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一、研究动机
本课题是符氏文化研究会重点专业课题,本意是理清唐宋之际符氏将门家族的发展轨迹,亦希望通过本文对唐宋之际武将及社会研究拾遗补缺。
符氏发家于战功,自与当时时局相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及至两宋,因为战乱,世家大族被新兴家族取代,符氏将门家族的兴起发展轨迹是研究这一时期新兴将门家族研究的最佳案例。1
符氏将门家族从中唐符令奇舍身取义开始,符璘大将辅国,符澈续掌节钺,父子两人俱载《唐书》,三代忠义起家声,符氏将门由此发端;符澈之后迁居陈州,晚唐至后唐历经符习屡立战功倾力开拓,位及将相,其子或从或领,符氏将门初具规模,遂开符氏将门百年之运,所以又有很多学者把陈州符氏作为专门一支来研究;后唐至后汉符存审之子在政权更迭乱中求存,明宗和闵帝时期符氏家族在后符存审时代一度回归政治核心,获得统兵,但随着符彦超符彦饶的非命,虽符彦卿一战成名,符彦琳符彦伦也立战功,但符氏将门始终不在权力核心,处境艰难,符彦卿亦日趋保守。后周符氏一门二后,地位鼎盛,随着后太祖“杯酒释兵权”,符氏家族权力尽失,家道中落,逐渐被新兴将门超越。太宗时期因符皇后原因符氏将门重启重用,符氏家族一度复兴,但惜未重振家声。北宋后期符氏家族虽偶有出镇立功,但更多的是靠勋戚荫补来维持,随着“重文轻武”风气,符氏权势始终不高,逐渐弃武从文。南宋符氏家族逐渐由武将发展成为文臣,随着不断繁衍向南迁播,其虽源于北,而最终繁盛于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不过,纵观唐宋新兴门族,将门符氏家族仍是惟一一个起自中唐历五代不衰,存续至两宋之际的武将世家,更是五代宋初最著名的外戚将门。2其多年的发展历程,即可了解这个家族的特殊之处。
二、研究概况
面前为止,研究唐宋符氏将门将门的论述约30篇,普遍在点上突破,缺乏整体性研究。
在已知比较有影响的论著有董家亮在21世纪初撰写的《安阳修定寺塔建造年代考(上)》文中提到修定寺塔“大功德主”题记中的“符”是符令奇及题写时间。3裘樟松在年发表的《唐〈符璘碑〉碑主姓氏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