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来自27个国家及地区的名选手参赛云集古城,在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的赛场上挥洒激情与汗水。在西安传媒集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西安晚报小记者首次以媒体记者的身份,走进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抵赛场一线实地采访,拉开了沙场点兵的序幕。
以下是参加这次活动的五位小记者投稿作品,来,一起看看吧!
敢于尝试,勇于突破—西安城墙马拉松随团采访记
西安晚报小记者吴曹天乐
我们期盼已久的一年一度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今天在古城西安正式拉开序幕。西安晚报小记者做为特约记者和各大媒体记者一同登上古城墙进行跟踪采访。
西安这座13朝古都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唯一的国际性马拉松比赛的西安古城墙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在古城西安已有23年的风雨历程。今天来自国内外的比赛选手大约名,现已准备就绪,各个媒体网络门户网站都将跟进报道。西安晚报小记者也来到采访现场,一个个精神饱满,准备一场有备而来的“战斗”。
看运动员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蓄势待发的状态,就知道今天的比赛将是多么的精彩。我们小记者团队在带队导师的指导下,快速的整理好自己的装备,小本、笔、以及拍照的器材、还有想要对运动员所提问题的整理等等。
开幕式过后,伴随着发令枪的一声响,运动员们健步如飞,奔向终点。我们小记者团队也迈开有力的步伐紧随其后。
一阵紧张的比赛之后,陆续有运动员抵达终点,顿时欢呼声祝福声立刻响遍城墙上空……小记者们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采访。自我介绍之后问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个个问题。
运动员带着喜悦的心情耐心的回答着我的每一个问题,我很紧张,也很激动,看着运动员认真的表情,慢慢的放松下来,认真做着采访并记录,最后,我对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致以最衷心的祝福,并拍照留念,告别之后继续下一个挑战。初战告捷,带着喜悦的心情寻找下一个采访的运动员。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在我们紧张的采访记录时,在运动员的你追我赶冲向终点。今天的比赛对于小记者团队来说是一次历练,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迈出了我们勇敢的第一步,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了每一个人都要勇于去尝试和突破自己,争取机会历练自己,才能让自己收获勇气,收获成功的喜悦。感谢晚报社的老师给我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对自己的每一次历练。
第23届国际城墙马拉松在西安城墙开赛西安晚报小记者姜懿桐
年11月5日,第23届国际城墙马拉松比赛在西安的永宁门(南门)城墙开赛。
西安城墙马拉松比赛的特点是把赛道放在了千年的古城墙上,西安的古城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墙,为了保护古城墙,这次的参赛名额仅限人,所以尤显珍贵。
这次马拉松的主题是“穿越时空,又遇城墙”,西安是自西周到隋唐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城墙的周长正好是13.7公里。这次城墙马拉松比赛把西安古城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与马拉松比赛速度与激情完美的融合为一体,给来自世界27个国家地区的选手们一次难忘的体验。
小记者采访记西安文景小学马溪悦
今天,在古都西安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国际比赛——第23届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城市迎来了一批马拉松运动爱好者。
此时,运动员们正在热身,他们并不知道今天将会有一群小记者到来。对于这些小记者来说,运动员们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正等着他们去“品尝”呢。不知道谁能被小记者那双明亮的眼睛挑中呢?
小记者们站在指定的位置上,等待时机的到来。运动员们很快就要出发了,小记者们的心里像有一只兔子在砰砰地跳着。其实,此刻跳得最快的小兔子就藏在运动员心里啊,他们能否经受考验,“穿越时空,又遇城墙”呢?
有的运动员在和亲人拥抱,有的在拉扯筋骨。站在第一排的运动员们已经拉开马上开跑的架势了。“啪!”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呐喊着向前冲去,小记者们欢呼着举起相机“咔嚓嚓”地拍照,记录下历史性的一刻。他们从没见过这样壮观的场面,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一个目标,呐喊声,欢叫声,城墙上人声鼎沸,仿佛瞬间传遍了整个宇宙!
运动员们渐渐消失在观众们的视线中,小记者们开始采访了。这么多观众,想要一位合适的被采访者并不难,关键是他们敢不敢跟不相识的人开口说话。
哦?问题已经来了。
“您好!请问……”城墙上回荡着一位小记者胆怯的声音……
天呀!有的小记者采访得好快呀,还有的小记者在跟外国朋友进行交流,他们太棒了!
但,也不是所有被采访者都配合的。
“您……您好!”
