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特点 > 红色坐标永坪会师红军长征史上的第四次

红色坐标永坪会师红军长征史上的第四次

发布时间:2017-8-16 17:56:23   点击数:

永坪会师——小镇当年好热闹

红色故事

永坪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师。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驱车北上,9月23日在延川县永坪镇,就永坪会师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红色往事。

镇里醒目的会师纪念碑

会师的日子

“欢迎大家来到永坪镇参观了解永坪会师。年9月16日,红军三方主力部队就是在我们永坪镇会师的,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9月23日上午,延川县红色文化产业园区所属的永坪会师纪念馆主任刘辉说。据介绍,年9月7日,红25军到达合水东北(今属甘肃华池县)的豹子川,9日到达保安县(今日延安志丹县)的永宁山,同中共陕甘党组织取得了联系。15日,军长徐海东带领红25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

“有些人和一些文献里说永坪会师是9月15日,其实,是9月16日,是年9月16日会师。这一段历史,我们永坪人都很清楚。”刘辉介绍,年9月15日,由徐海东带领的红25军到达了永坪镇,第二天,也就是年9月16日,刘志丹和谢子长率领的红26军、红27军到达了永坪镇,真正的会师日就是9月16日,三军会师后,队伍就进行了合编。

“三个军合编成了一个军团,是第15军团。然后改编为3个师,当时全军团大约有余人。”延川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冯延东说,年9月17日,也就是会师的第二天,中共鄂豫陕省委和西北工委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了中共陕甘晋省委。陕甘晋省委成立后,红25军、红26军、红27军就进行了合编。18日,为了庆祝胜利会师,红军在永坪镇举行了盛大的会师联欢会。会上,刘志丹、徐海东、郭述申、聂洪钧、朱理治等领导分别讲了话,号召全体军民相互学习,加强团结,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坚决粉碎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三次围剿。为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而斗争。

镇里有习仲勋、刘志丹等革命家旧居

欢乐的海洋

“可热闹了,我那时候年龄小,但是也记事了,比过节还热闹。”今年87岁的王桂梅老人回忆说,年时,刚刚6岁的她在永坪镇外婆家生活。9月的一个早上,街上突然热闹了起来。“外婆拉着我和邻居一块跑到街上看热闹,说是自己的队伍来了,外婆说我爸爸回来了,说我能见到爸爸了。”王桂梅老人回忆说,那天早上,永坪镇的雾很大,站在街道上的她,看到好多人影在雾气中忽隐忽现,感觉特别神秘。

“最后太阳升起来了,雾才散开,那时候我才看清楚街道两边到处都是人,道路两旁的树干上,也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标语,好看极了!我当时想要那些标语玩,让外婆从屁股上打了一巴掌,现在想起来,都很开心。”王桂梅老人说,在欢迎的人群中,有当地老乡和穿军装的人。

“我当时太小了,不识字,记得标语上写着好多字。还有一首歌,就是红区的歌。我们小娃娃都唱这首歌,歌调好像是‘打到豪绅地主哟,打到反动派。男女都平等哟,人人闹革命。大人娃娃一条心,革命早成功……后面的我都记不起来了,但是调子就是这样,是典型的陕北民歌曲调。”王桂梅老人说,“那天我没有见到我的爸爸,但是我看到了好多和爸爸一样的红军战士。听大人说是中央红军。外婆说中央红军来了,我爸爸他们就快回来了。过了两天,我真的见到了爸爸。”

“当时欢迎的场面确实非常热烈,我们延川县党史中对这次会师有记载。”刘辉主任说,当年的永坪镇是陕北的一个大镇子。为了迎接红25军的到来,不仅镇上男女老少齐出动,方圆十几里的老乡也赶到永坪镇迎接红军。街道两旁,延绵几里都站满了人。不仅街道两旁的树干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标语,就是在山沟和大路两旁的岩石上,也贴满了欢迎的标语。

“街道上还有三四道大彩门,标语上写着‘欢迎红二十五军老大哥部队’之类的口号。好多群众还把水和水果以及家里的好吃的摆到街道边,慰问红军。好多红军战士都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刘辉说,从史料记载来看,当年红25军是从永坪镇西面进入镇子里的。进镇前,为了展现红25军的风采,部队认真进行了一番准备。部队领导走在了最前面,紧跟其后的是机关和直属队,再后面就是手枪团。手枪团都是青黑色军装,腰里扎着皮带,每人被一把盒子枪和几颗手榴弹,背后还斜插着一把大刀。队伍排着四路纵队前进,看上去非常威武。

“中央红军北上以来,一直在饥寒交迫中跋涉,在生死存亡中搏杀。进入永坪镇突然看到这么热烈和充满亲情的欢迎场面,心里格外温暖。有种回到亲人怀抱的感觉,因此,好多战士都激动得直流眼泪。”延川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冯延东说,永坪会师,不仅加深了军民的感情,同时,也为红军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会师的意义

在永坪镇纪念馆记者了解到,从年7月起,陕甘红军就开始了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在刘志丹的指挥和带领下,红26军、红27军采取避强击弱、各个击破的战术,以东线的晋绥军为主要打击目标,经过慕家塬、定仙堰战斗,取得了歼敌一个多团的胜利。而此时,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红25军为执行中共鄂豫陕省委关于西征北上与陕甘红军会合的决定,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与年9月9日到达保安县(今志丹县)永宁山。陕甘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和军委主席刘景范获悉红25军到达永宁山后,立即报告给了中共西北工委,并亲自率保卫分队前往永宁山迎接红25军。

