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群众 > 西安新发展nbsp丝路新看点

西安新发展nbsp丝路新看点

发布时间:2016-10-26 10:13:40   点击数:

西安新发展丝路新看点

国内30家媒体聚焦西安“一带一路”建设新成就

启动仪式现场

丹桂飘香韵满城,丝路新彩谱华章。在西安最美的时节,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市政府新闻办、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丝路新看点——全国城市媒体社长总编西安行”采访活动,于昨天上午9时正式启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键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社长夏泽民致欢迎辞。启动仪式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兼副社长屈胜文主持。

  来自全国30家媒体单位的社长总编和记者编辑齐聚古城,用精彩的笔墨和多彩的镜头,记录下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感受品质西安的新气象,讲述西安发展的新故事。参加本次采访活动的全国各地城市媒体社长总编全体嘉宾,以及西安市发改委、旅游局等部门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夏泽民代表主办方向参加“丝路新看点”采访活动的媒体同仁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千年传承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指引我们在新丝路上再度昂扬出发。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既是城市今夕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这座城市发展繁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打造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媒体,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主流媒体的神圣职责与使命。

  年,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启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之旅。集团全媒体采编中心将正式运行,两个移动客户端也将正式上线,初步建立起新媒体传播集群,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框架,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不断进入民间舆论场,实现新闻传播正向价值的最大化。

  站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上,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肩负起责任和使命,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丝路新看点——全国城市媒体社长总编西安行”采访活动,唱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担当助力“一带一路”发展,讲好丝路故事,传承丝路精神。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丝路新看点—全国城市媒体社长总编西安行”采访活动的嘉宾开始了在西安为期3天的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成员将前往西安高新区,体验科技创新的魅力;在大唐西市穿越千年以前的丝路商旅文明,感受“活”起来的丝路文化;在国际港务区这个全国首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感受新丝路上的“互联互通”;在欧亚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浐灞生态区,目睹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之美。媒体朋友还将登上西安城墙,在实地感受古城墙的宏伟壮观之余,深刻体味西安在破解古遗迹保护与城市发展难题中的城市担当。

西安晚报记者张佳

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社长总编点赞西安丝路新起点建设

启动仪式现场

  昨日,“丝路新看点——全国城市媒体社长总编西安行”采访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几十个城市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辑们会聚西安,一同见证这座千年古都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构筑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成就。

“一高地六中心”唤醒古城活力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描绘了区域经济大合作的宏伟蓝图,为西安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昨天的启动仪式上,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寅科向采访团成员介绍了《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

  规划中提出“一大战略、两大定位、三大目标、四大抓手、五大平台、六大中心”的发展目标,西安要依托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与会的媒体嘉宾们阅读《西安晚报》

  “西安是闻名海内外的十三朝古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早在多年前就成为了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主任祝晓虎说,今天的西安人文山水与古城新姿交相辉映,已成为我国实施内陆开放的窗口城市。“《战略规划》提出的着力打造‘一高地六中心’,显示出城市立足地理区位、交通、旅游、文化和科教等优势,高标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决心和智慧,让我们充满期待。”

点赞西安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大有可为

  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社长总编们大多不止一次来过西安。大家说,如果想了解中国的过去要来西安,这里有半坡炊烟、秦皇汉武。而今天的西安,区位、环境、资源、产业和人文科教等综合优势更为突出,这座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有了更多令人激动、振奋的变化。

  “我多次来到西安,每次都有触动,都会发现城市发展的亮点。”太原晚报总编辑王福庆一边参观,一边拍照片发朋友圈。他说:“西安不愧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大唐西市规整丰富的历史脉络,高新区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中航富士达、巨子生物的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有模有样,西安科技大市场为高技术产业无微不至的服务,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与会的媒体嘉宾们阅读《西安晚报》

  壮美的城墙、清澈的护城河、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如火如荼的地铁工地,所到之处无不显示着西安前进的步伐。结束了一天的采访,了解了西安在经贸合作、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的优势后,社长总编们对西安建设“一带一路”新起点建设有了真切的感受,纷纷点赞“西安大有可为”。

构筑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体现西安信心

  “十三五”期间,西安将以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为主线,加快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节点,西安将围绕建设“一高地六中心”的目标定位,全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构筑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位于大唐西市的古丝绸之路起点,社长、总编辑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通晓历史,方能开启未来。”银川日报副总编党艳红感言,“一带一路”建设是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立体格局,我们看到了西安依托自身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信心。

