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向我讲起了一件往事:年,封至模先生到富平庄里镇胡景翼将军创办的立诚公学任教。他说:“不但我曾是立诚公学的学生,就连习仲勋同志以及我家老六胡景铎,我的大侄子胡希仲(即胡景翼将军独子)等,当时也是封先生的学生。仲勋同志当初名叫‘中勋’,还是由封老先生给改为‘仲勋’的。”
我问“胡上将遗容看来很胖,而胡主席您怎么这么清瘦呢?”胡老答道:“是的,我当儿家为啥字笠僧,就是因为他胖,长得很像笠僧佛的缘故。其实,我年轻时也很胖。都是因为‘文革’中间我挨整后,又被关押了多年,身体才变成这个样子了。”
胡景翼
□封五昌
一
辛亥革命志士,著名爱国将领、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胡景翼(—),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人氏。他姊妹9个,兄弟6人,景翼为长。胡家六兄弟,大都戎马一生。有幸的是,我与其五弟胡景通先生生前曾有几次接触。
胡景通(—),字奎僧,人称“胡老五”。—年,当胡景翼联合冯玉祥、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出任国民二军军长兼河南省军务督办的时候,尚未成年的胡景通,就跟随其兄走上了军旅生涯。胡景翼病逝后,胡景通回到富平老家,与其父兄一起协助国民二军原将领邓宝珊、李虎臣等,集结旧部,重整旗鼓。年4月,刘镇华围攻西安时,他和二哥胡景瑗等在渭北集合了一支队伍,策应坚守在西安城内的杨虎城和李虎臣。同年11月28日,西安解围后,他把队伍交给了井岳秀,自己去北京求学。年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亚预备学校、成城高等军事学校、日本士官学校就读。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退学回国,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抗日。请愿遭拒后,胡景通回陕参加了井岳秀的队伍,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八十六师新兵训练总队队长、骑兵团团长、骑六师副师长、师长,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指挥官等职。在抗战胜利后的陕北国民党军队整编中,胡景通首当其冲,损失最大。他虽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副军长、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少将部员,但他的骑六师被全部裁掉,三个保安团只剩下一个,因而对蒋介石更加不满,常常愤愤不平,甚至破口大骂。年9月,与董其武在绥远率部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副军长。后任兰州军区司令部高级参议。“十年文革”中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昭雪。年起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及陕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胡景通
二
记得年市考之际,我当时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受市招办的委派,到雁塔区巡视考场。高考的第一天,也就是7月7日,我正在市85中巡视,适逢胡老也代表省政协到85中视察。我与区招办以及85中的负责同志,陪同胡老一同到各个试场进行巡视,当他得知我是代表市招办来巡视的,就热情地提出让我也坐他的小汽车到其他考场去看看。当时,我的确有些不好意思,心想:胡老是省上的领导(我晓得胡老是省政协副主席,且是大名鼎鼎的胡景翼将军的五弟),而我一个无名小卒,坐他的车合适么?胡老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又面带笑容相邀:“走嘛,上车,怕什么!”他一句话打消了我的顾虑,于是我便上了他的汽车,又陪他一同到育才中学考场去视察。在育才中学巡视完后,他又问我“家住哪里?”我回答道:“东关索罗巷”。他听了热情地说:“正好一路,那就坐我的汽车一同回吧。”车行途中,我俩闲聊起来。他问我:“贵姓?”我答“:免贵,姓封。”他听后接着问我:“有位戏剧家封至模老先生与你什么关系?”我答:“他是我的六叔祖父,我把他叫六爷呢。”胡老听了若有所思地说道:“说起来封老先生还是我的老师呢!”我脸上不由流露出诧异的神情。胡老便在车上向我讲起了一件往事:年,封至模先生经陕西省高等法院院长郗朝俊介绍,到富平庄里镇胡景翼将军创办的立诚公学任教。他说:“不但我曾是立诚公学的学生,就连习仲勋同志以及我家老六胡景铎,我的大侄子胡希仲(即胡景翼将军独子)等,当时也是封先生的学生。封老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仲勋同志当初名叫‘中勋’,还是由封老先生给改为‘仲勋’的,后来一直叫至今天。”
说起胡景翼将军,我又向胡副主席汇报说:“目前我们市教育局教研室正在编写一本《西安历史》(乡土教材),由我担任主编,在《陕西人民的‘讨袁逐陆’斗争》一课中,讲到了胡景翼将军及其发动的‘富平兵变’等事迹。”胡老听了,高兴地说:“很好,请你哪天有空送我一本看看。”说着,不觉汽车已到建国路口,胡老吩咐司机道:“把封老师先送到家门口吧!”我连称:“不必,不必”。但他仍坚持让司机把我送到了我居住的万庆巷口。
时隔不久,我遵嘱到省政协去拜访胡老,并送给他一本《西安历史》(乡土教材),让他多提宝贵意见。他接到书后,称赞道:“西安是我国的文明古都,又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通过学习西安的乡土历史,旨在从小培养中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你们编写《西安历史》乡土教材的确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说着,他又送给我一本《胡上将军景翼生平事略》,并亲自题签:“封五昌同志惠存。胡景通。年7月23日赠”。(此书我一直珍藏至今)当我翻开该书看到其中插页所印之“胡笠僧上将遗像”时,不禁笑着问道:“胡上将遗容看来很胖,而胡主席您怎么这么清瘦呢?”胡老听了,深有感触地答道:“是的,我当儿家(陕西方言称老大为“当儿家”,这里系指其大哥胡景翼)为啥字笠僧,就是因为他胖,长得很像笠僧佛的缘故。其实,我年轻时也很胖。唉!这都是因为‘文革’中间我挨整后,又被关押了多年,身体才变成这个样子了。要不是粉碎‘四人帮’,不是邓小平拨乱反正,不要说身体变瘦,恐怕连我这条老命都要‘冒烟’(指火化)了。”胡老对党、对邓小平同志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交谈中,胡老对现在许多年轻人甚至成年人不知道“民国功臣”胡景翼何许人也,深感惋惜,并向我介绍了胡将军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后来,我据此并参考《胡上将军景翼生平事略》,写了一篇题为《胡景翼其人》的文章,发表在年3月30日的《西安晚报》上。
年7月初高考过后,我又受省考试中心委派,到陕西师大历史阅卷组担任质检组长。阅卷当中,胡景通副主席与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刘力贞(刘志丹女儿)等来到阅卷组视察。胡老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我,上前紧握住我的手说:“封老师,辛苦了!”并说:“你发表在《西安晚报》上的那篇文章(指《胡景翼其人》)我看到了。不错,谢谢!”我说:“不值一谢;您这么大的年纪,这么热的天气,还年年关心高考工作,实在辛苦!”他笑着答道:“不辛苦,各位阅卷老师冒着高温阅卷,才真辛苦。”并说:“教育工作是头等大事,高考更为重要。省政协视察高考及教育工作,我只要身体好,时间允许,年年都要参加。”胡老告别后,我把自己几次见到胡老的情形,讲给同行们听,他们对胡老关心教育、关心教师、平易近人的品行风范,无不为之动容。
(作者系西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历史教研员)
《岁月》版选稿标准和要求一、反映陕西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事件。以近代为主。
二、本版稿件注重真实性和可读性。要求真实可靠,叙事生动,故事性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