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群众 > 主编推荐碧水悠悠

主编推荐碧水悠悠

发布时间:2018-6-1 23:54:14   点击数:

作者/宋波

这是一篇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的文章。以清新的文笔、独具视角的图片为读者展现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古渠悠悠水长流,其中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多少智慧和汗水。欣赏完文章,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悠悠古渠碧水长流

在一个初春恣意烂漫的季节,我因公干驱车在三秦大地的渭北高原上前行。

郑国渠水润泽出八百里秦川大粮仓

亘古厚重的黄土塬畔上散落的古老村落被萌动着新绿的麦田团团围裹,三三两两尚未脱去冬装的农夫,正从一条条宽窄不一的引水渠网中,忙碌着开沟放水,于是,浸润着一渠渠春水的小麦苗们疯狂嬉闹着“飕飕”地拔节展叶,八百里秦川,渠水所到之处,春天就恣意烂漫开来,桃花红了、杏花白了,麦苗儿鹅黄嫩绿地浸染了黄土塬畔。

停车小憩,见阡陌地笼头上一老汉正挥锄牵引着一股股清亮溪水欢快地奔向田野里勃发的春苗,拥抱亲吻。探问老乡:这渠水来自何方?

老乡遥指土崖下一渠流淌着浩荡春波的宽阔沟渠告知我们:水是从泾惠渠引来的,就是郑国老渠的水。

当下,如雷贯耳!不经意间,我们竟站在了这默默流淌了两千多年的郑国渠的黄土岸边,呼吸着被古渠福泽了两千年而春意盎然、花香鸟语的甜润空气。

放眼望去关中平原沟渠纵横,自西向东里,浩浩泾水穿越渭北平原,汇注洛水,滋润着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旱涝保收,富甲天下。顺着脚下匆忙奔向平畴千里、春意浓稠的黄土旱塬上的一池春水,我的目光追溯到公元前年,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末年,黄土旱塬上的秦国日渐隆起,其东邻韩国在不断衰微中惶恐不安,遂派间谍“郑国”的水工游说秦王,利用关中平原西北高于东南的地形特点,在东北谷口高处开凿干渠,沿山脚向东延伸,形成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并沟通了关中平原泾、洛、渭河水系,使干旱缺雨,土地贫瘠的关中平原渠网密布,润泽千里,这一浩大水利工程历时十年,韩桓王本想以此“疲秦”策略,耗竭秦国实力,得以保全国家,然则适得其反,秦王将计就计,凭借韩国的水利人才,修筑起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郑国渠,灌溉润泽的八百里秦川成为关中大粮仓,为所向披靡的秦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就了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雄伟霸业。两千多年来,悠悠古渠碧水长流,纵横沃野,也浇灌出了秦皇汉武、大唐盛世以及十六朝帝都的鼎盛与辉煌……,从两千年前流淌至今的古渠水,在我的脚边又汩汩流向春意萌动的黄土原野,绿染高原,福荫庇护着三秦大地的子民百姓们奔向小康之路……

都江堰波涛灌溉出古蜀天府国.千古大帝秦始皇平定中原后挥戈南征,统一巴蜀。踏着史书索引的“秦直道”的车辙蹄印,我曾数度流连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于公元前年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站在鱼嘴坝基上,看着从莽莽群山中一泻千里,汹涌澎拜扑面而来的岷江激流,被昂立江心的“鱼嘴”一分而二,调教成乖顺的内、外二江,外江泄洪排涝、内江灌溉润泽得成都平原,丰饶富庶,两千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于是,天府之国的子民们,奉李冰父子为天神,修筑“二王庙”供子孙后代瞻仰供奉。

我祭拜完伟大的先祖圣灵,站在二王庙半山腰的灵台上,回首浩大的都江堰景区,第二道溢洪排沙水利枢纽——“飞沙堰”尽收眼底,横亘内江出口的一道浅浅沙堰,守护着宝瓶口和灌区两千年来不被泥沙淤塞,洪水进犯,而今游人们在细沙浅浪的堰坝旁戏水玩耍,流连忘返。

