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崇先生与我同为长安老乡,年6月,我主编《西部书画报》时,在策划组织《陕西官员书画家“笑傲江湖”》选题时,经有关领导推荐他成为我们采访组稿的重点人物!
初见岳崇先生是在他的办公室,他正忙着安排工作。因为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些,为不打扰他工作我便坐在旁边等候。办公室的三个大书柜格外引人注目,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书籍,可以看出他是好读书之人,而其温文儒雅,谈吐有酌,条理清晰,给我们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各界导报》副总编赖甫跃先生曾对岳崇先生评论说:“一个人有一支笔就不简单,而岳崇先生有两支笔:一支撰写文章,一支创作书法。他这两支笔挥洒出的“二重奏”,交织在工作、学习中,也交织在日常生活里,成为其人生的美妙交响曲。人品出书品,书品看人品;文品厚书品,书品映文品。一言以蔽之,岳崇先生品格才气盈于书“
岳崇先生谈起他的学书经历,娓娓道来,听者受益匪浅。先生的父母秉承“诗书继世长”的治家理念,经常鼓励他学先贤,多读书,写好字。环境熏陶,家教使然,幼年他就养成了读书、写毛笔字的好习惯。由于毛笔字写得好,以至于上学、工作,就常用毛笔为学校、单位做抄抄写写的事。他认为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学书法要按规律办事,方向要正,路子要对,顺势而为,功到自然成。即使他担任了西安市、陕西省民进和监察机关等诸多领导职务后,工作之余仍砚田苦耕,临池不辍。
与岳崇先生多年的交往中,我了解他年轻时期作过当画家的梦想,年元月,他从中学毕业返乡务农,因参观了一次书画展览而萌生了学画当画家的念头,便借来一本《芥子园画谱》,在劳作之余埋头临摹。几年时间在当地产生了小小的影响。公社搞墙头宣传画,他竟是被抽调的画家之一。因生产队长以“那不是正式工作”为由,拒绝他去画墙头画。他的画家梦破灭了。
岳崇先生做过作家梦。上中学时,老师把他写的一篇关于挖地道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各班讲评。也因此回乡务农,被任命为村里社会主义文化室创作组组长,经常组织各种文艺创作活动。后来出来上学学的是中文专业,当中学老师教的也是语文课,所以创作的欲望更强烈了,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及其他文艺小品什么都写,偶尔在报刊上闪现一下,有的小品还编排成文艺节目参加汇演。年科学的春天来临之后,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他打破了作家梦。尽管如此,他还是没做书法家梦。他搞书法的确是无心插柳。从年小学没毕业,史无前例的原因让他参与学校政务而开始写毛笔字,以后上中学、在农村劳动、出来上学、参加工作,每一旅途都要在学习、劳动或工作之余,增加一项写字的任务。年开始临帖,几年时间的基本想法也是为了把毛笔字写好。他比较好说话,所以写字这一不算工作量的任务还是比较大的,有时有焦头烂额之感,但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年参加一次书画展览后,便产生了业余搞书法的想法。虽然更加认真地临帖,也逐渐参加各类书画活动,并主动向宫葆诚先生、修军先生、石宪章先生、曹伯庸先生、也浓先生、刘超先生等书画大家学习请教,但是对“家”没敢想过。虽然年到年,他给美工专业学生讲了几年书法课,又愚笨地下功夫试图创一种新的书体,也获得了几次全国书法大奖,但是也没有想过当书法家,连加入书法家协会也没概念,以至于省书法家协会申请表还是一位忘年交书法家送给他,一年后在别人的催促下,他才填表加入了省书协。从政以后,他虽然约法三章而不参加活动,但是繁忙的政务之余仍笔耕不辍。
岳崇先生在求艺的道路上,厚古不薄今。书法艺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土壤中,与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及东方的审美情趣诸方面息息相关。因此练书法只写字、不读书,字写得再好,也只有匠气,缺少书卷气。所以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诗词歌赋、哲学、历史、地理都是岳崇经常涉猎的对象。他说:“一日不写字难受,一日不读书更难受。”长期在文化的浸染中,其精神得以升华。胸有书卷气,意境、格调、修养自然流于笔端,借笔传神,妙非毫端之妙,运思在至微至妙之间,这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岳崇是从人杰地灵的古都长安走出的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他从优秀教师到西安市民进秘书长,从西安市监察局副局长再到陕西省监察厅副厅长、省政协常委、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清风书画家协会会长、陕西省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书画家协会会长,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少。岳崇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0年,始终没有丢掉学习的爱好,而是一直努力淡化自己的行政权威,强化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人格素养,也没有丢掉爬格子的习惯,不仅有关政务的稿子亲自撰写,而且抽空撰写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之类的文章。他知行结合,著书立说每年都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几十篇关于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统一战线等内容的理论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和书法、绘画等方面知识;而且还有杂文、诗词等文学艺术作品。年编著出版了《反腐倡廉――实践与探索一书》。近年来,先后出版了《岳崇书法集》《岳崇书法》和《陕西建筑业——岳崇书法》、《岳崇书法集》《岳崇榜书集》等专著。
