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几个年头了,朋友C出面,在小年和春节之间,我们约作家陈忠实老师年末吃饭。
每一次,都有新收获。农历己丑年的腊月25日,小年刚过。朋友曹先生再约陈老师,我们一起在西安宾馆用饭。有西安日报、晚报的副刊主任等4美女,共7人。
陕西作家里,有三个人了得。一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英年早逝,是“穷人的教父”,二是贾平凹,有《废都》《秦腔》等,粉丝心中的鬼才,三就是眼前坐在桌上的陈忠实了,《白鹿原》一部做枕垫棺之作,人生有个好交代。
说陈忠实,一生中至少有五好,一是西凤酒(已经断饮多年,如今改喝“百威”啤酒了);二是秦腔,一生爱好,别无移恋;三是象棋和足球,前者是他写作中休息换脑的小游戏,后者是他唯一的运动爱好,陕西的球队比赛,他几乎每场必到,而每届世界杯,他都是当地媒体争抢的专栏作家;第四是喝茶,喝陕西陕南的“陕青”,在中国茶家园里,陕青醇厚,是被名花遮掩了的异姝;第五个爱好,也是他的招牌标志,雪茄,几乎是手不释烟,也已经钟爱大半生了。
说到吸烟,当晚陈老师说到一个秘密,他十几岁参加工作后就吸烟,那时候吸的是“经济”牌香烟,质量极差,吸着吸着,有时竟然发出“啪啪”的爆炸声,火星直冒。结婚后的一段日子,他还在乡上工作,因为经济原因,经济烟也抽不起了。无奈改抽旱烟,每逢赶集,他都去买回大捧上好的卷烟叶子,小心晾晒好,然后揉碎,摊放在桌上,每日卷上几根,悠闲地享用。但是,这些烟叶,大多又确实是给别人抽了,在乡里,从村上来的干部找老陈,用旱烟和开水招待是必须的。但还不尽于此,许多干部,家庭生活更为困顿,他们在陈干部这里抽足喝好,临走腆着脸说,把你的烟叫我装上一袋,行不?回答当然是“行行行”。于是,挂在烟杆上的小布袋和他的主人一起满当当地荷载而归。
后来,日子渐渐好了,陈忠实喜欢上了雪茄,一开始,他抽汉中的“巴山雪茄”,“巴山”牌雪茄烟,是已有30年生产历史的汉中卷烟一厂的产品,但这厂子后来倒闭了;陈忠实转抽“工字”,“工字”产在四川什邡,什邡卷烟厂是中国第一雪茄烟制造基地,主产“长城”“工字”“狮牌”雪茄,抽了几年,又改抽“皇冠”,这是安徽蚌埠卷烟厂蒙城雪茄烟生产部的“王冠”系列。(该厂还有“黄山松”雪茄),事实上,全世界以“皇冠”命名的雪茄很多,最有名的当数英国和古巴。为免广告,这里不赘。蒙城的“王冠”系列,显见是国际模仿的产物。
以今天的状态看,陈老师抽烟,也还不算厉害,平日里,将近两个小时抽去一根,应该说,是相当有节制的了。
写到这里,想起我在网上曾看到一位斗客(烟斗客)抽国产雪茄的帖子,“口味辣,四周空气感觉精神亢奋,初次抽如化身为20年代三轮车夫,后来升华,直头化身二七广州起义革命领袖,只是境界始终去不到古巴革命时代”,令人大笑不止。不知道陈老师的感觉如何?
席间还发生了段小插曲,刚一落座,陈老师再提旧事,说我5年前带人采访他,拍了一张照片做封面,照片似乎是他刚醉酒的样子,有些酒徒味道。事实是,几年前,我的一位年轻朋友李峰,在DM杂志《名品》做执行,他弄了个选题,要采访陈先生,我遂约了他,席间,我的朋友拍了一组照片,我们选了其中一张做彩封,未料那张照片果然是饭后所拍。照片刊出后陈的一位朋友给他指出来“脸有些许红”,陈老师曾先后4次给我或我的朋友提说,照片太烂了,竟然把一个酒徒放到了杂志封面。“我有很多照片,你们拍的不好,可以找我要嘛。”我和朋友都曾解释过,用那张照片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以为,那反映了他的个性。不料弄巧成拙,看起来,陈老师是真有些在乎了。
席间,还有件事值得一说,一是陈老师把他的新作《寻找自己的句子》,现场签名给大家每人送了一本;二是主人曹先生,专门给在座的各位送了一把宜兴紫砂壶,他提着袋子,任大家挑选,打开封盒后,形状,颜色各各不同,但一个雅字可以概括。足见主人用心至细。作者:头条号/逍逍客说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