“当时西北工委发了一个紧急通知,是专门迎接红25军的紧急通知。要求西北红军主力开往延川县永坪镇与红25军会师。9月16日,刘志丹率西北红军主力回到了永坪镇,与头一天到达的红25军会师。”刘辉主任说,会师后,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组织团以上干部到红25军驻地慰问和参观访问,西北军委还把有多名兵员的少共营拨给了红25军补充部队。

“第二天就召开了联席会议,红15军团就是在这次联席会上成立的。”刘辉介绍,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主持下,召开了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及军队主要干部的联席会议。大会不仅成立了中共陕甘晋省委,撤销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还改组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25军与陕甘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副主任郭述申。红25军、红26军、红27军依次改编为75师、78师、81师。

“永坪会师在红军长征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师。因为在红军长征史上,红25路军是单独一路人马。他们虽然没有翻雪山过草地渡大河,但是,他们在10个多月的长征中,转战万余里,经过多次激战,在途中创建了鄂豫陕苏区,壮大了自己的队伍,牵制了大量敌军,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并先期到达了陕北,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向导。”延川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冯延东说。

文/图西安晚报记者雷鸣周鹏石俊荣为您报道

红色印记

永坪镇一一曾是“西北军委”所在地

9月23日,在这个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的上午,本报记者来到被誉为“西北革命根据地首府”的永坪镇,对这个红色村镇进行了一番探访。

“这是当年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现在这个院子被永远地保护了起来。当时这户农家院子的墙上挂着一块‘西北军委’的铁牌子,非常陈旧,经过专家论证和一些老革命家的回忆,才确定了这里就是当年‘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所在地。”延川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冯延东说。

“这个院落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建筑。红军会师后,房主主动将宅子让出来,给军委办公用。”顺着指引,从第一道大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花园,靠右手边有三孔窑洞,是警卫连的住址。从第二道门洞进入里院,院内一共有6孔窑洞,正对大门的3孔窑洞分别是习仲勋、刘景苑的住所。另一横排3孔窑洞分别是刘志丹、高岗、吴岱峰的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旧址

“这里就是当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办公的地方,现在是永坪镇中心小学,原来是一个王母娘娘庙,这里也是当时的西北军政干部学校所在地。”延川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冯延东介绍,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永坪镇南坪庙巷沟口,原来是王母娘娘庙,始建于宋太祖建隆五年(公元年),是当时永坪镇最大的庙院。

“这里还是永坪地下党三高支部干事会所在地,当年的大革命失败后,延川党组织就转入地下秘密活动。当时在娘娘庙开办了延川县第三高级小学。”冯延东主任介绍,延川县三高支部地下党在永坪镇发展了许多党员骨干分子,这些党员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建立了农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数十个组织,壮大了红色政权。

在永坪镇石油沟行政村的一排窑洞前,一块“陕北苏区货币印刷厂旧址”的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里就是当时苏区的货币印刷厂。”随后赶到的永坪镇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个院落原本是国民党地方民团头子王玉书的宅院。年春天,以陕北苏维埃银行的名义,建起了货币印刷厂。这个货币印刷厂的建立,为稳定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做出了贡献。”讲解员说。

文/图西安晚报记者雷鸣周鹏石俊荣为您报道

访查新录

昔日红色小镇今朝工业重镇

“现在的情况比原来好多了,我们家的变化,可以说就是永坪镇的一个最真实的写照。”今年42岁的闫军是永坪镇一名普通农民,他家的祖宅在永坪会师时期是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9月22日,站在自家的老宅门口,不善言谈的他向记者讲起了他家的变化。

“听我父亲讲,我家的这个宅子是当年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现在这个院子已经成为文物被保护起来。这个院落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建筑,我们家当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我爷爷闫发权在红军会师后,主动将宅子让出来让军委办公用,在当时传为佳话。爷爷那时候支持闹革命,现在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闫军说。

今日永坪镇记者雷鸣周鹏石俊荣摄

延川县在年对永坪镇革命旧址进行全面普查时,意外地找到了这个地方。年,政府出钱将宅子建成了纪念馆。

闫军说:“当时政府给我们补偿了多万元钱,现在我还有自己的建筑公司,一年最少也有几十万元的进账。记得小时候吃不饱饭,家家都穷,现在住在高楼里,年收入又多,政策好了,日子越过越好。”

原本依靠农业发展的永坪镇,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的变化,非常明显。

“原先只能维持一个温饱,现在已经成为工业重镇。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现有永坪炼油厂等省、市、县驻镇单位62个,总人口6.85万。年全镇GDP指标完成1.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今年的目标是镇属生产总值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永坪镇政府办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西安晚报记者雷鸣为您报道

专家视点

永坪会师:大会师的前奏

毕远佞

红军长征中有过多次会师,永坪会师是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第一次会师。红25军历尽艰辛,在各路长征红军中第一个到达陕北,对巩固发展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极大地加强了西北红军的力量。红25军尽管人数只有人,但历经转战,战斗力极强,敢打硬仗恶仗,与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后,使西北红军实力大增。

其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胜利,准备了“落脚点”。西北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了正确的路线政策,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永坪会师稳定了陕北局势,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的北上行动,不仅促成了中央红军落脚陕北,而且为此后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西北的大会师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长按上面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td/852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