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法院系列微电影:
把“冰冷”的法律用“温暖”的方式表达出来
到年两年时间里,衡水两级法院一共推出了十一部微电影:拌嘴闹离婚的夫妻俩、欠工人薪水不还的老赖、法官“爸爸”……这些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被搬上荧幕,十一部微电影的剧情更是囊括了法院工作和法官生活的真实点滴,分别从社区法官进基层、法院执行遇险阻、巧解社会转型矛盾、青年干警成长历程、一线法官家庭生活等多个角度为切入点,巧妙结合当代社会民生热点话题,改变传统法治宣传说教方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艺术形式回应社会 “微电影”源自身边事儿
已经上线的微电影作品,都是取材于法院工作和法官生活的真实点滴,法官们大都亲自扮演。中院拍摄的《约会》,其中许晓芬副庭长和同事本色出演。
说起拍摄经历,大家坦言,“微电影的语言表达,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区别。”虽然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但是论演绎还是从零开始,从眼神、表情、动作等方面,请教导演,做到专业演绎,还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许晓芬说,自己是边演边学,当时有一场重头戏,是在中院门口看到孩子哭泣的那段。又要还原当初看到孩子时揪心的心情,又要想着台词,周围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围着。这场重头戏演下来,许庭长坦言:“尽管剧本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拍摄时,难免有些紧张。”
还有安平法院的微电影《抉择》,根据安平县人民法院刑庭一起真实交通肇事案件改编。通过真实案例反映出在司法改革大潮中,新老法官徘徊在十字路口上,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诱惑,是勇敢担当还是激流勇退,是新老法官都要做出的人生抉择。
该片男一号老法官的扮演者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法官,电影中的案件原型也是他主办,原案件就是交通肇事司机逃逸,被害人一死一伤,得不到赔偿,抬棺大闹保衡路(省道),向过往车辆要钱。主审法官联合多方力量,给双方当事做了大量工作,最终顺利结案。在剧中他饰演了这名老法官,最大的困难在于年龄相差近20多岁,最后通过化妆和演员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拍摄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主办的一个案件,选择我来出演,可能是考虑到我理解得会更深些,总之尽最大能力把自己‘演’好吧!”
给力的“群众演员”
不光主要演员,群众演员也很给力。如景县法院拍摄的微电影《小法庭大作为》,讲述的是因一次未公开的土地发包,刘桐村村民与村两委产生矛盾,导致村委会的其他工作无法开展,经常有村民到乡政府聚集,还扬言要起诉村委会。在此次土地发包中,为避免矛盾升级,现任村党委书记车书记主动邀请法庭曹庭长出谋划策,经曹庭长讲解相关规定,并全程参与发包,终于圆满完成此次土地发包,并化解了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的故事。这个片子群众演员特别多,刘桐村村民都踊跃报名参演,“一有事儿就麻烦曹庭长,法院好不容易有个能让咱帮忙的机会,必须配合!”
安平法院拍摄的《抉择》也是如此。该剧中所有主要演员都是按剧情人物需要量身选角,由安平县、深泽县、石家庄市三地的演员共同组成。拍摄过程中困难重重,拍摄“抬尸喊冤”一场戏困难最大,在农村拍摄,因为披麻戴孝扔纸钱,个别老百姓不理解,感觉晦气,但是大部分百姓听说是法院在拍摄“微电影”,还是表示非常支持,并配合完成了几天里所有的拍摄。
微电影就是一次普法教育
十一个影片,十一个故事。把“冰冷”的法律用“温暖”的方式表达出来,拉近了观众和法院的距离。
微电影陆续上映后,观众反响很大,纷纷评论影片的取材很接地气,既有真实的案件,也有法官们真实的工作状况和情感世界。一位网友说:“看到中院拍摄的微电影《秋·生》,我感到很欣慰,作为一名执行人员,对于‘执行难’我深有感触,看到年轻法官在老法官的影响带动下,从开始的困惑、迷茫到成长为一名合格执行法官的经历,又想到了我的老上级,真是感同身受。”
“基层司法工作者,每天都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诉求,所接触的人和事也千差万别,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处理,这就要求基层司法工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我给你们点赞!”“新浪网法院频道”网友“我们一家人”评论安平法院的《温暖》时说,“影片的取材很接地气,反映了一件真实的案件,展示给人们的是法官真实的工作状况和情感世界,具体看到法院的工作成果。”
而业内人士更是从法院面临的司法改革上,激起了强烈的共鸣,认为这十一部影片从文化引领、形象宣示、普法新路、司法改革等方面剖析,让观众感受到法律不仅规范社会,同样可以温暖人心,同时对司法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并引起了思考。
衡水中院
微电影《约会》
