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原名陈明华,正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协主席,《北斗》杂志主编。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近千首。出版诗集《五色花》、《回阳时节》、《聆听乡土》、《风吹西域》等多部。年获《飞天》文学奖,年获得“保险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庆阳市“五个一工程”奖,连续担任一至六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书刊展评委会主任。诗歌被编入全国中学生通用《语文》课本。诗风从冷美到恬美转型,从乡土向边塞渗透。对庆阳诗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是当代著名诗人。
贾治龙(——)宁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任庆阳市作协副主席,《北斗》杂志主编之一。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逾千首。著有诗集《枕着臂腕想你》、《五色花》,长篇小说《黑骚》《野骚》《红骚》,报告文学集《永远的丰碑》。五次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年度一等奖。对庆阳文坛的形成与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是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彭金山(——),笔名菊山,河南内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年在庆阳师专中文系工作期间,任系副主任、副教授。连续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飞天》、《绿风》、《北斗》等国家和省市刊物发表诗歌作品,出版诗集《象背上的童话》《看花的时候》,编选出版诗集《别一种风景》、《母亲颂》、《父亲颂》,论著《中国新诗艺术论》、《20世纪中国散文诗精品鉴赏》等。对于推动庆阳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贡献巨大。其诗品和人品魅力在庆阳诗坛影响深远。年调入西北师大文学院,任院长、教授、硕导。主编《敦煌诗刊》。融入“兰州诗群”。
高凯(——),合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学院院长。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年在庆阳工作期间,出版诗集《童话城》、《想起那人》、《回阳时节》等。他以童话体揉合乡土情结创作的诗歌,甜润灵智,轻盈优美,在中国当代诗坛具有代表性,年获得《飞天》文学奖。其创作影响力大,辐射面广。年调入兰州,出席诗刊第12届“青春诗会”,荣登诗刊“每月诗星”,出版诗集《心灵的乡村》,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单篇佳作奖等。年担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初评评委。高凯对中国当代乡土诗歌的发展贡献独特,应该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融入“兰州诗群”
第广龙(——)祖籍平凉,生长于庆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在庆阳长庆油田总部工作期间,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大量诗歌,参加了诗刊“青春诗会”。是庆阳乃至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青年诗人。年8月随长庆油田总部迁入陕西西安市,曾在《长庆石油报》供职。
杨永康(——)西峰人。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协副主席,《陇东报》周刊部主任。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在职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年起在《飞天》《星星》《诗刊》等陆续发表诗歌。著有诗集《满手汉字》等。诗风清丽、卓智。新著散文集《再往前走》。获年度新散文奖、甘肃省第四、五届敦煌文艺奖,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年“冰心散文奖”。五度进入全国年度散文选。文学创作上是多面手,从诗人转型成作家,受到评论界注目,当代新散文代表性作家。
谷凌云(——)庆城人。女,笔名谷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庆阳林校高级讲师。起在《诗刊》《飞天》《女子文学》《诗神》《诗林》《诗选刊》《绿风》等发表诗歌五百余首。著有诗集《红露珠.蔓陀花》,散文集《凌云散文》《日子深处》《一路好歌一路云》,历史文化典籍《中国历代名女》(三部)。其他著述十余部,计约一千万字。是知名庆阳才女,文坛多面手。获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特等奖和一等奖、诗集《红露珠.蔓陀花》获甘肃省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数次在省市电台、电视台“文化长廊”被采访报导。
李建荣(——)笔名剑云。宁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陇东学院中文系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陇东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在职毕业于西北师大。宁县师范任教,年调入庆阳师专。与高凯等人创办黄河象青年诗社。在《飞天》、《当代诗歌》等刊发表诗歌。主编《中学生悄悄话》丛书等20部。著有诗集《村学弦歌》、《一把麦粒》,在全国诗歌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在培育庆阳文学新人、编选出版新人诗文集方面功不可没。曾获得“庆阳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文学上是多面手。
李仲旭(——)宁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二中教师。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发表大量诗歌,引起评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