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情的社会里深情的活着——采访王愚先生侧记文/汪运渠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文学界,评论家王愚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贾平凹曾说:"在陕西,我们这一茬文学人中,没有谁不受王愚栽培的。"王愚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和谦谦君子之风,赢得了中国文学界的尊重。我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王愚在各种场合直言犀利、语惊四座、悬河倒泻、辩才无碍的风采。王愚先生像我自年研究陕西民国书法,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了王愚发表在年5月29日《西安晚报》上的《清风峻骨党晴梵》一文,文中有一句:"党晴梵先生在赴延安后曾担任过延安人民大学校长。"我遍查史料,并未见有党晴梵担任这一职务的记载。于是决定就相关问题采访王愚,立即给党晴梵先生哲嗣党晟教授去电话,请党晟老兄先联系王愚,因为王愚当时中风未愈,已不接受外界采访。过了大约一个多月,党晟老兄来电话说,可以去采访了。我立即给王愚打电话,王愚说:"你明天上午0点半到家里来吧。"年月日上午0点半,我准时到陕西省作协大院上楼敲开了王愚的家门,王愚的夫人张素文女史正在洗衣服,引我进了书房,转身出去。已79岁的王愚坐在书桌旁边的靠背椅里,大病初愈,精神尚好,左手指间夹着香烟,微笑让座。令我惊讶的是,这是一间真正的斗室,水泥地,书桌是掉了一块块漆皮的旧办公桌,铺着被褥的单人木床及放满书籍的书架也是老而旧,使人很难想象那么多的重头评论文章、杂文、散文就是在这间逼仄而简陋的书房里写出来的。考虑到王愚的身体状况,我决定在二十分钟以内结束采访。年月日,汪运渠采访王愚先生王愚之父王一三曾参加辛亥革命,长期担任杨虎城将军的参谋长,"西安事变"期间一度出任陕西省政府代理主席,与党晴梵相交甚深。党晴梵起身合阳,负笈沪上,在中国公学求学其间加入同盟会,受黄兴之命参加安庆起义;陕西光复时,辅佐秦陇复汉军东路督军张钫镇守潼关;袁氏窃国,党晴梵与友人组织义军,连下陕东十余县;二次革命期间,为响应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政府,又参与组建陕西靖国军,先后任总部秘书、第一路军参谋长兼凤翔城防司令,以武将闻名。党晴梵精通英文,通德文、拉丁文,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宋儒学案补编》《关学学案》《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大纲》《西路军战记》《合阳县田赋史》等著作,以文史成家。党晴梵著有《古文字学》、《中国文字变迁史》《论书》等,与寇遐、张寒杉创立"西京金石书画学会";于书法,党晴梵五体精能,尤以行草与大篆为最,以书法蜚声。多年以后,刘自椟云:"(党晴梵的)《论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立论精当,用诗的形式写出的书法史。"钟明善云:"党先生在书史书论研究的学术成就是继清代康有为以后的第一人,也是我省继明代赵崡论书的第一人,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大书论家。他的书学成就与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无疑是近代中国书坛的两大高峰。"党晴梵先生像党晴梵致靳仲雲詩稿党晴梵背临王羲之草书四屏王愚四岁丧母,生性顽劣。94年,2岁的王愚被其父王一三拧着耳朵给党晴梵磕头,拜倒在党晴梵门下学《说文》。考大学时,王愚准备投考医学院,请示其师、当时就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的党晴梵。党晴梵不让他考医学院,力主他考西北军政大学。于是王愚考进了西北军政大学,奠定了王愚后半生事业的根基。提起其师,王愚对我说:"党先生相貌堂堂,是大学者,一般人认为党先生才高孤傲,难以接近,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党先生,第一,平易近人;第二,是非分明。"党晴梵秉性刚烈,疾恶如仇,不惧权贵,常常是不顾个人安危,仗义而起。胡宗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党晴梵多次当面指责,并在报刊撰文批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到西安鉴定陕西青铜器,由于久居高位,自是一言九鼎。但党晴梵认为郭沫若对一些青铜器铭文有所误读,不仅当面辩驳,而且撰文批驳,两人闹得常常是不欢而散。提起党晴梵与郭沫若交往,王愚对我说:"我参加工作后,在文艺界,有一次我到党先生家,给他说我写研究郭沫若《女神》的文章,党先生说:你与其写郭沫若,不如写茅盾,茅盾的《子夜》就值得研究,郭沫若是小聪明。党先生对郭沫若的为人、为文,很不以为然!"解放后,党晴梵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同时执教于西北大学历史系,亦为中文系讲授《古文字学》,王愚常常到党家跟随其师系统研习国学。党晴梵为《郭坚墓志铭》篆盖在"文革"中,党晴梵绝不趋炎附势地喊"万岁",亦绝不随波逐流地喊"打倒",屡遭批斗折磨,但党晴梵没有一句软话。年9月4日,已8岁、傲骨嶙峋的党晴梵,在家中被红卫兵以大楠木笔筒击头而惨死。而王愚著文为《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鸣不平,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批周扬,结果被划成右派,下农村干活。