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有观点,均来自实践《如何爱》课程理念的体验!
读者来信:
老师你好,老公在外地做生意,那里的生意大不如前了。我希望老公回来发展,找他商量多次无果,反而让他对我越来越反感了,常常故意说一些话来讽刺我。原本向往的美好的婚姻生活,在每天两人争吵中变得失望。生活中所有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承担,都需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忙碌的工作、孩子的生活、学习等。和老公通电话也感觉对方无话可说,他那里的工作、生活一概不跟我提起,感觉两人感情已经淡得可怕!因为爸爸不在身边,孩子明显缺乏安全感,怎样去解决孩子的这种缺失呢?
琪妈
琪妈:
您好!
从来信中看见您为现在的生活所困扰,一个人面对工作、面对孩子的养育问题,很辛苦。看得出,您很希望先生能够回来团聚,一方面增进夫妻的感情,一方面他也能帮着照顾到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愤怒背后的无助,我们常常没能听见!
在这个问题中,先生常年在外经商,造成对您的生活及孩子成长的陪伴缺失,这个给您造成很大的困扰。您是不是觉得生活特别孤单、无助?非常希望能像别的家庭一样,一家人能够和和美美地在一起生活,生活有困难了还有一个人能在身边为你分忧解难,对么?
我们人有一个很奇妙的自我保护机制,当我们感觉到无助时,我们常常不懂抛出橄榄枝,请求帮助。而是把这一种沮丧、无助的心情埋藏在心底,用一种愤怒武装自己,深怕被别人看见那一个脆弱、无助的自己,也许是害怕那样的自己会让人瞧不起。这个愤怒之下,我们会指责、抱怨对方,控诉他为什么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不在身边,抱怨自己这些年的不易。这愤怒背后的无助我们自己没能听见,当然也就没有能力把它表达出来让对方理解我们。
试着理解对方的,沮丧孤独和愧疚之意
也正因为我们常常忽略了如此去学习了解自己,我们也就常常忽略了去体会和了解对方。一起来试想一下,一个男人常年在外经商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想要让家庭生活更富足,给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生活?那么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这个男人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承担很多压力,甚至承担一个人在外的孤独,对吗?
这么努力之下,生意却并不得意,这个男人也许由此感觉到一些沮丧和力不从心,甚至对家里的妻子产生了一点愧疚之意,觉得愧对妻子这样付出一切辛苦地在背后支持他的事业。这时候的他如果听到来自妻子的指责和抱怨他是什么感受呢?
人在情绪平和的时候听到指责、抱怨都会感到不被理解、生气,第一反应就是“反击”。这个反击可能是愤怒地解释,可能是找一个对方的例子反击,或者是其它伤害对方的方式,更何况是此时在低谷期的先生。于是他会把这些沮丧、愧疚深藏内心,用愤怒武装自己,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你越来越反感了,常常故意说一些话来讽刺你,而忘了自己其实本身对让你一人撑着一个家这件事是感到内疚的,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在如此低谷的境地中需要你怎样的理解和支持。
真实表达和理解对方才能破解僵局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也很普遍。夫妻生活里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鸡同鸭讲。当夫妻双方都不愿意对彼此曝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时,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时,会下意识地用指责、抱怨的方式去对待另一半。这样的表达与内心的感受是不一致的,因此对方无从了解此时我们内心的真实声音,只能从我们的语言表达中判断我们表达的内容,误解就此产生。
如果不及时发现,这样的误解会带来一场巨大的战争,让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甚至会让彼此因为受伤产生更大的愤怒,做出更破坏性的举动。我们原来的目的为了要一个更美好的家,而结果却是背道而驰的。
那么我们该以何种方式去破解这个僵局呢?
首先要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感受,把那个脆弱不堪的自己用说事实说感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有需要被人需要的成就感的。因此那个脆弱,并不会让对方瞧不起你,那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想象。只有当你尝试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你才可能看到对方对此真实的反应,你才有可能看到对方因为成就感擦亮的双眼,因此促动的内在力量。因为表达,你的情绪也得以流淌与宣泄。
另外要真心地体会先生的不易,理解他。理解不会让先生感到一切都是应该的,先生会因为你的理解感受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被看见了,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温暖。一人在外的艰辛与事业不得意的沮丧得以有空间流淌。不被情绪障碍的先生也更有能力看见你的需要,更有力量满足你的需要。
尝试着表达自己与理解对方,可以让我们看到走出困局的机会,继续保持原有的状态相处,只会越来越僵。相信你心中已经就这个问题,自己该如何应对有了答案。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才是举足轻重!
之所以最后才提到对孩子的影响,是因为夫妻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您所说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表现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也许孩子的心理会因为爸爸不在身边产生一些影响,但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充满冲突的家庭氛围或者一个长期愁苦、不安,无法用心真正体会孩子的妈妈等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因此心理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可把原因只归咎于一个。
试着用您体会到的自己和先生的感受去与先生交流,先生能回来一起生活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不能,它也能为你的亲密关系带来改变,这会改变您和先生的状态,进而影响孩子。祝福您的家庭和谐、美满!
陆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晚报A14版电子版
悠活各地主办方近期课程
时间:年12月03、04日
内容:如何爱(西安)
主办方陈怡燕:--
时间:年12月10、11日
内容:如何爱(山东邹城)
主办方司加成:--
时间:年12月17、18日
内容:如何爱(上海)
主办方朱静:--
时间:年01月07、08日
内容:如何爱(苏州)
主办方殷灿娟:--
时间:年01月14、15日
内容:如何爱(广州)
主办方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