这是衡水中院拍摄的首部微电影,该片以衡水中院民一庭法官许晓芬办理的一起案件为原型进行创作、改编,以法官与当事人的“约会”为主线贯穿其中,真实反映法官严谨的工作状态和温暖的内心世界。《约会》改编于真人真事,主角张法官是由这起案件的办案法官许晓芬亲自扮演,讲述了一起因为孩子抚养费问题而产生纠纷的案件中,张法官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当事人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解,最终使小贝的心事得以了结,让一个破碎的家庭又重归圆满的故事。剧中的张法官在面对当事人时,不仅能够秉公执法、坚守正义,还善于倾听当事人心声,循循善诱,为当事人分析问题,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张法官是衡水法院众多法官的缩影,他们严谨认真、伸张正义,同时怀着一颗爱民之心,站在当事人角度为他们排忧解难,时刻为社会传递法治正能量。
衡水中院
微电影《秋·生》
影片以解决“执行难”为切入点,以法院和法官面临的社会现实和工作现状为背景,通过老法官的担当、坚守,年轻法官从开始的困惑、迷茫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官,表现了新老两代法官对正义的传承和延续。
《秋·生》全长22分钟,衡水湖畔美丽的秋景一直贯穿全片始终,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同时蕴含着收获和成长。影片中老法官带着满满的收获光荣退休,青年法官作为新生力量经过一番磨砺而成长,经过司法改造的刑释人员开启人生新的一页,“飓风行动”给执行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本片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着重以镜头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注重人性探索、细腻情怀、富有内涵而韵味悠长的剧情,反映了法院和法官在社会矛盾增多和群众法治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所作出的努力和担当。
老法官梁秋生即将退休,他带着新入职的法官陈晓军去执行,家境困难的马大志一直逃避执行并以死相逼;执行申请人王丽到法院大吵大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十多名受害人因拿不到执行款在法院门口喊冤;陈晓军的妻子让他利用法官身份给老家的亲戚帮忙……陈晓军面对众多当事人的不配合和复杂的人情关系,感觉十分苦恼和困惑。梁秋生开导陈晓军,帮助他树立信心,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办案心得交给陈晓军。通过陈晓军的努力,王丽与马大志的案子顺利解决,双方达成执行和解。退休时的梁秋生看着陈晓军在工作中的坚定和自信,十分欣慰。曾是黑社会成员的林陈刚入狱十八年后刑满释放,没有了事业和家庭,改过自新的林陈刚对生活感到很迷茫。他给当年的主审法官梁秋生写信要求见面,陈晓军得知后非常担心梁秋生的安危。梁秋生与林见面后,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梁秋生的话触动了林陈刚,他决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冀州法院
微电影《回家》
电影《回家》取材于法院审理的一起真实案例。事件讲述小主人公萧萧自小父母离婚,幼小的心灵渴望得到父母亲的关爱,母亲处于和男友的亲密热恋中,父亲则沉醉于新家庭的甜蜜中。平时坚强、独立的萧萧行走在孤僻、性格扭曲的边缘。同样为人母的赵法官在受理此案后,以母亲般的慈爱给予了萧萧家的温暖。经过赵法官多次积极、耐心地对萧萧父母进行劝导,使原本对立的二人认识到错误又将目光重新聚焦到萧萧身上。萧萧逐渐恢复了原本的自信,萧萧父母也最终达成和解,皆大欢喜。
整个故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离婚率逐年攀升,家庭破碎后给无辜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以及当前法官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勤勤恳恳处理离婚后遗症的情景过程。
安平法院
微电影《温暖》
影片讲述的是赵大娘的儿子、萌萌的父亲酒后无照无证驾驶农用三轮车逆行,与赵旭超驾驶的无牌小轿车相撞,造成萌萌的父母双亡,赵旭超一根肋骨折断的重大交通事故。交警部门认定萌萌的父亲负主要责任,赵旭超负次要责任。法院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律责任。面对双方当事人,一方抱屈叫冤拒不履行,一方家庭困难寻死觅活。执行法官李巧丽结合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多次冒着严寒上门做双方当事人及家属的工作,动之于情、晓之于理、明知于法,春风化雨,终于把执行款落实到孤儿孀寡手中。然而案件主办法官李巧丽的父亲病重去世,她都没来得及送最后一程。该影片拍摄历时9天,演员全部由安平法院干警和家属担任,该院10多个庭室30多名干警参与到拍摄工作中,无论是摄制人员还是演员都一丝不苟,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安平法院
微电影《抉择》
