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理念 > 陕西伏萍我心中的路遥

陕西伏萍我心中的路遥

发布时间:2018-6-7 18:43:25   点击数:
作者简介:   伏萍,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理事、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航天四院文学协会会长。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三所,高级政工师。先后担任过团委书记、组织、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航天四院女工委主任等职。   《散文选刊》签约作家;《海外文摘》文学创作签约作家。

  出版诗集《夏天的微笑》及散文集《生命的叶子》;编辑出版了职工作品集《肩膀上的日子》《骊人如歌》等。个人作品集先后被陕西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收藏。

  年大学时开始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先后有小说、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于《延河》、《天津文学》、《西安晚报》、《诗家》、《人间方圆》、《散文选刊》、《海外文摘》、《中国文学》等,并有诗作在日本、香港《福井新闻》、《青树》、《当代优秀诗人诗选》等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被辑入《星光箭影》、《永恒的母爱》、《陕西诗歌作品选集》及日本出版的《长安诗家作品选注》等书。

  作品曾荣获航天文学佳作奖、陕西省副刊好稿二等奖、中国信息协会征文二等奖,中国散文年会散文类征文二等奖、海外文摘征文二等奖。荣获陕西行业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

 我心中的路遥 

伏 萍

喜欢路遥的《人生》,上大学时,我写的毕业论文便是《人生》解析。虽然手稿已经遗失,但这篇论文的名字我却始终记得——《灵魂,站在风口浪尖上呐喊》,并最终得了个“优”。大学时,我是诗社会员,总有诗歌在校刊上发表。其中有一首小诗被我的同桌陈皓看到,他激情地连批三个“好!好!好!”,并建议我邮出去发表。年,这首小诗真的被《延河》发表了,成为我诗歌创作道路上的处女作。之后,又有作品在《天津文学》、《西安晚报》等刊物上发表。第二年,我突然收到陕西省作家协会邮来的邀请函,请我参加陕西省作家协会中秋纳凉笔会。还是大三学生的我诚惶诚恐:自己还什么都没做呢,怎么敢去省作协参加笔会?那时,我的胆子特别小,尤其是在生人面前。是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不决。还是地理系的晓明给我打气,她说:“去!为什么不去?这么难得的机会,全校就你一人收到了邀请,这是中文系的荣誉啊!”我说:“那你陪我去?”她爽快答应。我们乘公交来到位于西安市建国路71号的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那里人来人往,已是热闹景象。我和晓明蹑手蹑脚地走进院落,毕竟只有二十来岁,还从来没有见过大场面呢,看着头颅高扬、衣冠楚楚的大人物,我俩简直就像电影里的灰姑娘。院落十分小资,有花坛鱼池,有亭台楼阁,建筑物突显欧式风格,这在八十年代可真是少有的奢华。院子里坐着、站着几十号人,他们有说有笑、相互问候,看上去多为长者,而且气度不凡。我和晓明就站在大门口,进也不好,退也不是,正在犹豫徘徊间,一位白净儒雅的长者走过来,问过我们的名字,便自我介绍说,他叫闻频,是延河杂志社诗歌主编。原来,我的诗歌就是经他手编辑入书的啊,我投去感激的目光。随后,他将我们引入会场,介绍给诸位前辈们,并称我们是新生代,希望多写多投稿。前辈们善意地冲我们挥手微笑,并示意着:“往前坐。”