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买刚(—)
陕西长安人。著名秦腔花脸表演艺术家,西安市五一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共产党党员。年起连任西安市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曾任五一剧团副团长。李买刚13岁考入五一剧团,开始学习秦腔花脸表演艺术,既擅长演出古典戏,有擅长演现代戏,并且文武兼备。从艺近半个世纪,先后在《小包公》《包公赔情》《铡美案》《护法灭亲》《徐龙斩子》《黑叮本》《三打桃三春》《桃花村》《孙安动本》《三曹父子》《关公斩子》《龙凤呈祥》《五台会兄》《白蛇传》《小刀会》《琵琶与宝刀》《雪耻志》《奇袭白虎团》《分水岭》《三世仇》《杜鹃山》《城里的庄稼汉》《海防线上》等70余本(出)中成功地塑造了包拯、常海英、徐龙、徐彦昭、郑恩、鲁智深、曹操、张飞、张苞、乔玄、杨彦昭、法海、刘丽川、赵江龙、严伟才、王老五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其中他塑造的包拯,有血有肉、声情并茂,在西北广大观众中有“活包公”的美誉;《小包公》一剧从年一直演到年退休,20余年总共演出了余场,成为他重要的代表作品。
李买刚对秦腔花脸唱腔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贡献突出。他认为秦腔花脸行当的传统唱腔慷慨激昂、粗犷豪放,但存在着声嘶力竭地“吼、嚎、挣、叫”、吐字不清等弊端。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反复研究实验,在原有的花脸唱腔基础上,适当吸收须生、红生和京剧花脸唱腔之长,是秦腔花脸的唱腔既不失传统唱腔豪放的特点,又高亢委婉富有韵味,悦耳动听,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扬。他和音乐设计人员共同撰写的秦腔花脸唱腔改革的论文在艺术研讨会上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同行的肯定。
卫保善(-)
年生于山西永济。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理事。年考入陕西省实验剧团学员班,年毕业。工花脸。从艺40多年,先后在多部本戏和折子戏里扮演了各类不同角色,塑造了性格不同的艺术形象,代表作品有《卧虎令》、《千古一帝》(一、二部)、《无底洞》、《赵氏孤儿》及电视艺术片《五典坡》。曾出访日本演出,参加了全国戏曲汇演、纪念京剧周年、迎香港回归等重大的演出活动。获得过文化部颁发的配演一等奖、影视“飞天奖”三等奖以及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优秀奖等奖项。个人资料被录入《陕西文化艺术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秦腔词典》(敦煌出版社出版)等典籍。
王志杰(—)
女,回族,年12月出生,籍贯北京,中共党员,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结业,年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年在人民剧团学戏,年在银光剧团任演员,年转入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年担任宁夏秦腔剧团业务副团长,年任宁夏秦剧团团长,年任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年退休。
秦腔表演艺术家,师承钱森、李林平,主工青衣、正小旦,在《柜中缘》中饰许翠莲,《别窑》中饰王宝钏,《玉堂春》中饰苏三,《王昭君》中饰王昭君,《秋瑾》中饰秋瑾,《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小白菜,《红楼梦》中饰林黛玉,《红嫂》中饰红嫂,《西吉滩》中饰妇女主任,《沙家浜》中饰阿庆嫂,《龙江颂》中饰江水英,《杜鹃山》中饰柯湘,《鸿雁传书》中饰王宝钏,《秦香莲》中饰秦香莲,等80余本(折)戏中担任主角。年、年被选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年在宁夏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年被评为剧团先进工作者、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年在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中获表演奖,当年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在“金延安”奖首届秦腔老中青十佳演员群众评选大赛中获特别奖,年被国家民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年当选为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年当选为宁夏第三届政协委员,年当选为宁夏第五届人大代表,年当选为宁夏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年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马桂芬(—)
