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内容 > 西安晚报小记者5月29日活动佳作摘选二

西安晚报小记者5月29日活动佳作摘选二

发布时间:2016-11-19 19:22:00   点击数:

西安晚报小记者5月29日活动佳作摘选(二)

“5月31日见报佳作”

去西安以东

西安铁一中初一小记者郝敏喆

这里西偎浐河,南望秦岭

这里曾经气候温润,水土宜人

这里日照充足,风调雨顺

这里是人类的发祥地,文明的起源

这里见证了历史的演变,见证了文化流觞

这里孕育了我们的祖先,承载着今天的我们

在这里,他们学会了烧陶织布

在这里,他们学会了打猎采摘,种地定居

在这里,他们建造房屋,发明炊具

在这里,他们窥见了美

他们开始妆扮自己,绘制花纹

他们开始举行祭祀,学会土葬

他们崇尚自然,笃信神灵

这里是半坡,他们是我们的祖先

半坡遗址博物馆游记

高新二小小记者王思允

乘着暖阳,迎着微醺的风儿,5月29日上午,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和西安晚报的小记者们走进西安半坡博物馆。这个距今年前,在西安“八水绕长安”之一的浐河岸边,一群原始人民聚居在这里,创造了最辉煌的人类文明的圣地。

哇~这就是国宝“人面鱼纹盆”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看似普通的陶盆四周绘制似鱼非鱼的图案。看似普通的陶盆却不知有多少人在它的面前驻足,为它魂牵梦绕。这古老神秘的图案是半坡人的氏族图腾,他们倾注了太多的愿望,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听着讲解陈老师的详细的描述,我们仿佛回到了半坡时代,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去浐河边汲水,神奇的尖底瓶沉入河里,倾斜,满灌了水后又在水面上稳稳地昂起头。那些半坡姑娘穿着独特的服装在那些半地穴房屋或地面方形房屋外忙碌着,打猎和捕鱼回来的男子来回穿梭。在村落中部那个火道相通的连灶坑旁边,全村落人围聚在一起,篝火已经燃起,远古的舞蹈也已经跳起来,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唱腔,或许就是秦腔的始祖吧。

时间过得真快。在尖底瓶打水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部落参观之旅。经过这次详细的了解及参观,真的为我们的祖先骄傲、自豪!

佳作摘选半坡博物馆游记

西安铁一中小记者李佳原

文明始于自然,始于苍茫,始于荒野。

古有盘古开天辟地,炎黄共创华夏,仓颉造字,后羿射日。西安半坡文化也不失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

何以牵回逝去的年时光,重览陶彩石熠?在那个神秘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石块,动物骨骼,竹子木头和陶四类材料来制作生活用品。展馆中,用动物骨钻孔磨制的骨针,烧制的用于收割粮食的陶刀,用于纺织麻布的陶纺轮,缝制兽皮前用来刮去兽皮上脂肪的陶锉,无一不让人讶异与远古人类的智慧。其中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以其精致神秘闻名,对于其图案有三十多种解释,以图腾象征,祖先形象,权利象征,巫师面具最为著名。兽牙饰品,贝壳项链,磨制骨针,无一不体现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爱美心,虽然隔着玻璃展板,可远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却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

何以牵回逝去的年时光,重闻粟米醇香?祖先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农耕与打猎。农耕是较为先进的获取食物途径,人们靠点穴下种来种植粮食。什么是点穴下种?是先坎一片森林,等树桩枯干,用火江树桩烧成灰烬,再把灰烬翻进土壤里,然后播种。从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主要种植粟,白菜,芥菜等。打猎经过较为漫长的时间推移,也有了许多灵巧的方法。如织网捕鱼蚌贝壳,用带有尖钩的鱼钩钓鱼;用石球攻击动物的腿部以活擒饲养,以便需要时食用,也正是这种方法,使半坡人类较早驯化了犬类。

不得不为我们的半坡文明带上一个叹号!

游半坡博物馆

西安铁一中小记者方原

今天阳光灿烂,与前几天阴雨绵绵形成鲜明对比,我的心情就像这天气,微微泛红的脸颊上写满了期待。

几经辗转,我晚报小记者们来到了中国最早形成的较大的聚落遗址—-半坡遗址。半坡遗址的形成距今多年,是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之一。我迫不及待地随着队伍走进了大门,也走进了半坡人的世界。

站好队后,一位讲解员带着我们进入了远古人类使用的器物和当时自然环境的展馆,哇,伴着一阵阵惊叹声,我们进入了器物馆,隔着玻璃,我们看见陈列着一些类似现在碗、盆的东西,经讲解员介绍,我们这才知道原来它们就是陶碗、陶盆。到下个展窗前,我们看到了一个瓶子,头和尾都很细,中间粗,讲解员介绍说,那是尖底瓶,是作为盛水的工具,因为它设计的头尾尖,中部粗,所以灌水时只要把它扔在水里,它自己会横着,当水灌满后,就会自动竖起来,而两旁类似耳朵的部分,是挂草绳的,这样灌好水就可以将它轻松地提起来,瓶口细的优点是走路是有些颠簸,但水只会洒一点,不会浪费。瓶底的作用是方便存放,当时土壤松软,往土里一插就可以了,不占空间。

参观完器物,可就要参观器物的主人了,那就是我们勤劳,聪明的老祖先,我们进入了墓葬区,第一种是属于正常死亡,一般年龄在30—40岁左右,他们都是单人墓葬,一个人,一个葬坑,仰面躺着,脚边摆着几个陪葬品—陶器,为的是表达远古人类对逝去族人的尊重。第二部分就是非正常死亡墓葬了,有的是触犯族规被处死的人,有的是打猎时被野兽咬死的人,还有的是夭折的婴儿。他们的尸体有的是侧身躺卧的,有的是趴着的。最为神奇的是一种葬法,名曰“二次葬”,是把死去的人放在地上,当他风化成白骨,再将白骨收集起来再下葬……

参观完半坡博物馆,我深切感受到了远古人类的聪慧,伴着一颗敬畏的心,我走出了半坡的大门。

上期佳作见报的小记者名单为

铁一中小记者郝敏喆《去西安以东》

高新二小小记者王思允《半坡博物馆游记》

于年5月31日在西安晚报10版刊登,请小记者注意查看

请查看5月31日西安晚报10版,

上期小记者精彩内容等你读哦!

·END·









































?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nr/361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