王愚在三原夏收,因不会割麦就分配他当电工。王愚爬上电线高杆,却因分不清地线与火线,虎口钳子触电飞出数十米,王愚从电杆栽下,满嘴泥土,险些丧命。后来把王愚和死囚犯关在一间牢房一月后,被人提出牢号,判刑五年在沙坡烧砖,有一次发生塌方,王愚从四米多高的土崖上头朝下栽在铁矿车上,幸有沙土一起下落才免于一死。一九七九年王愚平反,回到省作协,不久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亦然直言无忌、口若悬河,对于文学创作的迷恋和永不衰竭的创造活力,以至于成为一个文化与文学的典范。在王愚的身上,我明显看到了其师党晴梵宁折不弯、风骨崚嶒、特立独行的影子。党晴梵隶书《重修利济桥碑》(局部)关于党晴梵先生在赴延安后曾担任过延安人民大学校长一事,王愚给我拿出了张迈主编的《现代名人咏三秦》,是陕西人民出版社99年出版的。这本书里选了党晴梵几首诗,前面有党晴梵的小传,其中有一句云:"……后赴延安任人民大学校长。"但直至现在,我仍然没有见任何史料有党晴梵任此职的记载,毕竟《现代名人咏三秦》是诗集而并非史籍,孤证不立,暂且存疑。我研究的是书法史并非政治史,这个考证,让别人作去吧,我精力有限,顾不得了。王愚先生在赠给汪运渠的《落难人生》扉页签名盖章我想尽快在0时50分结束采访,但王愚先生虽然耳背,思维却很清晰,谈兴甚浓,亦然用还算流畅而铿锵的话语讲述往事。在时整,我结束采访,王愚先生赠我一本他的散文集《落难人生》,签名并落上款,然后用会计使用的印泥盖章,很认真。我合掌致谢,告别。不料,王愚先生于年4月5日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与世长辞,享年80岁。此时,距我采访他仅5个月又4天也。20年月,由王愚夫人张素文女史拖着病体整理编辑、筹措资金的《王愚文集》(四卷)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在编后记里,张素文云:"从王愚走后,我的心情就没有好过。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王愚在时,来求王愚写序的,题字的,看作品的,叫写文章的等等。来人不管吃饭、休息与否。可是王愚去世以后,情况大变。过去来人见了老王和我,嘴上不停地叫着:王老师长、张老师短的,说一些酸溜溜的奉承话,能把王愚捧上天。现在真正体会到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过去门庭若市,现在门可罗雀。"党晴梵、王愚曾经在这个薄情的社会里深情的活过,他们走了,张素文和我们仍然在这个薄情的社会里深情的活着。年月2日初稿月26日定稿于鹿苑汪运渠,名栗沪,号鹿苑,96年生于户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望贤书学会理事,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作品自年起在"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等国家级、省级书展中多次获奖,作品被西安市政协、陕西省图书馆、台湾浴德书会、日本植松集团等收藏。学术论文、书法作品屡见于《中国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收藏》、《三秦文史》等报刊。出版有学术专著《铜铸美文——古泉书法漫话》,艺术文集《砚边墨花》及书画集多部。近年致力于陕西民国书法史之研究,部分章节连载于《书法导报》《陕西书法》《三秦文史》《艺术品鉴》,另有多篇研究文章刊于《收藏》《书乡中国》《各界导报》等报刊。(图文均由汪运渠先生提供,如有转载需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末尾可参与评论
点击浏览近期新闻
直击现场
铁笔生万象金石纳乾坤—骊山印社九人篆刻艺术展开幕
直击现场
西安市书法家协会·长安一中书法教育培训基地今日挂牌
陕西文化视点
印田苦行僧——郑朝阳
文化视点
花鸟大家——蔡寅坤
陕西文化视点
空有之境——马永明山水画作品系列
直击现场
境与性会——陕西省望贤书学会书法作品青海展开幕
直击现场
迎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西安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展讯
西安·武汉书法篆刻作品交流展即将启幕
直击现场
骊山印社中秋雅集茶话会成功举行
寻根问祖
台湾制笔大师远赴千里敬拜秦蒙恬将军
直击现场
陕西省望贤书学会成立五周年雅集活动今日举行
直击现场
骊山印社受邀参加黄龙山避暑节系列活动之
“浪漫黄龙·格桑花季”
直击现场
台湾青田书学会文化交流团访问陕西望贤书学会
陕西文化视点
王肖峰:陈炉的古朴悠然是自然对画家的馈赠
高端全独板收藏级红木家具的缔造者“伯乐张”落户西安中联国际家居展览中心
直击现场
观世音成道日法会暨陈建贡先生捐赠南五台全山元代寺碑回归仪式
我国村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附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直击现场
红柳精神——傅嘉仪先生书画篆刻藏品邀请展
直击现场
念想——陈少默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展在伴山书屋开幕
人民日报罕见开炮!痛批文艺界十大恶俗现象!
毛泽东感动了全世界!为何感动不了你?
陕西文化视点
三秦书画家人物志·苏虎
三秦书画家人物志·马河声
三秦书画家人物志·郑朝阳
三秦书画家人物志·万东庆
陕西文化视点
弘文·布道陈建贡
陕西文化视点
娟秀典雅风神飘逸——记实力派青年书法家缑武军
陕西文化视点
墨舞·壮志写春秋——警营书法家张猛
三秦书画家人物志·王党生
个人艺术展播
艺术团体跟踪
文化新闻发布
公众平台托管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