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馆举办史实展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前曾“泪谏”
许多市民来到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留影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80周年,西安事变的爆发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形成了一致抗日的局面。多少年来,众人皆知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您知道在兵谏前二位将军曾多次劝谏未果,七尺男儿甚至“挥泪谏言”,都没有改变蒋介石“剿共”的决心吗?
今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馆对外开放30周年,在其举办的《西安事变史实展》中,有多幅史料照片都反应了二位将军当年曾多次劝谏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的史实。
其中一张蒋介石下车的照片,拍摄于年10月12日。当时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部署对陕甘苏区的“围剿”,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张、杨二位将军屡次去劝谏蒋介石,要求停战抗日,但均遭蒋介石严词拒绝。
另一张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上训话的史料照片,则拍摄于年10月27日。蒋介石在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陪同下,到王曲军官训练团视察,当时蒋介石还给训练团团员们训话称:“不剿共而言抗日,在家为不孝,在国为不忠。”
据西安事变纪念馆馆藏的史料显示,年10月31日,张学良曾以去洛阳为蒋介石祝寿之机,苦苦劝蒋介石停战,遭蒋介石斥责。同年11月,蒋介石两次在洛阳军校总理纪念周会上训话,训斥与共产党联系的人,张学良听到后忧伤流泪,但仍没有放弃去继续劝谏的努力。就在事变发生前的12月6日和12月7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还两次前往临潼去苦苦劝谏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但均遭到蒋介石的训斥和拒绝。
从一张年12月8日拍摄的止园别墅的照片中能看出,当时这里表面上一片平静。其实当天上午,张学良就在止园别墅与杨虎城商谈,两人认为蒋介石坚持“剿共”决心既已无法改变,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只能实施兵谏,逼他抗日,再没别的办法了,随后两人商量了初步的行动计划。
一同展出的另一份史料显示,年12月9日,蒋介石在华清池写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令其通知《大公报》准备发表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接替张学良负责指挥的“剿共”任务。当天恰巧有人拍到了一张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西安城里1万余名学生举行空前规模的请愿游行示威活动的照片,当时学生们高举标语坚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对蒋介石实施兵谏,发表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抗日。
西安晚报首席记者张佳摄影记者张宇明为您报道
百名中学生兵谏亭前诵读
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
学生朗诵现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12月12日,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在西安事变的重要见证地华清宫兵谏亭前,来自临潼区铁路中学的百名学生用诵读的方式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驱,励志勤勉爱国。
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事变兵谏的枪声在华清池响起,蒋介石从下榻的五间厅卧室越墙而出就藏匿在上方的虎斑石石缝中。年,国民党将领胡宗南修建了这座亭子。年西安事变50周年之际更名为“兵谏亭”。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后辈们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景点。12月12日,作为华清宫景区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临潼区铁路中学百名中学生一同在这里朗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让现场群众感受到了中华少年的朝气蓬勃和祖国未来的希望。
西安晚报记者杨明摄影记者窦翊明为您报道
《12·12》西安事变
大型实景影画华清宫首演
华清宫西安事变实景演出首演现场
昨日,在“西安事变”的重要发生地华清宫景区,《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首演,让观众震撼不已。
演出开始后,观众要穿过数十米长的通道来到舞台中央,通道两旁布满了被轰炸过的墙面、延伸出来的钢铁机构、支离破碎的牌匾,一下子将人拉入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随后近2个小时的演出中,通过烽火古城、矛盾激化、匆匆密谋、箭在弦上、枕戈待旦、大战在即、枪声破晓、统一战线、世事沧桑等十幕剧情,通过全国首创的“影画”节目表现形式,将山水风光、历史实景以及高科技立体舞台装置高度结合,达到现代科技与文化景观融合、电影画面与舞台戏剧融合的创意效果,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西安事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西安晚报记者杨明摄影记者窦翊明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