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晚报首席记者张红中通讯员冯江慧)在洛南县城关街道办尖角村西坪组有这样一位80后小伙李超,先后为4位老人养老送终,自己殷实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近日,李超更是主动联系红十字会,将母亲使用不久、价值余元的轮椅无偿捐赠他人,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孝老爱亲、与人为善的深刻含义——
80后好小伙,细心赡养四位老人
出生于年的李超是家里三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父亲李老虎从事建筑行业,后来改为大货运输。由于李老虎为人热情诚信、正直善良,使他的生意非常兴旺,因此李家家境十分殷实。潜移默化中,李超受到父亲影响,为人正直善良、朴实节俭。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逝去,李超也娶妻生子,一家人生活得快乐、幸福。然而,命运的无常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年3月的一天,和妻子一起在西安打工的李超接到母亲吕巧云脑出血昏迷的电话,夫妻俩匆匆赶回家,此时母亲脑出血量已达80多毫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重症监护室住了50多天后,母亲转入普通病房,半年后出院回家,但除了脑子清楚,会说话之外,全身上下都不会动,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此后日子里,李超和妻子细心照料母亲,直到今年2月,瘫痪在床三年的母亲去世了。
在母亲患病的第二年,父亲李老虎被查出患了肺癌。妻子在家照料母亲,李超带着父亲四处求医问药。但天不随人愿,为父亲治疗了6个多月,花费了10多万元后,依然没有留住父亲的生命。
李超在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同时,还承担着赡养舅舅和外婆的义务。由于李超舅舅没有成家,长期患病的舅舅也只能由李超管顾,直到去世。父母和舅舅相继去世,照看年迈外婆的担子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李超肩上,不幸的是外婆在今年6月也离开了人世。
短短几年内,李超先后细心赡养了外婆、舅舅、父亲、母亲4位老人,使原本还很稚嫩的李超成熟了许多。
生活磨难,富裕家庭因病返贫
24日,记者走进李超家的院落,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4间砖混结构大瓦房显示着往日的富裕。30出头的李超满脸胡须,皱纹纵横,显得与自己的年龄一点也不相符,但李超说起话来思路敏捷、谈吐清晰。
李超的邻居告诉记者,母亲患病前,李家家境殷实,经济也比较宽裕,但面对家里接二连三的变故,一下子就跌了下来。“只要能救下亲人的命,就是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李超说。
为了治疗父亲的病,医院,只要有一线希望,不管花多少钱,李超绝不放弃。就这样,李超两口子既要照看瘫痪在床的母亲,又要治疗患肺癌的父亲,还要照顾年老的外婆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就把孩子寄存到邻居家中,孩子2岁多就被送进了当地幼儿园。
提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李超感慨万千:“确实很艰难,妻子每天早上起来给母亲洗漱、翻身、擦洗,喂饭,按摩,完了后送孩子上幼儿园,给外婆喂饭;我带着父亲东奔西跑治疗,还要想办法筹钱。”李超的父亲从检查出肺癌到去世6个月的时间里,每月化疗1次,每次花费1万多元,父亲、母亲、还有外婆相继患病看病,总共花去40多万元,一家人多年的积蓄不但全部花光,而且还借了不少外债,使得原本殷实富裕的家庭一贫如洗。
即便这样,李超依然咬紧牙关,再苦再累从不向镇村提要求,面对低保等国家优惠政策时。李超总说,比我困难的人还有许多。
赠人玫瑰,爱心捐赠彰显凡人善举
生活虽然给予李超考验几多、磨难重重,但李超却用真诚善心对待着每一个人,用乐观的态度和精神面对生活。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李超始终谨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他主动联系洛南县红十字会,将母亲生前用过的价值余元的轮椅、护理床,全部捐赠出去。
谈到捐赠时的想法,李超笑着说:“我不图名、更不图利。对处于病痛折磨中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这些东西,我捐赠这些东西,只为能帮助他们减轻一点痛苦和压力。”
来源:西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