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历史 > 领导人与对联的轶事

领导人与对联的轶事

发布时间:2021-12-11 13:32:50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101/4283860.html

  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习近平在讲话时说,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我念两副报纸上刊登的春联送给大家,一副是“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另一副是“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两幅春联为获奖作品

  据悉,这两副春联是1月18日《人民日报》8版副刊“大地”刊发的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大奖赛部分获奖作品。此次刊发的作品分为四至九字春联和十字以上春联两部分,共46副。

  据广东省《梅州日报》报道,这两副春联的作者分别是美籍华人黄新(SunnyWong)和山东省招远市的退休工人邵子勤。黄新原系广州某中学教师,年移民美国旧金山。邵子勤今年已72岁,从事楹联创作已近50年,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招远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曾念对联讲为官之道

  其实,这并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念对联了。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习近平提到的这副对联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恐怕是当今中国政坛受到高层   年2月,温家宝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当地各族群众共度虎年春节,并提笔写下“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对联,横批是“日新月异”,表达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美好愿望。

胡耀邦改对联转赠任仲夷

  现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于幼军在《回忆与任仲夷同志交流二三事》一文中谈到,在任仲夷年10月调任广东省委工作赴京领命时,胡耀邦转赠给他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而据任仲夷生前回忆,胡耀邦录来转赠时,又特地把“蜀”字改成“粤”字,用心良苦,用人之慎可见一斑。

毛泽东写对联粉碎“围剿”

  毛泽东知识渊博,学贯古今,对对联艺术情有独钟。在第一反“围剿”前夕,年12月25日,毛泽东为在江西宁都召开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作的对联,不仅明白晓畅,更将红军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巧妙嵌入其中: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此联撰出一周内,工农红军指战员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十万大军的第一次反共“围剿”。

周恩来巧对毛泽东上联

  周恩来一生撰写过不少对联,这些对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或寄情,或抒怀,或言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革命人生。

  少年周恩来曾对过一副述志联:不为列强之奴仆(何殿平出句);誓做中华之主人(周恩来对句)。

  他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曾撰写过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曾书赠一联给留日同学王朴正: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年,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起到湖南视察。两人同乘一车,来到湘江的橘子洲头,江面是风帆竞发,百舸争游,毛泽东触景生情,豪兴勃发,提出与总理对对联,并随即出了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情景相融,舟与洲读音相谐,想对出下联难度很大,因此周恩来一时也未能对出。之后小车离开橘子洲头向长沙市内驰去,行至天心阁时周恩来忽见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才思敏捷的他立即悟出了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下联对得十分工整、贴切,天衣无缝。

邓小平10岁写对联长志气

  受过私塾严格训练的邓小平童年就会写对联。有一年春节,邓家请来一位能写会画的地主写春联。此人趁机挖苦参加过进步党的邓小平之父邓绍昌及家人,邓小平的母亲不识字,把春联贴了出去,邓小平回家见到春联,愤然扯下,自己上街买了几张红纸,重新写了春联贴在门上:“右手摘日月,匡扶歪斜日月;左掌托乾坤,扭转颠倒乾坤。”当时他仅10岁左右,却写出了邓家的志气,表达了改造旧中国的伟大抱负。

  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浦东时笑吟一联:“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他还写过一副春联:“上天言好事,言了多少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了哪家平安?”

孙中山半联惊大帅

  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想见一下湖广总督张之洞。便走到府前,递上名片,上写“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张之洞当时名声显赫,八面威风,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一瞧名片,很不高兴。哼!好大的口气,遂问门官道:“来者何人?”门官答道:“是一儒生。”

  张之洞听了,也不发话,令人拿过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见纸上写道:“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一见,这分明是一对联的上联,且又傲气十足,便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对出下联,又请门官呈上去。

  张之洞见上面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不由大吃一惊,便知来人不凡,急命门官大开中门,迎接这位风华正茂的读书人。综合《新民晚报》《西安晚报》《学习时报》人民网、新华网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ls/142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