又名阿力吐罕,女,维族,年3月出生,籍贯新疆喀什,中共党员,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大本,年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在吴忠秦剧团任演员,—在宁夏话剧团任演员。—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3在自治区秦腔剧团任演员、副团长、名誉团长,3.5退休。
秦腔表演艺术家,师承叶一民、七龄童,主工刀马旦、正小旦,在《穆桂英大破洪州》中饰穆桂英,《白蛇传》中饰白素贞,《黄河阵》中饰三肖娘娘,《包龙图坐监》中饰苏秀英,《冼夫人》中饰冼夫人,《回荆州》中饰孙尚香,《哑女告状》中饰掌上珠,《玉堂春》中饰苏三,《蝴蝶杯》中饰胡凤莲,《火焰驹》中饰黄桂英,《五典坡》中饰王宝钏,《秦香莲》中饰秦香莲,《卓文君》中饰卓文君,《沙家浜》中饰阿庆嫂,《龙江颂》中饰江水英,《红云岗》中饰英嫂,《杜鹃山》中饰柯湘,《梁秋燕》中饰梁秋燕,《打神告庙》中饰敫桂英等80余本戏中担任主角。年在西安《戏剧杂志》中发表论文“体验与表演紧密结合才能把人物演好”。年被评为吴忠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年被评为吴忠市“三八”红旗手,当年被评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年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年被评为剧团先进工作者,年在宁夏青年演员大赛中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年被评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年被评为区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痴梦》唱段获中央电视台戏曲创新杯奖,年在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现代戏调演中获优秀表演奖(眉户剧《婆媳湾》),年获青年演员园丁奖,年主演的戏曲电视剧《婆媳湾》获中央“五个一工程”提名奖与“全国优秀戏曲电视片奖”、宁夏“五个一工程奖”,年主演的夏剧《中秋月》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0年她领衔主演的《穆桂英大破洪州》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优秀表演奖。年当选为宁夏文联副主席,年当选为宁夏党委候补委员,年出席宁夏第六次党代会,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年出席宁夏第七次党代会,当选为党委委员,年当选为世界第四次妇代会代表,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凤兰(—)
陕西省西安市人。一级演员。年考入本院。省秦腔艺研会理事、省剧协会员。“秦腔正宗”李正敏入室弟子,“敏派传人”。工青衣。在《铡美案》、《五典坡》、《白玉瑱》、《河湾洗衣》、《二度梅》、《窦娥冤》等剧中饰演了40余个不同性格的主要角色。扮相端庄,表演朴实细腻,能准确表达人物思想表情;唱腔音纯字正,韵味淳厚、起伏有致。年,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荣获演员一等奖。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专题报道了“著名秦腔演员杨凤兰”。年上海音像出版社为她灌制了唱片,《秦之声》对她进行了专访。年,主演的秦腔电视艺术片《王宝钏》荣获第十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焦瑞霞(—)
西安市闫良区人,生于年7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秦腔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工旦角。先后在《白汗衫》、《中国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兄弟姐妹》、《恩仇记》、《杨门女将》、《曲江歌女》、《金碗钗》、《武则天》、《蝶恋花》、《杏花村》、《酒醉杏花村》、《屠夫状元》、《两颗铃》、《漂来的媳妇》、《留下真情》、《继母情》等剧中塑造了40多个不同类型的戏曲艺术形象,其中,饰《漂来的媳妇》中的周五婶,获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表演一等奖;饰《九岩风》中的木奶奶,获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饰《继母情》的中陈秀花,获第二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饰《留下真情》中的赵大兰,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表演奖;饰《酒醉杏花村》中的玉琴,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同时,导演了《臂塔圆舞曲》等剧目,其中戏曲小品《疯打》获园丁奖;《打神告庙》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导演奖。年获陕西省“荧屏百佳演员”称号。录有《杏花村》、《蝶恋花》、《张连卖布》、《花亭会》、《新十八扯》、《隔门贤》等光盘。发表了“用道具刻划人物”、“掌握角色基调、准确表现人物”、“三个‘恨’字三种唱法”等数篇论文,结集出版了《花海五十春》论文集。
