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靠近黄果树瀑布。
任正非的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家中还有兄妹6人。任正非中、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
因为父母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任正非的父母仍然坚持让孩子读书。所以,任正非的童年虽然是在贫穷中度过,却是快乐美好的。
年,任正非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已并入重庆大学)。在校期间,他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自学完,接着还学习了逻辑学、哲学和几门外语。
从军队转业到深圳,事业低谷,婚姻破裂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上了建筑兵。那时法国一家公司向东北辽阳市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这是任正非当兵后监守的第一个工程。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任正非才离开。年随国家调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当时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油集团下面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
在这里,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陡坡”:任正非在一笔生意中被人坑了,导致公司多万货款收不回来。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元。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在大国企南油集团的铁饭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经到头。
这一年,任正非的家庭和事业都出了状况。他的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他在南油下属企业时由于连续亏损,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家庭解体。任正非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滑坡中,直达人生低谷。
此时的任正非,下有一儿一女要抚养,上有退休的老父老母要赡养,还要兼顾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正值上有老下有小、青春不在、未来尚长的中年之际的任正非,前行之路陷入无际的迷茫与昏暗。
不惑之年开始创业,肩负重压,毅然做出抉择
处于中年危机之中的任正非没有时间去感伤,家庭的责任、事业的急迫,令任正非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条下海干实事的道路。就这样,深圳少了一个国企干部,中国多了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教父”。
创业初始,任正非的所思所想并没有太多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为了糊口、为提高家人生活品质。而这是一个扛着压力向前、被逼无奈的创业故事。可以说,任正非的创业初期带着些许悲情色彩。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有过几次经历,任正非萌生自己干的想法。
年,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
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43岁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决定自己做研发。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倚靠深圳,公司发展迅猛
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最初公司员工仅50余人。
当时的华为公司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也是创业公司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会打起地铺,外国小伙伴无不惊呆称赞。
年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当时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直接面临就是破产。幸运的是,这三台交换机很快回款,公司得以正常运营。
年,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人而已。这样的成长速度,响应了深圳速度的口号,而这样的盛况只属于那个时代。
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圳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猛进的行业。
从军人到商海精英
硬朗、坚韧、吃苦耐劳、雷厉风行……在普通人看来,这些都是军人的气质。在如今商界世界中,不少大佬级企业家都曾有过一段军旅生涯。从昔日军人到如今明星企业家,当初那段看似平淡无奇的军旅成长过程,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培植了他们思想的、精神的、素质的强大“根系”。
王健林:从转业军人到中国首富年,15岁的王健林成为吉林省军区边防四团最年轻的一个战士。到了28岁那一年,王健林已经成为全军最年轻的一名团职干部。年,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32岁的王健林告别了他的戎马生涯。
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一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使得王健林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负债数百万元的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濒临破产,区政府为了拯救这个“烂摊子”,面向全区公开招贤。本来被他人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竟出人意料地主动请缨,自愿去担任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经理。从此,王健林踏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建立了万达集团。17年的军旅生活,在王健林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任志强:格局思维的将军年3月出生于山东掖县,—年参军,先后任排长、参谋,退伍后任北京怡达公司副总经理至年,年成为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华远集团公司总经理。
