅昌艺术网、中国美术报、美术报、新华网、美术网、人民网、甘肃经济日报、甘肃法制报、甘肃电视台公共频道、甘肃都市频道、兰州晚报、兰州晨报、兰州日报、西部商报、鑫报、健康周刊、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大为书画网、书画鉴赏、水墨华山

开幕时间

年12月31日上午10∶30

展览地点

天泽陇能美术馆

(兰州市北滨河东路70号陇能大酒店2楼)

展览时间

年12月31日至年2月28日

展览介绍:

“岁岁年年,花开长安”——天泽文化荣幸地宣布,:“花开长安——徐华没骨花鸟画跨年大吉展”将于年12月31上午10时于兰州天泽陇能美术馆正式启幕,这是徐华先生与天泽文化的首度合作,展览将于年12月31日持续至年2月28日,为金城兰州献上一道跨年的文化大餐。

名家点评

徐华是一个热衷绘画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他在南北求学过程中,受众多名家点拨。读博士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画史、画论,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画的大写意内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理论上的积累和沉淀应用于自身绘画的实践中,为其成为学者型画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作品朴实无华、阳光、淡雅,艺术品性和格调不凡。他的绘画多以淡墨、淡彩写之,即所谓“淡”美,墨色淡而有骨、淡中求变,有层次、有深度、有厚度。墨色中透着股淡淡的清香,格调不俗。画面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当下性。

李世南(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

作品欣赏

丽人行

70cmx34cm

大吉祥

68cmx34cm

双寿

70cmx34cm

夜里挑灯为觅桃

68cmx34cm

点水蜻蜓款款飞

69cmx34cm

春来花开

69cmx34cm

徐华,年出生,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教授。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陕西国画院·院刊》执行主编,华山画院副院长。陕西画院联盟学术委员会执行主。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从年至今发表绘画作品四百余幅,论文四十余篇。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展览,并有论文及作品发表于《美术》《文艺评论》《今日中国论坛》《书与画》《艺术生活》《艺术教育》《西北美术》《美术界》《读者欣赏》《佛学文摘》《收藏》《水墨缘》《中国艺术》等刊物。年入选《西北五省国画百家》。年出版《水墨清华徐华国画作品集》《走近画家徐华》。

学术著作:

年,出版专著《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徐华华山图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出版专著《山水画技法品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出版专著《长安风格:王维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出版专著《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获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年,出版专著《水墨面对面》(中国戏剧出版社)获年获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主要学术活动:

10月,专著《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9月,作品《天下下棋亭》入选《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美术邀请展。

5月,甘肃省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行者——徐华画华山》国画作品展(甘肃美术家协会、陕西国画院、西北民族大学主办)。

6月,国画作品应邀参加《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北京)。论文《以韩休墓室壁画印证唐代山水之变》发表于《美术》年第6期。

论文《以华山写生为例谈中国画写生》发表于《书与画》年第6期。

论文《画写物外形·中国画写生观》发表于《美术天地》年第2期。

国画作品《春来花开》入选新水墨意象馆主办的“春来花开·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北京)。

应邀主持《从高原攀登高峰:华山中国画论坛》(陕西国画院)。

应邀参加“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陕西国画十四人与陕西十位美术理论家学术研讨会,并撰文《长安·腔调》。

9月,国画作品《丝路花开》获“第二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11月,参加首届“高原论坛”作题为“从高原到高峰:石鲁笔下的华山精神”发言(陕西美术博物馆)。

12月,“翰墨秋韵”当代中青年国画家六人作品邀请展(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

中央数字画频道《长安画台》栏目拍摄专题《水墨清华:画家徐华与他的淡墨淡彩艺术》。

1月,论文《长安风格就是中国风格》发表于《艺术教育》年第1期。

3月,论文《中国画写意精神》发表于《书与画》年第3期;

8月,作品入选第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展“承·变:艺术新图景”(南京)。

9月,作品《行到中庭花数多》获《今日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铜奖(西安)。

10月,作品《花开长安》获“陕西省第七届艺术界”优秀奖(西安)。

11月,应邀主持“为画立言·陕西担当”首届陕西省青年理论家座谈会。

论文《照金地形与范宽溪山行旅图比较》发表于《美术》年第8期。

主持“中国风格”王维辋川别墅考察调研,首次提出“长安风格就是中国风格”。

6月,国画作品入选“山水长安”首届陕西省中青年山水画作品提名展(西安)。

8月,国画作品入选“视觉中国·洲际行爱丁堡水墨展年”,并随团出访英国、意大利(文化部)。

11月,作品入选“中国水墨现场”那山那水特展(杭州)。

1月,作品入选《南北对话·当代著名画家山水卷》;论文《思想是艺术的灵魂》发表于《艺术教育》年第1期(中国艺术教育核心)。

2月,论文《中国陶瓷画的写意精神》发表于《中国陶瓷工业》年第2期。

3月,论文《捣练图考》发表于《艺术教育》年第3期(中国艺术教育核心)。

4月,论文《胡汉之间——唐代胡人俑探析》发表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年第4期(中文社科类核心)。

11月,论文《意生象外》发表于《艺术教育》年第11期(中国艺术教育核心)。

12月,论文《虚静淡远》发表于《艺术教育》年第12期(中国艺术教育核心)。

5月,论文《沈周艺术生命轨迹的探析及其启示》发表于《东方艺术》第5期。

论文《小扇面大空间》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年第4期(中文社科类核心)。

作品《南山不老松》入选《印象碑林中国画27人提名展》(西安碑林)。

12月,陶瓷作品《百草三味》获首届“当代十大名窑”创新奖。

1月,论文《杨晓阳水墨攻略之形、质、品、味》发表于《今日中国论坛》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版)。

6月,论文《石墨盘上的阴阳鱼》发表于《文艺评论》年第6期(CSSCI核心期刊)。

10月,作品《终南山下》《南山有亭》应邀参加首届陕西中青年国画邀请展(西安美术馆);主持灵山雅集——首届中国佛教艺术作品邀请展;青花长安——徐华青花瓷及个人作品展。

6月,作品《水墨敦煌》入选《风从敦煌来,甘肃美术写生作品集一》。

7月,专著《水墨面对面》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8月,论文《千手千眼守望敦煌》收录《甘肃美术理论文集》。

3月,论文《阳光、空气、水》发表《西北美术》年第1期。

9月,论文《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发表《社科纵横》年第9期。

作品《水墨敦煌》入选《西北五省国画百家》。

2月,论文《清奇的风骨》发表于《艺术生活》年第1期。

4月,论文《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发表于《艺术生活》年第2期。

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东路70号陇能大酒店2楼,乘车53路、路于甘肃大剧院站下车,西行米即到。

天泽文化做您身边的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ls/1220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