白江波(—)
一级演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在《铡美案》、《忠保国》、《斩单童》、《千古一帝》等剧中饰演包拯、徐秀昭、单雄信、赵高等角色,荣获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表演一等奖和陕西省中年演员汇演表演一等奖;执导秦腔历史剧《太尉杨震》,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优秀导演奖;为电影《五魁》、电视剧《12&#;1大案》等剧演唱主题曲或配唱秦腔,尤其是“枪响了……”一段深受观众喜爱;多次应邀参加中央和凤凰卫视文艺晚会。发表有《谈秦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漫谈戏曲演员成才之路》等论文。他的嗓音雄浑激越,有大西北粗犷、原始率真的美感,被《中国文化报》等多家报著文评介“秦腔黑头白江波”、“震响三秦一声吼”。
马友仙(—)
9岁考入咸阳大众剧团,学演小旦、兼演青衣。10岁时以一出《柜中缘》唱红了咸阳以及临近地区。以后多年又陆续推出秦腔折子戏《河湾洗衣》、《打鱼杀家》、《走雪》等,以音色优美、唱做具佳而轰动剧坛。此后随着艺术上的追求上进和技艺的提高,又分别在秦腔传统戏《五典坡》、《玉虎坠》、《三滴血》、《游龟山》、《红楼梦》等大戏中担任主角。
年陕西省首届青年戏曲演员观摩演出,马友仙以一出《断桥亭》震惊四座,颇受西安地区戏剧专家和广大观众好评,获得青年演员优秀表演奖,这一精彩唱段被上海唱片公司录制成盒带向全国发行。年马友仙被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在著名戏剧艺术家马健翎、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正敏;著名导演史雷、韩盛岫、李文宇著专业教师的亲切指点和培育下,在著名戏剧作曲家肖炳,名琴师板胡演奏家杨天基、杨满元的配合帮助下,经过长期的磨练和舞台实践,逐渐成长为誉满西北、蜚声中外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她所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迥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像《蔡文姬》中的蔡文姬、《谢瑶环》中的谢瑶环、《窦娥冤》中的窦娥、《十五贯》中的苏戌娟、《恩仇记》中的钱素云、《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断桥》中的白素贞、《情探》中的敫桂英、《三堂会审》中的玉堂春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她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独到的艺术功力,征服了西北地区广大的秦腔爱好者,观众称她是“秦腔唱腔艺术明星”、“旦角皇后”、“人民艺术家”。
马友仙天资聪颖,歌喉亮丽,素有“金嗓子”的美誉。她的音质清脆、高昂挺拔、纯净甜润;音色嘹亮、富有光彩;感情色彩浓郁,气质饱满而又具有强烈的穿透力,似珠玉坠盘,若金钟撞击,既能在高音区中纵横驰骋,又能在低音区迂回婉转。她特别注重演唱技巧,有意识的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歌唱技法融入秦腔的演唱之中,与秦腔优秀的传统声腔板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韵白发音位置准确,吐字清晰圆润,旋律优美,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快、慢、轻、重,掌握的恰倒好处,很具特色,真正做到了字正腔圆,韵味十足,以声带情,声情并茂。马友仙在舞台的表演上,非常注重程式的运用,而又不拘泥于既定的程式手法,把戏曲表演的程式创造性的融进人物的情感之中,特别注意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马友仙主演的秦腔,几乎毫无遗漏的被京、沪、甘、陕等地的音像公司灌制成密纹唱片或者录制成盒带出版发行,多达四十余种。为振兴秦腔十周年献礼拍摄的袭取电视剧《马友仙艺术集锦》、领衔主演的《断桥》、《三堂会审》、《窦娥冤》等,被戏剧影视界誉为水平高、品位高、质量高的戏剧艺术精品,其中,由她主演的《断桥》还荣获了0年全国电视戏曲MTV类金奖。她的著名唱段普及流行于西北五省区以及晋、冀、鲁、豫等地区,并且被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作为样板悉心学唱。由她演唱的革命现代戏《洪湖赤卫队》选段,被中央音乐学院选为民族声乐教材;还有广播剧《慧梅之死》也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选。她的演唱盒带和在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泰国陕西籍人中流传甚广,颇有影响。