柳传志:一往无前的“教父”年4月29日生于江苏镇江市。—年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学习。年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现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截至3年12月,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共上缴国家各种税收54.5亿元人民币。
对于军营生涯,柳传志,当今这位中国企业界“教父”级人物从来也不讳言:是军营塑造了他。
柳传志说,“企业成功跟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这一定的关系之中,跟我在军队里养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关系。”
柳传志在多个场合讲述到:“我在军事院校时的班主任讲的一些故事,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辽沈战役中,班主任所在的部队总觉得自己是战斗力很强的一个团,有一次到黄永胜的总队里去配合作战。黄永胜跟该团团长约定好占领某制高点的时间,到达目标时,全军发动总攻。但在真打起来时,该团却怎么也拿不下来,眼看时间快到了,再不行的话就要影响总攻了。黄永胜大怒,当场就把团长给撤了,换上了自己的精锐部队,结果快速拿下了这个制高点。他的那些战士根本不怕死,一个个往上冲,部队这种冲的劲头不得了,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我们在联想办企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口号—‘把5%的希望变成%的现实’。就是说当你全心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得一往无前,不顾一切。”
王石:不爱当兵的兵年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7岁时入伍到徐州,从军5年后,复员。年到深圳,后在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房地产市场上叱咤风云。
王石跟别的老总不一样,虽然他承认“部队生活的磨砺对我日后的成功是有巨大价值的”—但,从骨子里,王石是不怎么热爱军旅生活的:“到了部队以后,我发现我的个性特征可能不大适合当兵,因为我比较喜欢出风头,喜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所以在当了5年汽车兵之后,我就离开了部队。”
然而,不管愿意与否,部队的经历却已注入了王石的血液直至影响他后来的生活及事业,脱下军装的王石反而显得严肃、生硬。
涂子沛:军旅如同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钥匙
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后在武警部队和政府部门工作十年,期间开发过全国第一个反偷渡遣返信息管理系统,担任过边防巡逻艇的指挥官,多次立功受奖。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同一杯水,没有先前的预热,怎么能达到沸腾?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在部队服役的日子!”说起从军的经历,涂子沛非常兴奋。
后辞去公职赴美读书,获卡内基梅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信息科学硕士学位。在美期间,先后担任软件公司的数据仓库程序员、数据部门经理、数据中心主任、亚太事务总监、首席研究员等职务。年12月任阿里巴巴副总裁,分管大数据方面事宜。
郭凡生:“善败”的儒商年出生,经历了上山下乡,当过四年兵,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慧聪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被业界誉为“中国分类广告之父。”第一次见到郭凡生,如果不说话,绝不会想到浑身透着股书生味的他竟会有着四年的军人背景。
他入伍后是一名背着线拐子的电话兵,一年不到就当了班长、入了党……这些特殊经历,锻造了他的韧劲。
孙广信:攻其最弱毕业于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西安陆军学院,曾任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教官。年转业后创办乌鲁木齐广汇工贸实业有限公司。现任新疆广汇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新疆广汇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曾说,从军10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在军旅生涯中他不经意地养成了军人的气质和作风。“对军人来说,没有拿不下来的山头,没有不敢啃的硬骨头。作战时只有攻其最弱,才会取得胜利。无论商场还是战场都是一样。”孙广信坦承这种理念成为贯穿他今后企业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
徐泽宪:靠的就是死拼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司令部班长、排长、参谋、副处长,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船舶政委,上海远洋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上海远洋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总经理,中远(上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中远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徐泽宪做动员,从来不谈“风花雪月”,军人出身的他,更喜欢“刺刀见红”。
汪海:打好商战中的人民战争年生于山东省微山县。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越,曾任副指导员;年转业至青岛,年起在双星集团工作,曾任青岛橡胶九厂党委副书记、书记、厂长。
盛云龙:“龙腾四海”的神话盛云龙生于浙江湖州市练市镇,年入伍,年退伍,浙江省湖州市依多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他,用短短8年时间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年产值超亿元的国家级企业集团;是他,在大别山老区扶贫,安排多名农村青年就业;是他,联合15名从军营走出的企业家向家乡5.8万名转业退伍军人发出倡议,共同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事业。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称赞他是我军优秀退伍兵。
郑永刚:运筹帷幄的服装“巴顿”中国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8岁高中毕业后参军,年复员。年5月,接管了亏损一千多万的甬港服装厂,并把它改名为“杉杉”。今天,杉杉旗下已拥有21个服装品牌,两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近50亿元。
不忘初心,哪怕30万分之一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共产党员、钱江晚报等;整理:张贺铭;转载自:军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