岳崇不仅文章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名扬海外,港、澳、台和亚洲、美洲、澳洲及欧洲多个国家均有收藏。年曾获得过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的岳崇,在年的西洽会上,他的七幅书法曾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给日本外交部官员。他的书法作品还曾作为中央统战部赴香港现代建设研讨班的礼品赠予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霍英东先生。
岳崇的书法与他的人格一样,坦荡大气,清新健劲,品位高雅,是字如其人的典范。
年1月,《岳崇榜书集》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报道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个人榜书专集》。一般写榜书,以楷书和行书居多,而岳崇榜书里,真、草、隶、行各体都有,这些足以看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以及功力才情。书法讲势,尤其对个体字形要求很严格的榜书。
岳崇的榜书笔路清晰且势很好,每幅作品都是体势各异的造型,而且大气磅礴,给人精神和力量。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字正。集子中无论哪种书体或格式都中心正,重心不偏,给人一种稳健和谐的秩序感。还有几幅特殊作品,在遵循汉字造型和结构规律的前提下,长毫铺陈,运笔用墨大胆挥洒,笔画线条在粗细、虚实、正斜、枯润的变化中运筹艺术美感,可见他非常重视书法的艺术追求。细读之,其用笔洒脱老辣,用墨枯润相兼,枯笔尤其苍挺,这正是他对书法艺术审美感悟的体现。”
从来字画一理,书画同源,著名画家赵振川在品读过岳崇的书法后不无感慨的说:“岳崇的字美感强,因为他学过画,他把绘画元素吸收到书法里了。”这也是岳崇学养全面的一个突出表现。
岳崇的书法之所以受人喜爱、耐人品读,自然与他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岳崇先生应邀为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创作大幅作品,最受瞩目的当数他为陕西省工商局大厅突破风格创作的两幅作品。一幅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一幅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款式是屏条,两幅都是五条屏,尺幅每条屏均是宽8尺对开净纸,长4,26米净纸,个字,每个字直径都是近30厘米。新华社发消息说:这两幅是“全国少见的巨幅书法作品。
怪乎肖云儒先生在品读过岳崇的书法作品后,会作如下解读:“岳崇的书法行、草、隶、篆、榜各种书体并呈,通过探索,还拓展出多种富有创造性的新风格。能多种书体兼长且在融汇中出新,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创新的悟性,是不行的。
细读岳崇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扇面小品,都洋溢着清、刚、雅、正之气。所谓清,乃运笔不拖泥带水,用墨不暴涨弥洒,章法疏密有致而不交浑:所谓刚,即笔划多健劲,竖划尤其刚直;所谓雅,即笔意儒雅,内涵丰富;所谓正,即结体规范端庄而不怪异,行笔塌实稳重而无浮华之气。
岳崇的字,可贵在既雅俗共赏又卓尔不群。而那清刚雅正之气,正是其学问、人品及处事风格的显现。”
如果说肖云儒先生对岳崇的书法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解读,那么茹桂先生则对他最为擅长的“榜书”做出了具体深刻的诠释,他说:“评心而论,榜书难写。古代就有萧何‘为前殿覃思三月以题其额’的传说。足见榜书在布局、字形及笔法着力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大字难于结密,故点画稍有疏忽,便丑怪显露,俗气滋生。
据说岳崇用抓笔写了几十年大幅标语,从实用性的大幅标语到既实用而又有观赏价值的榜书,可想而知,他是费了一番苦心的。
陆游教人学诗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名句,学书亦然,岳崇的书法之所以受人喜爱、耐人品读,自然与他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不少文艺评论家认为其书法具有一种刚性的美、骨力的美,他的书法作品形神兼备且汇聚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各家之气象,有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品位非凡之势。
近日,先生给我送来《书法有根—岳崇书法文集》,文集序言里的话:“地上本没有路,……我的艺术道路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我还要坚持走下去。”让人耳目一新,肃然起敬!