为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秦腔团副团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联常委,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陕西省企业、艺术家联谊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妇幼协会陕西分会理事,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艺术专家”证书。
广雪琴(—)
女,年出生于陕西蒲城。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西安戏剧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文联委员,陕西书画艺术院名誉院长。
年8月进西安市秦腔一团学艺,主工正旦、小旦。曾受教于刘光华、陈尚华等名家。他的嗓音纯净,音色明亮,音质浑厚,音域宽广;高、中、低各音区运用自如,舒展通畅。在陕西声乐教授莫西和医学教授张乃华主持的西安嗓音保健学习班学习掌握了“咽音”发声方法,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结合“咽音”发声,增强了嗓音的咽腔共鸣,扩展了嗓音音域,从而形成了她清新、宽亮、圆润、浑厚、刚柔结合、婉转深情、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广雪琴的扮相俊美、表演洒脱、做工细腻,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妇女形象:如以正旦应工的王志贞(《庵堂认母》)、王春娥(《三娘教子》);以花旦应工的牛文嫣(《文嫣之梦》)、潘金莲(《潘金莲》)、湖阳公主(《湖阳公主》);以小旦应工的宋巧娇(《法门寺》)、杨玉环(《贵妃东渡》);以老旦应工的佘太君(《白沟议和》)、皇太后(《秦王求贤》);以正小旦、刀马旦应工的银屏公主(《银屏挂帅》)、林黑娘(《红灯照》)。又如在现代戏《海港》中扮演的方海珍、《向阳川》中的翠林、《西安事变》中的苏英等等,都深得观众喜爱。她演出的大部分剧目已经被录制成盒式录音带、录像带以及VCD光盘,个人辞条也被选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陕西文化艺术名人录》等著作。年获西安市青年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年获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戏曲大奖赛一等奖,年首届“金延安杯”被评为十佳演员,年被评为陕西电视戏曲百佳演员。
司存瑞(—)
男,汉族,年5月出生,籍贯天津,中共党员,年12月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1在平罗县秦腔剧团任演员,.3—5.4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导演、编导室主任,5.5退休。师承贾兴福、陈易平,主工架子花脸、铜锤花脸两门抱,在《出五关》中饰关公,《穆桂英大破洪洲》中饰白天佐,《金沙滩》中饰韩昌,《斩彦良》中饰彦良,《芦花荡》中饰张飞,《下河东》中饰呼延赞,《回荆州》中饰周瑜,《杨三姐告状》中饰杨厅长等80余本(折)戏中担任主角,在20余本(折)戏中担任导演。
年在宁夏中青年演员大赛中获二等奖,年获宁夏全区创作剧(节)目调演《法律面前》导演三等奖,年在自治区环境保护文艺大奖赛中获小武戏《战四害》导演三等奖,0年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优秀表演奖(一等奖),年执导的秦腔折子戏《钟馗赠扇》、《火烧裴元庆》在宁夏首届全区秦腔(地方戏曲)折子戏大赛中,分别获个人表演二等奖与三等奖,《火烧裴元庆》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个人表演一等奖,5年执导的秦腔剧《清风明月》在第一节宁夏艺术节中获优秀剧目创作奖,当年执导的秦腔折子戏《钟馗赠扇》、《火烧裴元庆》在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中获两个个人表演一等奖。
王泽民(—)
男,汉族,年12月出生,籍贯宁夏中卫,中共党员,年12月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在中宁县秦腔剧团任演员,—在中卫县秦腔剧团任演员,—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业务科长,.4退休。
师承杨佩福,主工老生,在《金沙滩》中饰杨继业,《哑女告状》中饰掌忠,《祭关张》中饰刘备,《三滴血》中饰周仁瑞,《游龟山》中饰江夏县,《秦香莲》中饰韩琦,《玉虎坠》中饰冯彦,《周仁回府》中饰吕忠,《伍员逃国》中饰伍员,《忠保国》中饰杨波,《苏武牧羊》中饰苏武,《斩韩信》中饰韩信,《狱卒平冤》中饰武昌府,《八件衣》中饰杨连,《火焰驹》中饰黄章,《梁秋燕》中饰梁老大等80余本(折)戏中担任主角,在20余本(折)戏中担任导演。年在自治区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表演二等奖,0年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表演奖,年导演的《琵琶泪》获自治区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郭双胜(—)