与会的媒体嘉宾们阅读《西安晚报》

  福州晚报副总编辑刘琳说,参观中的点点滴滴,都充分说明了西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在国家不断加大向西开放力度,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阶段,选择西安、投资西安,就意味着把握先机、赢得未来。”

西安晚报记者魏鑫

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

好客西安人吸引媒体大咖目光

嘉宾们参观西安城墙,近距离感受西安的厚重历史。

  昨日,在“丝路新看点——全国城市媒体社长总编西安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西安市旅游局副局长余亚军对西安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等情况向参会代表作出推介。参会的嘉宾不仅从会上感受到西安在旅游方面的发展,更在景区体验到了西安人对宾客的热情。

热情包容直爽好客西安人感染嘉宾

  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同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将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

  “以前对西安的印象,仅停留在‘历史文化名城’这样一个概念上。”贵阳晚报总编室主任罗可馨告诉记者,西安是一个让她非常向往的地方。第一次来西安的她,顾不上旅途的疲惫,在21日晚抵达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大雁塔北广场参观游玩。

  “热情、包容,我喜欢西安,喜欢直爽好客的西安人。”谈及对西安的第一印象,罗可馨这样评价。她说,自己当时在广场上遇见一群正在跳扇子舞的中老年人,看到周边游客拍照,她们不仅没有阻拦,反而跳得更加起劲,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游客看,西安人的热情好客和豪爽的性格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

  罗可馨说,西安在历史和城市的融合方面做得非常好,在广场一圈走下来,仿佛畅游在历史长河中,人文历史氛围非常浓厚,人和历史在一起,人和城市在一起,打造出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罗可馨表示,在听了关于西安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介绍,她感觉,西安旅游在历史人文深厚的底蕴之上,又重新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旅游形象。特别是把休闲、自驾游融入人文历史,这个理念特别值得贵阳学习。旅游业可以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西安在这方面已经很成熟了。

发展理念先进建议旅游纪念品精品化

  西安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契机,践行品质西安建设,加强政策引导,转变发展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真正成了西安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西安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精品旅游区、中国最具吸引力旅游目的地和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城市。

  提起西安旅游的发展和变化,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太原晚报总编辑王福庆说自己最有发言权。旅游、探亲、开会,他来西安的次数非常多,每次来都能感受到西安的变化。“年夏天,正值大学暑期,我揣着20元钱,怀着向往的心情,和同学踏上了人生首次西安之旅。那时候我们住5角钱的旅舍,花5角钱在公共浴池洗澡,两块钱就可以在小巷内品尝各种西安美食,那段日子太让人怀念了。”

  王福庆说,当年他们除了在几个著名景点游玩,还专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等几所名校感受西安的教育氛围。如今西安旅游发展更加多元化,走在了全国前列。发展理念先进,体系也很完善,一些创新做法值得学习。谈起对西安旅游的期望,王福庆说,西安在旅游纪念品这块做得稍显欠缺。比如旅游纪念品特色不明显,精品化不够。希望西安能够开发出更多既有特色、又有品位,让游客眼前一亮的东西。

活化历史遗迹西安懂得如何张扬自己

  西安把旅游业作为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使传统观光型产品朝着体验化、精品化方向升级,策划推出了中华文明标识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年西安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华古都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城市。央视春节晚会分会场、中秋节晚会相继在西安举办,极大提升了西安城市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

  “西安懂得如何张扬自己的特点,这点我非常欣赏。”谈起对西安旅游发展的看法,浙江新闻客户端的副总编辑蒋蕰这样评价道。西安策划推出中华文明标识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推出新丝路之“精彩游西安”、“大漠风情”等8条深度旅游线路。下一步还将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活化历史遗迹,重点打造以兵马俑为核心的秦文化旅游集群,以汉长城遗址为核心的汉文化主题旅游,以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华清池为核心的唐文化深度体验式线路。

  蒋蕰表示,这些线路中所展示出来的都是西安独一无二的东西。每个景点的特色各不相同,而每位游客对西安也有不同的期待,希望看到自己心里想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西安旅游把自己的特色做了出来。同时,西安也应考虑将古老的东西与国际化、现代化更进一步地结合,将景点推广和时代流行相结合,让游客每一次来都有一种新感觉。

西安晚报记者张黎娜摄影记者王健实习生冯钰婧为您报道

▲长按上面







































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qz/337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