我俩哪敢呀,还是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到了这里,眼睛似乎不够用,只注意到有会标,有一张大长桌,桌子周围已经坐满了作家、评论家等大腕级人物,可惜我们涉世不深,坐了满屋子的名人名角,却不认识一个!有人拿来水果、点心给我们吃,我俩拘谨地接过,连声谢谢也忘了说。会议开始了。主持人隆重介绍了今晚参会的各位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我们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路遥!天哪,还有路遥啊?我俩激动地把手握在一起,啊,我们见到路遥了!我悄声问身边的老师:“那个藤椅里坐着的人就是路遥老师吗?”长者显然诧异:“你们连他都不认识?”我不好意思地说,这里面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的。他“噢”了一声,问我:“你还在读书?”我说:“是”。他很慈祥地点点头,“年轻人,好好写,一定能有出息的!”然后,他悄悄告诉我,那个人就是路遥。那一刻,我分明感到一丝落差,天哪,他就是路遥,我心目中伟大的作家?可他与我想象中的路遥相差十万八千里啊!我心目中的路遥,或许是人生中的高加林,或许是电影中的某个英雄,高大,但不一定英俊;睿智,但不一定奢华;热情,但不一定奔放……可是,眼前的路遥怎么会是这般模样儿?慵懒、孤傲,无精打采,目空一切。一瞬间,我为他构架的神圣殿堂突然坍塌,几乎对他产生了几份轻蔑:“你是文学大腕?但你不应该这样!”我的脸上写满了失意。突然耳边传来长者的低语:“他病了,病得很重,但他还是坚持参会了。”我再次惊愕。仔细看时,是啊,人们都坐在普通木制椅上,唯有他,坐在藤椅中,胖乎乎的身子被藤椅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么多的肉却没了力气支撑,就那样松散地堆在藤椅中。当我眨眼重新审视他时,却从那微胖的背影中看到了孤独与无奈——原来,他正在与病魔抗争呢!我开始对我的妄加评判有了十二分的歉疚,崇敬与爱慕中,有了流泪的感觉。我问长者:“我想叫路遥老师题词,不知可不可以?”长者还没等我的话音落下,已经哈哈笑着走了过去,他耳语着对路遥讲话,大家的目光全都投了过来,我的脸火辣辣地燃烧着,连头也不敢抬。长者突然叫我:“小姑娘过来呀!”我受宠若惊,拿着本子绷紧嘴巴就走了过去。路遥老师和善地看着我没有说话,然后拧开他的钢笔,略微思索,便笔走神游地写下一行繁体大字:学习、思考、创造!路遥,年9月28日。那一刻,我好感动啊,连声说了两遍谢谢,便跑回角落,不再理会别人说什么讲什么,只是注视着本子上的这六个字:学习、思考、创造!激动中还是有些遗憾,怎么这么简单啊?当时我还真品不出其中深刻的内涵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每每翻开路遥老师的这句话,都会读出一种教诲、一种希望和一种向往,是啊,先学习,再思考,再创造,这是一个追求文学艺术之人的必由之路啊!简捷、明了、深远、富有哲理,拥有它,就拥有了一种心灵暗示:学习、思考、创造!必须的,我一定要倍加努力!之后,我出版了第一部诗歌作品集《夏天的微笑》,特意将路遥老师的勉励之语用一种铅字方式,永远地留在了我生命的记忆中。这之后,我再没有见过路遥老师,但却在他一篇篇恢宏巨著中聆听着他的呐喊,感悟着他心灵与思想的博大与精深。

年11月17日,路遥老师永远地走了,我才知道,那年起,他孤独地拖着病痛之身,足足抗争了六年啊!这一刻,我想起了平凹老师怀念路遥的一段话:路遥暂短的人生是光彩的,他是以人格和文格的奇特魅力而长寿的。他是夸父,倒在了干渴的路上……

(在线责编 尚书)

推荐阅读梁晓声|心灵花园王剑冰|通州,大运河之首张继炼|张继炼散文短章选粹王菲|春天的使者(外一篇)耿永君|家在绥德马永欢|阳春三月龙门美廖静仁|无字墓碑周天鹤|那棵樱桃树李欣玲|梨花风起正清明赵剑华|地中海的风(组诗)陈玉霞|儿时秦腔情史光荣|千里回家路韩丽|发丝里的青春曹 新|曹新原创诗歌杨玉能|追赶春天的野桃花(组诗)罗昭伦|天然公园大等喊张俊清|卢梭一生中的几个女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ln/998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