男,汉族,年8月出生,籍贯陕西富平,中共党员,1年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1在陕西定边剧团任演员,年在陕西定边县人民剧团任剧务股长,年在陕西定边剧团任副团长,年在定边剧团任团长,年在定边广电局任副局长,—6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艺委会副主任、演员队队长,6.7退休。
师承袁克勤,主工铜锤花脸,在《敬德打朝》中饰尉迟敬德,《秦香莲》中饰包公,《包公误》中饰包公,《探阴山》中饰包公,《忠保国》中饰徐彦昭,《斩单童》中饰单童,《下河东》中饰赵匡胤等30多本(折)传统戏及20多本(折)现代戏中担任主角,参加过部分影视拍摄。年在《民族艺林》发表论文“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我对秦腔《下河东》“赶驾”一折的唱腔处理,1年在《宁夏大学学报》中发表论文“浅谈戏剧演员舞台的表演节奏”,0年在《宁夏日报》发表论文“千腔百曲说花脸”,1年论文“对秦腔净行声腔艺术相关问题的思考”入选宁夏第五届论文研讨会并获二等奖。年在陕西省榆林地区专业团体现代戏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年在陕西省榆林地区“农行杯”秦腔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年在陕西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表演一等奖,年在宁夏“汾曲香杯”秦腔大奖赛中获专业组一等奖,年在西北五省区民族戏曲大奖赛中获表演一等奖、名流演唱一等奖(《三对面》《斩单童》),0年在第一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个人优秀表演奖(一等奖)(《敬德打朝》)。
刘美丽(—)
女,年10月出生于陕西三原城关镇。西安市秦腔一团(原尚友社)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西安戏剧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农民主党妇委会委员。曾任西安市秦腔一团艺委会主任。
刘美丽自幼酷爱艺术,曾在当地业余剧团学戏。年,经著名秦腔演员李应贞推荐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学习戏曲表演艺术。在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学习期间,得到了前辈名家苏蕊娥的精心教诲,亲自为她排演了《二度梅》、《打金枝》,为刘美丽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分配到三原县剧团,受到张振秦和京剧教练李寿珠的栽培。在此期间主演或配演的剧目主要有《拷红》(饰红娘)、《三对面》(饰秦香莲)、《三滴血》(饰李晚春)、《双罗衫》(饰徐母)、《女巡按》(饰肖惠娘)、《三上轿》(饰崔秀英)、《雷锋》(饰母亲)、《恩仇记》(饰田秀云)、《断桥》(饰白素贞)、《藏舟》(饰胡凤莲)、《赶坡》(饰王宝钏)、《沙家浜》(饰阿庆嫂)、《蟠桃园》(饰女队长)、《中国魂》(饰饰女教师)、《儿女婚事》(饰玉芳母)、《红灯记》(饰李奶奶)、《槐树庄》(饰郭大娘)、《奇袭白虎团》(饰崔大嫂)、《杜鹃山》(饰柯湘)等。年,刘美丽被调入高陵县剧团,演出的剧目有《雪山红松》(饰米玛)、《枫叶红了的时候》(饰江青)、《十五贯》(饰苏戌娟)、《劈山救母》(饰三圣母)、《回荆州》(饰孙尚香)、《五典坡》(饰王宝钏)、《二堂献杯》(饰胡凤莲或田夫人)等。
年刘美丽又被调入西安市秦腔一团至今。先后演出的剧目有《李离伏剑》(饰壶夫人)、《英列传》(饰郑母)、《下河东》(饰呼延夫人)、《慈母泪》(饰孙淑林)、《三滴血》(饰王妈)、《血溅洛宫》(饰魏太后)、《商君》(饰商夫人)、《三堂会审》(饰苏三)、《金麒麟》(饰崔母)、《杀庙》(饰秦香莲)、《青蛇传》(饰白素贞)、《黑叮本》(饰李艳妃)等本戏和折子戏。尤其是刘美丽主演的《慈母泪》,她所塑造的孙淑林这个慈祥、善良的“母亲”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勘称她的代表作。
刘美丽主演或配演的《李离伏剑》、《英列传》、《慈母泪》、《杀庙》、《三堂会审》、《黑叮本》等戏已被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上海音像出版社录音、录象,并不时播放。发表的论文有《把握性格、塑造人物——我演孙淑林》(当代戏剧年第五期)、《以形传神、以神抒情》(文化艺术报年10月16日)等。《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当代声屏》、《铜川晚报》、《青海日报》、《甘肃广播电视报》、《秦风周末》、《经贸报》等报刊杂志分别撰文《听刘美丽的创新唱段“三堂会审”》《功深艺精、情感肺腑》《刘美丽在“会审”中的演唱特色》《美的境界、情的抒发》《把艺术当作生命》等,对刘美丽的表演特色和演唱风格予以高度评价。年刘美丽参加第二届西安市“石榴花”大赛获一等奖。年参加西北五省区“太阳杯”大赛获一等奖。年被评为“十佳演员”。年参加陕西省“红桃杯”广播大赛获一等奖。年参加陕西省“西凤杯”广播大赛获特等奖。年参加陕西省百名秦腔演员大赛获一等奖。年被评为“荧屏百佳演员”,参加西安市优秀剧目调演主演《慈母泪》获优秀表演奖。0年参加陕西省折子戏大赛主演《三堂会审》获优秀表演奖。0年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主演《三堂会审》获表演一等奖。