“干什么?”
“我是西安晚报的小记者,可以采访……”
“不行!”
小记者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唉!作为记者就得忍受各种冷酷的“不”字呀!小记者们可没这么容易放弃,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他们可以大声地说出他们的问题,并将对方给予的答复完整地记录下来。
哇!最期待的时刻来了!
一个小时前出发的运动员回来了,小记者们如饥似渴地冲向运动员们。
“请问,您为什么来参加马拉松大赛吗?
“以后您还会来吗?”
“您对今天的成绩满意吗?”
真是好多问题,哥哥姐姐们都来不及回答了。
一位小记者还提了一个特殊的问题:
“请问本次比赛最令您感动的是什么?”
被采访者回答道:“我去年也在这里当志愿者,每逢看到小孩儿跑完全程的时候,我就好感动啊!”
有的小记者已经采访了20多位,开始拿出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但有的小记者还在继续寻找有趣的话题。
“您好!您是本地人吗?”
“当运动员是您的梦想吗?”
“您周围有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人吗?”
小记者们兴奋地去采访每一个人,有的拍下了关键性的照片,有的有幸与各大媒体的资深记者合影留念。
又有大批运动员向终点跑来,队友们为他们热烈地鼓掌喝彩,小记者们也为他们感到骄傲。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运动员中居然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热爱运动的人真是不分年龄啊!
小记者们争抢着采访了这位老爷爷,老爷爷耐心地回答了每位小记者的问题,在采访中得知,他每天都坚持在跑步机上锻炼,真令人佩服!
老爷爷还告诉小记者,去年他的弟弟也来参加了比赛,但是在比赛中扭伤了脚,不得不中途退出。能够参加城墙马拉松是弟弟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帮助弟弟实现梦想,爷爷今年来到赛场,希望能拿到好名次,以达成弟弟多年来的夙愿。
小记者们现在才发现,原来跑马拉松的运动员真是不简单,这项运动对参与者的耐力和品格有很高的要求,缺乏身体素质和顽强的品格都不可能跑完这么长的距离。通过采访小记者们得知,很多运动员都是平常就在坚持锻炼,持之以恒,积沙成塔,虽然他的梦想并不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一个上午就要过去了,大部分运动员已经回到终点。最后几名运动员在骄阳下奋力冲过终点线,与亲人拥抱在一起。
比赛结束了,小记者们圆满地完成任务,满载而归,西安城墙马拉松赛将给这些孩子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愿每位参赛运动员无怨无悔,也希望更多的人热爱运动,在西安城墙上马拉松赛留下自己矫健的身影。
我的第一次采访
—记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
建大附小五(2)班张羽澄
啪!随着一声枪响,半程马拉松比赛开始了。我手中的快门儿也不禁按了下去,为那一张张自信的笑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等到所有参赛运动员跑了几公里以后,老师才将我们带到赛道上,说:“大家可以自由采访了。”我便和小伙伴吴曹天乐一起进行采访。
我们分好工,便开始寻找第一位采访对象。我找到了一位大哥哥,吴曹天乐说:“我来打第一仗。”便自信地走了过去,可一到那个哥哥旁边,竟有些紧张,不知所措。所以他在提问时,不时的,让我添点油加点醋。后来他告诉我,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你大胆地去问就行了。
到我上场了,我发现有两个工作人员在前面走着,我便问了一下天乐:“你看她们……”没等我说完,吴曹天乐就说:“你疯了,一下就采访工作人员,你还是先找个观众热热身吧。”我说,“记者嘛,就要有一点挑战精神,就她们不改了”,便大步走了过去。
吴曹天乐只好耸耸肩,无奈地摇摇头,但还是追上,为我进行录像。我打起精神说:“姐姐,您好!我是西安晚报的小记者,请问能问你几个问题吗?”工作人员说:“好啊,你问吧。”
我开始隐约感到手心出了汗,只好硬着头皮问了一下:“姐姐,你们主办方开展全民马拉松的意义何在?”姐姐说:“因为这个活动是全民的赛事,一是希望大家多锻炼,二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来宣传一下我们的家乡西安。”
有了这次采访,我心里渐渐轻松下来,想采访也不是很难嘛,便继续问道,“长跑马拉松路程很长,万一有人受伤倒地了,怎么办?”姐姐说:“这个嘛,主办方也想到了,一是全程带有医疗队员跟随,二是全程有很多自行车处,有伤员可以及时送回。三是全程有很多医疗区起到了层层保护。”姐姐说完这些,我便说:“谢谢您,配合我们的采访,谢谢!”
