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诗歌网刊自4月29日开始,每周一期,由桐城热线网编辑,同步在桐城热线网
秋风起了
一条新伤疤
爬到了我至爱的历书上
我看到刀子坠落的同时
溢出了一个个疼痛的词
一把用锋芒说话的刀子
它的本意
是否人人都能领会
满怀留恋的飘零的落叶
它的语言
是否只有北风知悉
一切都是无声无息的
就象我现在的阑尾
当它甘于离开
我漠漠地感觉不出有多少悲壮
秋夜
这样的情形已有好些年了
当你穿过云层
究竟想要躲藏什么
一只麻雀躺在巢里
梦想着另一只麻雀
将温暖带到自由的天空中
这是月夜里真实的情节
当星星隐去了所有光芒
谁还想倾听你的声音呢
闪亮的心事象久违的甘蔗
你将甜蜜带来的同时
誓言正节节动人地拔高
这是多么单纯的秋夜啊
当风儿扯断白云的絮语
我的思念已被黎明打湿了
刀把五:生平不详,性别模糊。想说的话都在文字里,文字不能告诉你的,我也不能。
如果我死了
秋天,风自湖面来
穿过房舍,桥梁和湖心亭
掠过姑娘的脸庞
没有阻挡
达纳特斯沿着滨江路走来
邀我跳一支舞
人工的做作伪饰都能重生
唯独死亡平等
像黑暗里投下一块巨石
当风猛烈拍打着窗棂
我才在懵懂中
听到亡者之音
再为我吹响口琴吧,吕良生
就是那支小步舞曲
星星碎在湖面,影子在摇曳
萤火四溢,睡莲无人采摘
我在虚无里划着小船
漂流
在井台,我随手写下
月光照在流水上
扔一个瓶子
穿越唐宋
诗人如约而来
我们在夜里,喝酒吹牛
赞美黑暗的辽阔
时空
流水是银色的
当夜鸟把月光种满山谷
银子起了褶皱
嘘,别惊动月亮
夜色尚早
还来得及打马去趟扬州
陈俊,笔名零一,曾在《安徽日报》、《诗歌报月刊》、《诗人》、《南国诗报》、《清明》、《安徽文学》、《散文诗》、《青春诗歌》、《作家》等上发表过组诗、散文诗、散文。在《诗生活》网站开辟有诗歌专栏。已出版诗集《无岸的帆》、散文集《静穆的焚烧》。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寻找飞翔
湖畔
一群诗人
企图来这里短暂筑巢
寻找飞翔
一群鹭鸟
在湖畔
高兴就飞
飞倦就停下
以为它抱紧了翅膀
却呀的一声
羽毛把风推得很远
有人张开双臂
作飞翔之姿
却惊走了鹭鸟
诗人与鹭鸟
在暮色中
相互望了一眼
飞翔是彼此的影子
走过三县桥
走过三县桥
鞋底的灰尘比桥上的石头更重
吹来的风
有一阵不能承受的颤栗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
在那些年代久远的苍茫里
说着多余的心事
有一些匆忙的爱情从桥上私奔
日积月累的印痕
成为桥研读不破的密码
桥那头的黄昏
在灯火的影子里渐行渐近
如此而已
汪梅珍:网名远航或远航小诗,桐城市作家协会、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微小说、散文、诗歌散见各类报刊或选本。
一颗星会是一朵莲吗
荷塘清清
那么多的星星洒落水中
夜里会有绿色的呼吸吗
她会在荷塘生长吗
一颗星会是一朵莲吗
竹湖落雁
竹湖住着不安的七月
群雁南飞了
芦荻,湖草,鱼群
耐心地等待深秋
而深秋,竹湖诗意
阳光下,芦荻轻轻跌宕
湖水波光粼粼
群雁悠然而下
李树侠,笔名花无语,安徽桐城人,诗歌散文散见于报刊杂志。以透明的心生活,以虔诚的心工作,以敬畏的心写作。
一封寄自秋天的信
风不吹林间的皱褶起伏
草色之下遍地是不可辨认的香气和姓名
一封信穷其一生
无非就是从葱绿到金黄
没有来得及告诉你
它有松针下坠的速度
词句尚无器物可盛
仅铺一张莲叶迎接刺痛
这山里的黄昏
容不下金质的流水
潺潺之音,一直淌过你
像空而无当的邮筒
我该告诉你什么呢
这如此寂静的人间
过往的蝶,请不要说出月光和蜜糖
等邮差清点完投递的部分
你就轻轻飞过
秋天的语言
朴素的颜容
镶金黄的花边
太阳又坠下一寸时
我的老祖母打开西窗
这密密麻麻的生死
偶尔钻进她漏风的牙齿
噬咬空缺的部分
把怀里的念想一收再收
如果苦苦鸟再叫一声
睡在后山的爷爷便会轻轻应答
风过时身子弯成上弦月
含在唇齿之间的语言
由南归的大雁捎到后山
暮色在窗外更深了一层
老祖母拱起背
“天黑了,再等等,我们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