杨荣荣(—)
年生于陕西三原.一级演员。中国剧协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秦腔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第六届青联委员,第十四届西安市碑林区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妇代会代表。
毕业于陕西省戏曲学校,工正小旦、青衣。先后在《法门寺》、《三蒿恨》、《花烛恨》、《张连卖布》、《朝阳沟》、《杜十娘》、《红灯记》、《沙家浜》、《祥林嫂》、《臂塔圆舞曲》等40部戏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其中主演的《金碗钗》、《屠夫状元》和《十二把镰刀》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在陕西省“农行杯”戏曲大奖赛和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中,演出的《苏三起解》、《花烛恨》获主演一等奖;在陕西省首届“金延安”秦腔大奖赛中,获十佳演员“金华奖”;在电视专题片《大西北乡音》中演出碗碗腔《借水》片段,获中央电视台“金星”奖一等奖;两度获陕西省青联“为七五建设出成果、做贡献”评奖活动一等奖;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演出伴唱一等奖、中国首届秦腔节演唱一等奖。录制有眉户剧《寡妇验田》等光盘。出版了《芙蓉集》-—“眉户碗碗腔唱腔选”一书。
宋百存(—)
男,汉族,秦腔表演艺术家。年出生于陕西省篮田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花脸协会”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西安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其自幼喜爱文艺,于年考入西安易俗社第十五期专科班,师承花脸大王李可易先生为师,主功花脸。就职于西安易俗社,国家一级演员。5年退休。从艺以来,先后曾在六十多出戏中扮演主,次角色,代表剧目有:铡美案,黑叮本,黑虎坐台,五台会兄,打銮驾,斩单童,火焰驹,回荆州等。其众多精彩唱段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收录和直播,受到戏迷们的欢迎及同行的肯定。他学生温军海很好的继承了他的艺术风格,现就职与西安易俗社。年元月为青年人排练的《武松打虎》一剧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易发杯”大赛,荣获“导演奖”。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春节戏曲晚会的拍摄“斩单童”。年4月18日“美国之音”向全世界播出了(打銮驾)并赞语:宋百存唱出了中国秦人的性格。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系列节目“黄河的渡过”的拍摄,参加剧目《斩单童》获荣誉证书。年“黑虎坐台”应邀深圳参加全国地方戏曲精粹演出。年应邀中央电视台“戏曲栏目”拍摄了(司马拜台)一剧。10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宁夏四十周年”大型晚会(吼秦腔)的拍摄。12月由本人主演“铡美案”一剧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拍摄收藏。参加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新百名秦腔演员优秀唱段选拔赛”,荣获一等奖。年应邀参加了全国十二省区在新疆举办的九九春节晚会。参加西安市优秀传统戏展演,在《铡美案》一剧中扮包拯,该剧获综合奖。4月“斩单童”被中央电视台录入(国粹秦腔)。年4月《斩单童》一剧被中央电视台录入“国粹秦腔”。0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名人名段”栏目拍摄了(黑虎坐台)并访谈。
徐爱玲(—)
女,汉族,年3月出生,籍贯陕西,中共党员,年宁夏艺校毕业,中专,年11月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在银川第二小学上学,—在宁夏艺术学校学习,.8—6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演员队副队长,6.3退休。
主工文武花旦,在《穆桂英大破洪州》中饰穆桂英,《杨三姐告状》中饰杨三姐,《杨八姐盗令》中饰杨八姐,《哑女告状》中饰掌赛珠,《打神告庙》中饰敫桂英,《皇封乞丐》中饰十妹子,《小刀会》中饰周秀英,《智取威虎山》中饰小常宝等50余本(折)戏中担任主角。
