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平望
年,孩子她妈在《工人文化报》上给战冰刊了一篇千字文,就和他熟悉了。也许都是农村人,很亲和的,那时他还是个孩子,二十出头吧。见面他叫我和孩子她妈老师。和他见第一面好像在西北轻工业学院(后改为陕西科技大学)的书店旁,听说咸阳鹤鸣先生出了一本书,他兴奋地叫起来:“老师出书了,我能不买吗?”怀里揣了书后,笑意写在脸上,好像那书是他自己出的。
他讲过一件事:他曾和咸阳一位记者老师一起采访了漫画家王炬先生,王先生以人物画见长,高兴之余给他们每人画了一张肖像画。
第二次他们给王先生送样报时,那位记者老师索要自己的画像遭到拒绝,而王先生却主动把他的画像送给他。他很吃惊,对我说:那次见面自己只是低着头,话没敢说几句呀。
我笑道:你是大智若愚!有缘王老师。
后来他去西安《教师报》编辑副刊,每次孩子她妈给他打电话,刚一接通他就说:“张老师,你挂了,长途很费钱的!我给你拨过来!”
年,我和孩子她妈为她那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出版去找陈忠实先生,陈老师先给朱鸿老师写纸条推荐到太白文艺出版社,因印刷费用未果。后来又推荐给书商,书商说要加进一些黄色情节,我们不同意,也终未成。我和孩子她妈去西安时特意带了一本《报纸编辑学》送与战冰,在陕西省教委附近我们见到了他,还是一脸的稚气,俨然一个内敛的孩子。
从那以后,他编辑的《教师报》副刊在半年中每一期都给我们邮寄了来。那时我和孩子她妈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因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整天吵架。后来想给他回一封信的,却不知所言。
年申请博客后,在咸阳文友的链接中我兴奋地发现了“苏家村人”,知他在西安一家单位搞新闻工作,创作上有了很大进步。文章刊于《名人传记》《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等国内著名报刊,并多次获奖。
天道酬勤!祝福他!冷冷的风中,一股暖意在心。一个地方因一个人而牵挂。
作者自述:至于文学创作,我没入圈子,不敢妄谈,只有一点感想:自己是一只普通的工蜂,认准目标后,不管飞到何处,不管历经何种磨难,都要坦然释怀。因为你有梦想,即使默默殉于道旁,我想也值。
女儿刘一凌对爸爸的描述:人中年,临半百。学不成,业不精。是农民,没地种。曾工人,也失业。忙碌命,意不得。网有名,人不识。思不专,想不厚。尘满面,鬓已霜。体微恙,当亦壮。天阁志,人初识。妻已散,唯一女。跌跌撞,既初成。计平生,一字恒。名与利,全抛后。盼发愿,古愚扬。
注:此文写于年12月25日。文中配图源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4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