下得二王庙,信步由缰地徜徉在遮天蔽日的林荫路上,依傍着内江一河的波浪翻滚,耳边吹拂着的裹挟岷山融雪的清凉山风,惬意下行至“离堆”的伏龙观上。都江堰枢纽工程凭借玉磊山脊,开凿出一个“节制内江水流的大闸门”,因其形似瓶口,而控制水流量功能奇效,故名“宝瓶口”。从离堆的石阶信步而下,眼前的宝瓶口江水激荡,顺流而下,涛声震耳欲聋,两千余年来,都江堰——你这世界上年代最为久远,以无坝引水,因势利导的宏大水利工程,成就了人间奇迹,千余年来日夜不息地发挥着排洪、浇灌作用,滋润出了富甲天下的成都平原,以天府之国的美誉征服世人,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令我这秦地人氏流连忘返,顶礼膜拜。

正当沉迷于岷江两岸,被都江堰水利工程震慑得难以自拔时,相随的朋友谈起了“兴安”老家古渠的一句话,挑起了我奔

向早已心驰神往“古灵渠”的强烈念想。

灵渠悠悠,南服百越

育出桂林山水

次年金秋,八月桂花香透了兴安小城时节,脚下已经踏在了通往灵渠的路途。

八桂大地的古灵渠——是秦朝第三座伟大的水利工程。

隐遁避世于兴安一隅的古老灵渠,是否静待着我这个来自故乡的秦人探访?车行近两个时辰,我们就驶进桂林东北方的兴安古镇,小镇幽静异常,筑有雕花木栅游廊的岭南特色民居顺着灵渠青石板堤岸绵延伸展,不远处的古榕树荫遮蔽着一座布满青苔的老石桥,三、俩妇女正挥舞着棒槌在渠水中漂洗衣衫。

我们情不自禁地扑向那潺湲流淌的一渠碧水,浸润进流淌了两千年的悠悠渠水中,被清澈爽滑的柔波轻抚洗礼,心境霎时变得平和安详、心态虔敬。这一河铺满了碧绿水草的碧水清流,鱼虾浅底、悠游自在地嬉戏在随波招摇的细密水草间,渠水波澜不惊地流淌在岭南与中原的大地上,沟通了湘江与漓江水系。遥想公元前年,随着始皇帝嬴政灭六国,定中原,进军岭南,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

秦始皇发兵50万大举进攻岭南,却久攻不下,于是令监御史史禄开凿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灵渠,曾几何时,所向披靡的秦军兵马、粮草顺长江而下,渡过湘水即被这条波澜壮阔的古老运河承载着,经由漓江水系,直趋珠江流域,南服百越,统一中国,奠定了始皇帝天下大一统的宏伟基业,缔造了古老的东方帝国,才有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而今,古灵渠流出了漓江两岸的如诗如画,滋养了八桂大地的繁华与富庶。我们沿着斑驳的青石堤岸溯流而上,一路上邂逅着陡门、泄水天平、大小天平等千年水利枢纽工程,驻足在“秦堤”前留影拍照,仿佛梦回大秦故地,行至古渠尽头,须搭乘古渡舟楫渡到“湘漓分派”的“铧嘴”坝基上,眼前湘漓二水合纵分流,静静流淌,安详得有如一位饱经世事风霜,从容淡泊的仙灵贤达的老者,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以一泻千里之势,普渡舟楫,灌溉良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两千年而不怠,成就了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折服了八方来客,流连忘返,不思蜀汉归家之途!

告别夕阳余晖下一河柔波的古灵渠,完成了秦朝三大水利工程的游历探访,为先秦大帝的丰功伟业而敬畏膜拜,为中华先贤们的弘韬伟略而自豪!

千年古渠碧水悠悠,从始皇大帝源远流长,滋润着中华大地生生不息,万古流芳。

作者简介:宋波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长期笔耕不辍,小说、散文、杂文散见于《延河》《秦岭》《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副刊。

责任编辑:水菱

本期编辑:夏茉尔

赞赏

人赞赏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qz/995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