法学硕士张扬是县法院刑庭的法官,因为买婚房时向大学闺蜜借钱,发现工资待遇差距悬殊,遂产生了辞职下海的念头。在她准备递交辞职信时,郝院长让她和平安镇法庭李正一庭长去审办一起棘手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起车祸致使吴大宝父亲身亡,母亲重伤,肇事者逃逸。原告方得不到赔偿多次抬尸阻拦交通,围堵县政府。犯罪嫌疑人陈铁柱落网,如依法判决,要判有期徒刑4年,民事赔偿40万。作为家庭顶梁柱的陈铁柱,老母幼儿,家庭贫困,无力担负巨额赔偿,涉案的陈母失踪。两个家庭风雨飘摇,案件陷入僵局。李庭长和张扬积极行动,双管齐下:一方面劝说吴大宝、刘快嘴走司法程序,依法起诉,并垫付丧葬费,稳定其情绪,以防止其因冲动做出违法乱纪之事。另一方面寻找陈母,并说服李铁柱家属多方筹钱20万,对受害人家属进行赔偿,以获得受害人家属谅解,争取缓刑,最终圆满审结此案。恩情、友情、爱情、亲情感染了张扬,她悄悄撕毁了辞职信……
深州法院
微电影《赔偿金》
《赔偿金》是由深州法院自主创作的首部法治教育题材的微电影。为更好地把基层法院的好声音、正能量传递给公众,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深州法院以真实案件为原型改编拍摄了此次微电影。影片内容为一对医院探望车祸儿子的途中又出车祸,却因多种原因迟迟拿不到赔偿金,在多名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依靠法律手段,成功申领到了法律救助款及被执行人的赔偿金。影片反映了普通群众讨要赔偿款一波三折的艰辛,也反映了法院工作人员明察秋毫、不辞辛劳的工作态度,充分展现了一线法官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
枣强法院
微电影《心路》
执行法官老贾执行了一个交通肇事的案子,但是被执行人家中非常贫困。老贾与被执行人家中的孩子小蘑菇深入接触,并在一次债主讨债的过程中,为其挡了一棍,医院。小蘑菇非常感动说出了实情,最终,事情圆满解决。一个月后,老贾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并帮小蘑菇申请了法律援助,联系了一家学校,还经常去看他。小蘑菇在老师布置的梦想作文上认真地写下了几个大字:我的梦想——一名普通的执行法官。
武强法院
微电影《法官爸爸》
老严是一名普通的法官,因接手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与小勇结缘。肇事司机不省人事,小勇的父母在事故中身亡,在车祸中失忆的小勇从此变成了孤儿。严法官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于是担负起父亲的责任照顾小勇。小勇一天天长大,但车祸中的碎片记忆困扰着他,严法官竭尽心力帮助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教会他乐观坚强,爸爸成为小勇儿时的偶像。在严法官夫妇悉心照料下小勇健康成长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爸爸母校的法律专业。在得知自己身世真相后,小勇一时无法接受,最终如山的父爱令小勇解开心结。兼具法官的威严和父亲的慈祥,这就是小勇的法官爸爸。毕业后小勇选择到法院工作,立志成为一名像爸爸一样平凡而又伟大的法官。
故城法院
微电影《迷途》
该片通过展示一名由于家庭教育失衡,迷恋网络游戏,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高中生小虎由失足少年到回归社会走向新生活的成长轨迹,重点突出少年法庭严肃的法庭教育,法官对犯罪少年的感化、挽救,最终使其迷途知返,回归社会。通过影片深刻反映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让学生和家长领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警醒每一位家长都不能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缺位。
景县法院
微电影《小法庭大作为》
本片是根据景县法院刘集人民法庭在日常工作中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的真实案例编导而成,不仅反映了景县法院“一乡一庭”建设的一个侧面,更充分体现了“一乡一庭”的矛盾纠纷化解、普法服务等基本功能。刘集人民法庭仅仅是该院16个乡镇法庭中的一个代表,通过“一乡一庭”建设,使调处社会矛盾前沿阵地大大向前延伸,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矛盾化解更接地气,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而且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提升了案件质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均十分明显。
饶阳法院
微电影《天空,海阔》
电影改编自真实案例,是由饶阳法院参与设计、出演、拍摄与制作的原创法治微电影。影片以饶阳法院大力开展的“诉调对接,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一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为主题,讲述了以老刘为代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对本村两兄弟因老人赡养费问题进行的群众组织调解以及以王法官为代表的人民法官对朱大勇、宋小雨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及农民工讨薪等问题进行的庭前调解。影片反映了诉调对接工作实施以来的突出工作成效以及人民群众对这一人性化工作方式的认可,同时也弘扬了人民法官不辞劳苦、为民排忧解难、司法为民的朴实情怀。
来源:衡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