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你妈还没催你穿秋裤,你自己就穿上了。
据中国气象局专家预测,/年冬季可能发生一次拉尼娜事件。也就是说,今年又是个寒冬。
在步入正题之前,先给你们瞄一眼从今天开始七日内西安的天气情况……
啊~为什么秋雨越下我心越凉……
亲,还等什么,望穿秋水,也不能忘穿秋裤啊!(提示:您的好友“秋裤”已上线)
Q1:秋裤?棉毛裤?保暖裤?线裤?它到底叫啥?傻傻分不清楚!和粽子、豆腐脑、月饼分甜咸一样,关于如何命名这条神奇的裤子,南北方也争执不休。
最初,晚报君以为可以用简单的“南北分割”来切分叫法,也就是说,北方叫“秋裤”,南方叫“棉毛裤”。但后来意识到,自己太天真了!原来这条裤子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以地域界限划分南北貌似很难。以长江分?还是以秦淮分?毕竟在东北人眼中,其他地方都是南方,而在广东人眼中,其他地方都是北方。晚报君特意向广州的小伙伴求证,不少人对这个裤子没有概念,因为很多人根本没穿过!
所以,汇总各种信息,大致来看,以江浙一带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以及以重庆和湖南为代表的中南部地区更倾向于叫“棉毛裤”;而以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为代表的典型北方省份以及东北地区,更倾向于叫“秋裤”、“线裤”;以福建为代表的最南部的城市,也倾向于叫“秋裤”。但是晚报君相信,肯定还会有小伙伴惊异地发现自己被归错了地方!
其次,很多地方对这种裤子的叫法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以安徽为例,晚报君本人就遇到同是安徽的小伙伴,但一方坚决叫“秋裤”,另一方坚决叫“棉毛裤”。
此外,各地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让很多不同地域的人慢慢接受了不同的叫法。例如,父母或爷爷奶奶来自不同的地域,对这种裤子的叫法不同,下一代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不同的称呼。
Q2:外国人也穿秋裤吗?他们怕不怕冷?首先,外国人也穿秋裤!这点你想不到吧。
关于成套的秋衣秋裤,英语里有thermalunderwear(保暖内衣)的说法,算是在功能上给出了定义。
当然,关于秋裤,还有一个比较传统的名字:longjohn。
维基百科上对longjohn是这样定义的:Longunderwear,alsocalledlongjohnsorthermalunderwear,isastyleoftwo-pieceunderwearwithlonglegsandlongsleevesthatisnormallywornduringcoldweather.长款内衣,也叫longjohns或thermalunderwear,是一种上下两件的带有长裤腿和长袖的内衣,通常在寒冷季节穿。因此,longjohn是成套秋衣秋裤的意思,如果要单指秋裤,可以说成longjohnpants/bottoms。
亚马逊上,美国卖秋裤的商家们也用这个词。而女性穿的保暖秋裤,则更习惯于用thermalleggings。
据维基百科,年,英国词源学家MichaelQuinion就longjohn这个用法的来源特意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longjohn这个词被广为知晓,主要是因为二战期间美国给士兵发放的保暖内衣,当时用的就是longjohn这个词。
Q3:既然中国和外国都有,那秋裤到底是哪里起源的?其实秋裤是正经八百的“洋玩意”。秋裤诞生于北美大陆。在冬季受到北冰洋冷空气侵袭的土地上,人们要穿着御寒用的连体内衣。其样式是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脚腕口紧收,几乎等于将秋衣和秋裤无缝结合到了一起,以便确保保暖。
直到年,一个叫弗兰克·斯坦菲尔德的加拿大人发明了现代样式的秋裤,并在这一年12月7日申请了秋裤的专利,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Q4:南方人比北方人抗冷是因为不穿秋裤。穿秋裤会丧失防寒能力吗?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穿秋裤会丧失防寒能力。因为穿秋裤可以令人丧失抗寒基因,在秋裤的“溺爱”下,人的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会退化。只需要给三代人连续套上秋裤,大约60年后,该人群中腿部抗寒的基因就会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天啦噜,晚报君真是惊呆惹!
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人,依据的可能是拉马克的理论。作为进化论的先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获得性遗传: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果简单套用这个学说,上述秋裤影响抗寒基因的传言貌似有些道理。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郭佳博士对《科技日报》说,曾经有一个经典实验很好地驳斥了拉马克的学说。
科学家把老鼠的尾巴剪掉,然后让断尾的老鼠生小鼠,连续切了22代老鼠的尾巴之后,发现第23代仍然长出了尾巴。
“人类进化是很多年的事情,不可能经过短短60年就发生改变,在我的知识框架里面,由外在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是很难遗传的。可以遗传的是细胞内的核酸物质,包括DNA、RNA。”郭佳还指出,虽然核酸会发生突变,但是细胞会有一系列复杂的机制阻止核酸突变,即使突变发生了,也能在不同水平上修复突变。因此不穿秋裤只是个体抗寒能力的训练,从整体来说,不会导致基因的改变和遗传。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陆军也曾表示,与人体“抗寒”或“耐寒”能力相关的应该是一组基因。但这些基因和能量代谢、免疫机能等有关。抗寒能力还与饮食结构有关。
在他看来,随着国民肉类等高蛋白摄入量的增加,整体的抗寒能力也会提高。“我生长在南方,曾在国外也待过几年,一直没有穿秋裤,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不穿秋裤。”陆军说,这就证明国人的抗寒能力并未下降。
现在,是不是对“秋裤”更了解了呢?
还在等什么,快穿上它迎接冬天吧!
来源: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等
见习编辑:语歇
审核:荆溪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