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还记得小时候常背的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动图作者卤猫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舌尖告诉你不同节气的味道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此前,中国已有30项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
△昆曲/年5月入选
△古琴艺术/年11月入选
△中国剪纸/年10月入选
△端午节/年10月入选
△中国篆刻/年10月入选
△中医针灸/年11月入选
△中国皮影/年11月入选
△中国珠算/年12月入选
来源:新民晚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