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们目送它时,总是百味杂陈。不管如何,人的生活总要有一点仪式感。
元旦就要到了,即使只有三天小长假,也需要隆重地迎接。可以乘辆公交车到城郊,去看看破败的小镇;可以打个车,就到附近的学校里看看它的风貌;或者,就步行都自己身边一直忽略的风景。认真的打量一下,你身边的这座城市!
城墙内
Insidethecitywall
百年剧社易俗社
入夜,西一路上店铺纷繁打烊,易俗社的灯笼却高高亮起。这家跟随辛亥反动而建的戏院,一出生便与众不同。不为江湖卖艺,只为移风易俗。当年西安事变,多方人物坐镇于此,明里看戏听乐,暗里运筹兵谏,演出一幕历史大戏。百年过去了,方寸舞台从烽烟连天唱到如今之世,不变的是那秦人秦腔。
高家大院
高培支旧居高家大院历经百年沧桑,是西安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高培支(-),著名剧作家、教育家,于年创立西安易俗社,四次担任易俗社社长。高家大院建于清代中叶,保留了古朴、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年初,因要兴建一家商场险被拆除,幸而在历经磨难得以保全。悲哉?幸哉?
卧龙寺
始建于汉灵帝时,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唐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所画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宋初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文革”中,方丈等被迫害殒命、僧人离寺,佛像法物被毁一空,工厂单位进住于内,寺院面目全非。惟一寂意和尚死不离寺,充当工人参加劳动,为后来的收回寺院主权起了作用。
化觉巷安家老宅
化觉巷安家老宅是座青砖木门的小四合院,主人安守信是地道的坊上人。当整条街的人家都在推倒老屋建新房时,安守信对儿子说:“我上午死了,你们下午再拆。”年,老宅入选中国和挪威分离实施的民居维护项目,经过两年修恢复貌,阅历了两百年风雨的老宅,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域文化维护遗产奖。
藻露堂和五味什字
藻露堂是西安老字号的中药店,比北京的同仁堂早了半个世纪。电视剧《大宅门》剧中有一个细节,说白家少爷避难投靠了长安城的沈家,沈家的原型即是藻露堂。今天的藻露堂仍在五味什字巷内,其实,五味什字的巷名也是由藻露堂而来,甘、酸、苦、辛、咸五味容纳着,也分发着中药的药理。
关中书院
今天的西安,高校众多,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大学等。而在一百多年前,西安最著名的“高校”是关中书院。多少年来,关中书院一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传承至今。目前,仍是西安师范学院校址,是一座国内少见的“活的书院”。
东岳庙
东门里的东岳庙,是西安为数不多的几处古代木构建筑,东岳庙里古庙的壁画面积是陕西最大的,绘制水平也是全国一切东岳庙里最高的,至今栩栩如生。这里曾做过军营,也办过学校,但不时没有对外开放。依照规划,这里将建成展示西安市井文化的民俗博物馆。
董仲舒墓
坐落在和平门内的董仲舒墓——下马陵,相传汉武帝路过董仲舒的墓也要下马步行。固然陵墓就在西安城墙内,而且是陕西省首批重点维护文物,但很多当地人也不了解,它至今还藏在路边一所院内,很少被外界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北京中科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