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我是心理问题,不需要吃药,我也不想吃。”很多来看心理科门诊的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自己明明是心理问题,是心病,有心结,为什么还要给我开药吃。
“心病需要心药医”,通过言语沟通打开心结,治疗心病,缓解内心的痛苦,也就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但是为什么很多心理医生还会开处方药物呢?
药物治疗也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疾病到了一定严重程度,仅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有些就诊的患者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均已经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吃药能够迅速控制症状,也为心理治疗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脑的产物,大脑有上千亿的神经细胞,而细胞又不断产生许多化学物质,人们任何生理上或情绪上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心理疾病从现代医学来看都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的结果。因此,药物可以改变或影响化学物质,那也可以治疗“心病”。例如,医学研究已经发现,抑郁症是脑内的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缺乏的结果,而精神分裂症与一种“多巴胺”分泌过多有关,痴呆与乙酰胆碱的缺乏和谷氨酸分泌过多有关。对于严重的心理或精神疾病,药物无疑具有更快更强的治疗作用,而这些作用不是心理治疗所能取代的。
有些患者非常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也很敏感,仔细地研究说明书的每一条,读完以后十分恐惧,坚决拒绝使用药物。其实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副作用在实际治疗中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真的出现了毒副作用,只要及时向医生报告,迅速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也可以避免对身体的损害。
也有一些患者希望靠自己的意志力来战胜疾病。每个人不论心理素质有多强,都是有承受极限的,身体的疾病也是一样,不论你身体多么强健,你也不能否定你会生病的事实,心理疾病的解决不仅仅可以自助,也可以求助他人,就像其他身体上的疾病一样,求助更专业的医生,才能更有效的更快速的解决心理疾患,改善生活质量。
声明丨shenming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旨在分享,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删除!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