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群众 > 中国第一古都究竟是哪座城洛阳又为何能力压

中国第一古都究竟是哪座城洛阳又为何能力压

发布时间:2024/10/7 11:33:2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39.net/pf/bdfyy/tslf/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两座都城声名最著,地位最为尊崇,那就是长安与洛阳。

他们一个在居黄土高原,一个位于中原腹地,一西一东,像一对璀璨夺目的璧玉,镶嵌在烟波浩渺的时空中。

且不谈长安。

因为长安太过出名。

而且,若以建都史的长短和定都朝代的多少来论,长安是要稍逊一筹的。

以洛阳为代表的河洛地区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上,洛阳有太多的别名。

斟尋、西亳、成周、王城、东都、神都、洛京、西京、都是洛阳正式的都城。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代称:洛邑、洛师、洛都、京洛、洛中、三川(因境内流经黄河、洛水和伊水而得名)、河洛(因黄河和洛水得名)、伊洛(因伊水和洛水得名)。

秦代以前,传说中的夏朝,以及有历史可考的商、周三个朝代,都定都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斟尋是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都城。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尋,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意思大概是,从夏朝第三代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为止,夏朝一直以斟尋为都城,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作为佐证。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年左右,与传说中的夏代非常吻合。遗址中发现有大型宫殿的残迹,经考古学家们推断,为夏朝都城的遗址。

商代革故鼎新,商汤建都西毫,都城位置在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

武王伐纣,西周代殷。周平王元年(前年),周朝的都城由镐京(今西安)东迁洛邑,开启了东周时代。

周公姬旦在洛水北岸修建王城和成周,史称“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邦郡”“宅兹中国”。

因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可以称为信史,这一点无从辩驳。

晋代的文学家左思,在他的代表作《三都赋》中说:“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秦末汉初,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称帝建汉,首先考虑定都洛阳,之后接受张良的建议入主关中,定都长安。

西汉之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后梁、后唐、后晋,都选择在洛阳建都。再加上武则天的武周,共有13个正史朝代。

直到北宋时期,洛阳仍然具有陪都的功能和地位。

与此同时,如果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看,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代表了当时东方世界的中心。

罗马帝国在汉籍史料中,被称为"大秦"或者“大食”(出自古波斯语Dacia),前后延续时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大秦曾5次派遣使团、商团来到东方,其中4次(东汉时期2次,西晋时期2次)来到了洛阳,仅有一次到达长安。在那个时期,洛阳与罗马是同时并立于世界东西方的两大帝国的首都。

历史竟是如此的巧合。公元四世纪末,东西方这两个帝国相继崩解:公元年,狄奥多西一世将罗马帝国分拆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公元年,将军奥多亚克废黜末帝罗慕路斯,终结了西罗马帝国的生命。

而在同一时间的中国,也经历了西晋代末期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与南北朝的分裂对峙。

后来到隋唐,洛阳经历了两次中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隋大业元年(年),隋炀帝杨广兴建东都洛阳,充实人口,开凿运河、营建粮仓。隋朝就此开启了两京制度,洛阳成为长安以外的另一都城,其地位不相上下。

唐灭隋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营建洛阳宫;唐高宗在位时多次行幸洛阳,显庆二年(年)正式置洛阳为东都。到大周皇帝武则天执政时,洛阳的地位俨然已经超越长安。

武则天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并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包括天堂、明堂,天街、天津等建筑和十二里坊,让洛阳更是人文荟萃,诗意飞扬。

7世纪末8世纪初的武则天时代,洛阳是事实上的首都,地位远远高过了都城长安。

在唐朝初年三位皇帝持续不断的经营之下,洛阳达到了鼎盛,规模恢宏,壮丽无比,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都城"。

在东亚的历史文化和汉字文化圈内,唐代的洛阳、长安两座城市的影响力是空前绝后的,以至于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

渤海国的上京、中京、东京,日本的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的都城规划和营造,都以唐代的洛阳和长安为蓝本。

日本平安京的城市中轴线朱雀大道,依照长安的朱雀大街,将平安京分为左京(东侧)、右京(西侧)两个部分,形制布局与洛阳十分接近。

城市建设采用了隋唐的里坊制,每坊呈方形,面积大小与洛阳类似。朱雀大街南端两侧各置一座宗教建筑,这很有洛阳城的特色。

此外,平安京的“铜驼”“教业”“宣风”“淳风”“安众”“陶化”“丰财”等8个里坊名称直接照搬了当时的洛阳。

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叫“应天门”,平安京的朝堂南门也称作“应天门”。

后来,仿制于长安的右京,因为地处低洼地带,排水不畅,渐渐荒废。脱胎于洛阳形制的左京就成为平安京的代名词。

在日本古代的史籍文书上,京都也被称为“洛城”“洛都”,可见洛阳的影响力之大,是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无可比拟的。

如果你去到今天的日本,京都的许多街道、市町、学校、医院和县市名称都以洛阳来命名,京都的游览图上仍标示了“洛东、洛西、洛南、洛北”四个方位,京都可以说是洛阳文化影响东瀛日本的例证。

说日本京都偷走了一座中国古都也不为过,而且还是中国第一古都。

所以,这就是洛阳以一个地级市,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力上能够力压西安几筹的真正原因。

欢迎河南和陕西的老铁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qz/1628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