走到一边时,天乐说:“你可真行,第一次采访就问的这么厉害。”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过奖了,过奖了,你也争取跟我一样,加油!”
到了集合去终点时,我们已经喜欢上采访了。突然,三个大哥哥跑了过来,刘老师说:“前三有可能就是他们。”我马上打开相机,跟着他们一起。我抓住机会,把前三名分别拍了一张特写。虽然此时我已经跑地上气不接下气,但心想我一定要采访第一名。可遗憾的是,第一名立刻被一个职业媒体记者采访了。
不过,我和天乐采访了一位跑完全程的叔叔,我们问,“这次长跑完累不累?长跑之中有什么危险没有?”叔叔说,“肯定很累,危险倒没有。”“那您单位有没有经常举办这类活动。”我问。叔叔说:“也不能算没有,但也不是经常,一般是一起打羽毛球之类,跑步很少。”“那你通过这一次比赛,有什么心得?”叔叔说:“就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采访完后,有幸遇到了cctv记者正在采访,我们在一旁认真地学习了他们的采访,特别崇拜他们,也希望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虽然只有四个小时的采访,可我却深深地喜欢上了采访,希望下一次有这类活动时我也能参加。
小记者生涯第一次—城墙马拉松走访记
西安晚报小记者苏旭升
马拉松比较常见,城墙已不多见,在城墙上跑马拉松更是独一无二。11月5日,我作为西安晚报小记者,有幸领略了西安城墙马拉松的精彩。
赛前:赛前的南门广场,清一色的“绿背包”,我心有忐忑地前去“热身”,鼓起勇气采访了身边的一位白姓阿姨,她告诉我自己是西安本地人,已参加这项比赛多年,还打算明年带孩子来参赛。看来,城墙马拉松也有“铁粉”。她还说,身为西安人在城墙上跑,自豪感满满。
赛中:因为我们一行“东张西望”,错失首场鸣枪良机,没有看到发令场面,只好于9:30再去“观枪”。万幸,这场比赛,我抢到了几个镜头。可惜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一直在物色对象,没什么进展。所幸遇到了一位外国友人,练了练英语口语。
赛后:本阶段收获颇丰。跑了第一名的林阿姨欣然接受采访,她告诉我,在这儿跑的最大的感受是古色古香,此外,她跑得也很惬意。而且今年比赛较往年更有特色,日后,若有机会她一定会再来。当体育成绩从未上过90分的我问她,跑步目的是什么?她毫不犹豫:“是为了锻炼。”我还发现了一位“拉风”的选手,这位帅哥手持黄色的“岐山臊子面”大旗、身披大红披风。他告诉我,这已是他第七年跑马拉松,全国有影响的马拉松比赛他基本都参加过,而他参赛的初衷也很有趣——要把岐山臊子面推向全国。在此,容小记者插句嘴,岐山臊子面确实很美味,也祝此帅哥早日美梦成真。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老当益壮的领跑员,默默服务的志愿者,更有一位“点赞老太太”,每当有运动员冲过终点线,她都要报以掌声、微笑,伸出自己的大拇指,毫不吝啬地点赞:“真好,你们真了不起”。在这儿,我要为她点赞,能一直坚持欣赏别人与赞美别人的人,必然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尽管采访中得知她因身体不适无法参赛,可她为别人喝彩的心态,却是那样可贵。“看到这些运动员,你就会感到朝气蓬勃,感到扑面而来的希望。”她说。这朴实的话语,却体现了一颗美丽的心。
游历了这次马拉松,我尤其感觉到运动的魅力,现在我正准备起身去跑步。
西安晚报小记者成长俱乐部
报名进行中!
记者、作家与你面对面多彩活动待你去采访想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吗?
想锻炼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吗?
想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吗?
想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吗?
ABOUT
招募对象及要求
1、招募对象:7—14岁的中小学生。
2、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3、凡参与报名者需要携带3张一寸免冠照片。
4、报社对每一位申请加入小记者团的会员进行资格确认后,将统一颁发小记者证、小红帽和小马甲,用于日后各种活动。
◆◆◆
唯一报名地址太阳庙门街43号(小南门里)西安晚报一楼小记者俱乐部。
报名咨询热线-
报名咨询QQ群小记者活动合作热线·END·
长按请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