通览《书法有根—岳崇书法文集》,收录了岳崇撰写的《浅谈书法的“拿来”与创新》、《浅议榜书》、《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浅议重复写法》、《书法与美术字》、《小议书家包容》、《“字”外学“字”琐谈》、《书法品评标准不等于创作标准》、《小议书家包容》、《古代人书法好还是现代人书法好》等54篇书法评论、感悟杂文,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和其他文化艺术等方面,回答了“什么是书法”、“书法有哪几种根”、“书法的功夫有哪几种”、“书法与汉字是什么关系”、“雅与俗是什么关系”、“书法能以丑为美吗”、“书法进入了绝对自由的时代吗”、“中国人懂书法吗”等诸多问题。书后还附有岳崇的其他文化艺术文章和行书作品。
笔者以为《书法有根》文章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这部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书法文集是对新时期书法艺术现象进行探讨与剖析的有力专著,值得在书法艺术界和学界进行推介,学书者与书法专业教学人士可将本书法文集作为指导与参考。
长安籍著名书法家茹桂先生认为;“岳崇这些书法理论文章是他对当前书坛某些现象或观点所进行的理论思考,是他的思想火花。其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人云亦云的泛泛抄录,虽然只是零敲碎打,但都是一己真言。只要是言之有据,情出于真,且能切中要害就是对书法艺术有价值的理论贡献。岳崇对书法艺术不仅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而且进行深入研习和思考,使之上升为理论,必然又反作用于实践。” 笔者认为,《岳崇书法文集》近期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是对陕西文化艺术与书法理论的贡献,岳崇书法理论的众多见识是与他自幼习字,几十年笔耕不辍,丰富的阅历和学养人品密不可分,其“字外功夫”也非一般书法家所能及。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书法家要走向大境界,既要重视书法实践,又要重视书法理论的探索,更需要注意整体文化素养的培育与积累。只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垫底,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又能永葆自己新鲜的生命感觉和艺术感觉,岳崇先生在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上的建树与境界非一般书法家所能比拟。
岳崇先生从年写毛笔字至今,已经46年了;从年临摹《芥子园》画谱至今,已经42年了;从年临习颜体字帖至今,已经34年了;从年作品参加书画展至今,已经30年了。他的书法艺术道路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一路走过来了。他对书法艺术不仅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而且进行深入研习和思考,使之上升为理论,显然,岳崇是一位文墨并重且勤于实践和探索的书法家,非常值得我们推崇与学习。
岳崇从基层一步步走来,以勤学,深思,敢言,实干自勉,激扬清风正气,铁肩儒风著春秋,做到了一个领导干部,一个理论家,一个书法家三者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
传媒新锐卢剑利,男,年4月生,西安市长安区人。从事新闻文化与书画传媒事业20多年,中国当代新闻文化传播新锐人物,中国致公党党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致公党陕西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美术人物公众平台总编、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宣传外联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理事兼网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委员、“长安人”文化公益网站常务站长,陕西省杂文学会、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等。
卢剑利迄今已在中省等新闻与网络媒体发表各类稿件余篇,有50多篇稿件先后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中国晚报西北协作区奖、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短新闻竞赛奖、陕西新闻奖、西安新闻奖、陕西日报社级好新闻奖等。两次入选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专家强”行列。繁忙工作之余,临池不辍,成绩显著。书法作品先后参加了争奥运“长城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淮川杯”全国中学生书法大赛、“希望杯”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五台山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年国际青少年书法邀请赛,“新潮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日硬笔书法邀请赛、《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书法,美术,摄影大型展览均获得奖励和证书。部分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画精品集》、《全国书画精品大全》,《20世纪中国书法博览大全》。有众多理论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陕西日报》、《新闻战线》、《西安晚报》等报刊。目前博宝艺术网,雅昌艺术网、华夏收藏网、世界名人书画网、中国经济网、价值中国网、博客中国网、凤凰网都建有卢剑利的个人专栏。
长期从事新闻传媒与书画文化传播事业,著述颇多,10年来聚焦名人与书画、大家与书画事业,组织策划展览赛事活动不断,在书画传媒界有一定影响力。著有散文集《大美秦岭》、杂文集《砚边杂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