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群众 > 文刘志丰闲谈文字文友文学梦

文刘志丰闲谈文字文友文学梦

发布时间:2017-9-6 12:22:56   点击数:
————————————————————————————————

熟识我的人,都说我是“文人”是“作家”,但我总羞于认领。觉得所学所知撑不起“文人”、“作家”四字的分量,不过话说回来,我是真真深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学,有着文字情结,但经常被老婆训导,说我是不务正业,写作即耽误功夫(时间)又伤脑子劳神,又不能当饭吃,她认为喜欢写作的人都是神经病,脑子进水不正常不好使。但我已走火入魔,有瘾戒不掉,只好僻开她抽空偷着写,但至今没有写出一篇领自已满意的文章。记得在大学时,我经常写校园生活之类的文章,时常发表在《华商报》、《西安晚报》上,更喜欢在晚上听西安交通音乐台相伴到黎明节目,偶而我的文章也会被播出,由于我的文章经常见报,因而就成了校园名人,被好多社团邀请入会,但我不习惯受条条框框约束,喜欢当自由撰稿人。刚大学毕业时,我参加商洛地区行署组织的公务员招考,幸运地被录取了,被动地被分配到丹凤县毛里岗乡政府从事文书工作,就算挤进了公务员队伍,终于有了稳定工作,端上了铁饭碗,遭受同毕业的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很多白眼,都很羡慕嫉妒恨我。在看天一条线的毛里岗那几年,日子过得很恓惶很单调很绝望,因那儿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无手机无电视,几乎与世隔绝,唯一能与外界传递信息的是一部固定的电话,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号码是,只能接入不能打出,在就是每周送一次报刊的邮寄员,我们白天几乎见不到一个生面孔,晚上静的听不到一声狗叫声,乡上大多数人都是本地人,早上8点多来乡上遛达一圈,没事就不见踪影了,离家远的七八个40多岁的县城人,饭后要么闲逛,无聊了喝包谷酒挖坑斗地主,晚上不睡觉,白天睡不醒,总感觉白天没球事,晚上球没事,所有动笔的事都交给小刘我来干,我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也总没忘了阅读。在那孤苦的处境中,书籍报刊成了我遣怀的朋友,经常在夜深人静无眠时,读书看报,灵感来了,就写几篇文章抒发心声。常常写通讯稿,每周能写几十篇,邮寄员来了,招呼一顿饭,请其帮忙捎到县上投递,麻烦久了就变成了好朋友,有求必应,那几年我写遍了毛里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几乎《商洛日报》经济②版天天都有我写的经济快讯和小豆腐块文章,曾有几篇系列报道被报社编辑专门写了评论,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的吴武权经常表扬我,但我乡领导总是批评我,娴我没有投在县委《丹凤信息》和县政府《丹凤情况》刊物上,县级领导知晓率低,影响了他的政绩,但我依然我行我素。回想起在毛里岗的那段时光,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寂寞最单调的时刻,但那段时光却是我精神最富足最充实的时候。后来我工作调回到县机关,虽然工作环境好了,但却丢失了好习惯,将书本束之高阁,也懒得动笔了,肆意挥霍青春,将所有精力都耗费在无聊的社交、接待应酬上。时间久了,文思亦随之枯竭。杜甫说的“文章憎命达”,大抵便是这种境况,倒不是说我多有本事,只是感觉太过安逸了,人就容易颓废。浮躁,是目下社会诸多领域的通病。急功近利,是大多年轻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能静下心来读书写字的人寥寥无几。就像我经贸局同事刘瑾在   我是地地道道农村走出来端公家碗的人,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最关心农村改革与发展,喜欢乡土文学,经常写写散文、游记、纪实报告,但大多数都是农村题材,有一股乡土气息,其实说句良心话,和号称“南北二王”的丹凤草根作家王英富、王小红相比我可差远了,还有我是不会写诗歌的,也不懂欣赏点评,看着我的文友~丹凤诗人陈典锋出诗集《因为美丽》,王莹、彭书青、王小红、柯玲、高鸿、李冲经常在诗刊上发表诗歌,我很惭愧!以前由于共同的爱好,我创建了丹凤文友创作交流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qz/865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