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群众 > EM7西安文青的精神地标

EM7西安文青的精神地标

发布时间:2017-6-10 16:55:12   点击数:
test

西安有个EM7,这是一家非常“奇怪”的店,来这里的客人不为吃吃喝喝,却都对这里依赖迷恋。

西安有个二府庄二府庄曾有个EM7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西安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叫二府庄,巷子虽小,但不容小觑。这里来往的多是附近美院的学生,久而久之,二府庄这个城中村就被熏陶得颇有艺术氛围,被称为“最文艺的城中村”。小巷子里有一个神奇的小店面——EM7,它就是如今下马陵7号EM7的前身。

  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小店,一晃扎根了整整十年,时间辗转到年,老EM7随着二府庄的拆迁离开了那条街道,新EM7重新开张。

  EM7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咖啡店、音像店,有电影,有音乐,还有已经身价百倍或者还一文不名的画家名作,但这都不是大家迷恋它的真正原因。它更像一个活动室,又或者是临时休息处,着这里你能认识天南海北的文艺青年,在浓缩的空间中听到他们特立独行的故事。

EM7搬到哪里文青们就聚在哪里

  “你听说过EM7么?”(这是很多年以前就开始流行一句话,这也是大家用来寻找同类的一句暗语。)

  “知道啊铁三角么!用起来还不错。”

  这么回答的人通常会有两种结果:

  1、被鄙视、无视、彻底遗忘、断绝关系,从此你再想在西安这儿地装个什么文艺青年是基本没戏了。

  2、“连那地方都不知道啊!走我带你去玩去。”然后你的人生突然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如今的EM7坐落在城墙脚下,安静庄重的顺城巷将喧嚣与浮华驱逐开,只留下一段舒缓闲适的时光。

  凡是聚集在此地的人,都可以找到某个点聊到一起,至于点什么饮料酒水都是次要的。西安的文化圈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聊着聊着没准就会聊到认识的熟人,你可以来试试。

  一进店门就能看见店里摆放的书籍与碟片,中间那张被油漆刷过的彩色桌子尤为亮眼。

  EM7是一个有趣的店,老板唐明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EM7聚集了一大批爱好音乐与艺术的青年,“很多人来这里都是找回忆,以前在美院上学的学生,现在抱着孩子来店里,我就觉得我老了。”眼前的唐明戴着鸭舌帽,架一副黑框眼镜,穿着T恤,如果不是反复追问,我不会相信学生模样的唐明已经年近不惑。“所以要多听音乐,听音乐就不会老”,这是唐明教我的“独家美容秘方”。

  这两本书都是《摇滚圣经》,左边是最早出版的,如今封片已经不见了,右边是经过重新修订的新版,内容没有变,价格却翻了几番。这本书曾是热爱摇滚、热爱音乐的青年男女心中真正的“圣经”,从年出版至今,仍受热捧。

  曾经在二府庄开店的时候,许多美院学生把EM7视为集聚地,现在,学生成了老师,又介绍新的学生来,一批接着一批,唐明就成了一位迎来送往的老朋友,店里的墙上挂着很多他们送给唐明的画。

  这里记录着有关青春的日子,长安城的画家、诗人,玩摇滚的,美院学生,混混,酒鬼,都曾出现在这里,藏龙卧虎……

  十二年的时间,EM7承载了很多文艺青年、普通青年、犯二青年的梦想时光,也见证了这些小年轻日趋成熟、逐渐走向曾经心目中理想的模样。这些人中,有的成为了老师,有的人成为了作家,有的人成为了西安文化圈里名声不小的文化人,有的人坚持着音乐理想,成长为西安知名本土歌手。

  人们总是在年轻时想要尝试各种事物,听音乐、追潮流、看小说、穿潮牌,随着时间日积月累,当初的心性早已不在。“人长大了,总感觉身边有意思的事少了,其实不是世界不好玩了,是自己变得不好玩了”唐明是这样理解的。

  EM7不是一个店面,而是一个符号,它象征着一群热爱生活、热爱文艺的人组成的乐活群体,已经成为西安青年的“精神地标”。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彩蛋,这是《城市画报》拍摄的西安,里面就有EM7~

p.s小伙伴们可以把你知道的有趣、好玩、小众的店推荐给晚报君哦~

图/文晚报君部分资料引用豆瓣

西安晚报全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qz/775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