年在第一届全区青年演员观摩演出中获个人表演二等奖(《武松打店》),年在全区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个人表演三等奖(《冼夫人》),年主演的《打神告庙》获自治区地方戏曲折子戏大赛个人表演一等奖,年导演的《劈棺惊梦》获自治区优秀剧目一等奖。年、1年在宁夏文学艺术论文研讨会上入选论文“戏剧程式化与人物性格化的水乳交融”、“对秦腔演出样式的思考”分别获论文三等奖,1年在《民族艺林》发表论文“角色无大小、创造见高低”,年被评为剧团先进工作者,被评为剧团优秀共产党员,年被评为自治区文化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年、年、年、年四年在剧团年终考核中获“优秀”成绩。
任炳汉(—)
男,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年毕业于西安市艺术学校,年毕业于陕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主工文武老生,原任易俗社副社长、党总支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西安市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从艺三十年来,历尽数年勤奋好学、勇于攀登,不懈努力、追求探索,才使他成为一个新时代德才兼备文的艺工作者。三十年来曾在舞台上他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舞台艺术形象,如秦腔传统剧《斩姚期》中的刘秀、《卓文君》中的卓王孙、《回荆州》中的诸葛亮、《黑叮本》中的杨侍郎、《游龟山》中的田云山、《盗虎符》中的赵、《三滴血》中的周天佑、《女使臣》中的冯忠焕、《放饭》中的朱春登;秦腔现代戏《杜鹃山》中的李石坚、《英雄小八路》中的赵战、《血泪仇》中的王东才、《郭秀明》中的郭秀明,等等,都得到了广大戏迷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及赞誉。尤其是他主演秦腔现代戏《郭秀明》,两年来演出共计近场,他用古老的秦腔艺术成功的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形的优秀代表郭秀明的伟大象,深情真切的表演和演唱感动了所有的观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剧演出的轰动场面做过特别报道。
任炳汉经过刻苦努力和艺术实践,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西安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称号,七八年光荣出席中国共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原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勉励题字“做德才兼备的秦腔艺术事业接班人”。
年在西安首届青年演员汇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年陕西省优秀青年演员汇演中被省政府授予一等奖,年在西安首届石榴花大赛获石榴花奖,年在西北五省民族戏曲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年随中国西安艺术团赴大韩民国庆州、晋州、汉城演韩民国庆演出,年被陕西文化厅、陕西电视台评为电视戏曲百佳演员,0年在陕西省秦腔清唱、折子戏大赛中荣获一等奖,0年他主演的秦腔折子戏《放饭》荣获在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0年11月,在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放饭》、《卖画劈门》的拍摄。年他领衔主演的大型秦腔现代戏《郭秀明》荣获在甘肃兰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同年在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三回头》、《二进宫》、《斩姚期》、《玉虎坠》的拍摄。1年领衔主演的大型秦腔现代戏《郭秀明》被中央电视台拍成电视戏曲片向全国转播,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鼓励。
胡波
国家一级演员。年考入陕西省戏曲学校秦腔班。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正小旦。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电视戏曲百佳演员。主演剧目50余本(折)。《姐妹易嫁》、《坐窑》、《卖酒》、《霸王别姬》等戏被电视录像。重要唱段被音像出版社制成盒带出版并制成《名家名唱经典六段》光碟发行。芬兰日报、省、市报刊多次刊出剧照,并刊登评论文章。获各类戏曲竞赛一等奖、二等奖、荧屏表演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随团赴京演出,出访芬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如何分享:点击右上角的→,让你的朋友也能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