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简介 > 穆涛获奖平凹点赞他早该得奖

穆涛获奖平凹点赞他早该得奖

发布时间:2017-5-21 21:35:55   点击数:

  8月11日下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公布,西安作家穆涛凭散文集《先前的风气》荣获散文杂文奖。

  虽然穆涛本人低调地表示自己只是“运气好”,就是“冒碰”上了,但他的获奖赢得了众多作家、评论家的一致赞誉。

穆涛简介

  穆涛,年生于河北,年参加工作,年由河北省文联调入《美文》杂志,年任副主编,主持常务工作至今。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入选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贾平凹:

穆涛获奖是西安文学的光荣

  得知阎安、穆涛两位作家获奖的消息后,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非常高兴。他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早都该获奖了,这个奖对他们而言真的有点晚!”

  阎安作为《延河》杂志的执行主编,而穆涛作为《美文》杂志的副主编,巧合的是,贾平凹正是两个文学刊物的主编,所以贾平凹对他们也都非常熟悉。而穆涛更是在《美文》杂志成立时,就已经跟贾平凹“搭班”合作了。贾平凹说:“穆涛的散文写得非常好,后来当编辑,做《美文》杂志,把《美文》也做得非常好,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其实他这本《先前的风气》还没出版时,我看到第一稿,当时就觉得写得非常好,就曾经跟他说过‘你这本书我觉得肯定能获奖’。所以他这次获奖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他和阎安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两个门类的奖项,是陕西和西安文学的大事件,也是文学的光荣。”

  贾平凹评价说,阎安和穆涛作为两个文学刊物的负责人,他们自己本身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家和诗人,重要的是把他们的理念发散到了他们的刊物中,对散文创作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意义:“所以我发自内心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李浩:

即使评编辑奖穆涛也当之无愧

  西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李浩告诉记者:“穆涛早年写诗,写评论,多年主要精力是办刊物,如果给编辑评奖,他也当之无愧。”

  李浩评价散文是穆涛业余时间的产品,但是他用全副精力投入,“即便写一个稿边笔记,也如狮子搏兔,全力以赴。他是圈子中的劳动模范,每天上班,晚上熬一夜,一篇锦绣文章就出来了。这次获奖的书是他系列散文作品中的一种,与前面的作品有联系性,但比此前的作品更成熟更老到也更自然,是豪华落尽的散淡。”李浩坦言,“大散文是贾平凹先生提出的一个先进理念,引起全国散文界的长期   李浩评价:西安是文学大市,西安是散文大市和强市,有很好的传统,但这几年亮点较少。穆涛获奖是一个标志,会激发作者们的创作自信,迎来一个创作的热潮。所以穆涛获奖,也是对我们西安中青年作家的一个鼓励。

李震:

穆涛获奖是西安文坛的重要收获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听闻穆涛获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表示祝贺,他说:“穆涛和阎安双双获奖,着实是西安文学界一件可喜可贺之事。穆涛既是散文编辑,也是散文作家,无论是编还是写,他对散文的理解都很深入。”

  李震评价穆涛的散文很有灵性,也很有悟性:“这种灵性和悟性来自他的个人禀赋,也来自他广泛而大量的阅读。而他的散文语言独特老到,富有个人色彩。”李震认为穆涛自己独特的散文语言和《美文》杂志的风格具有同一性,同样是古朴、灵性还具有悟性,非常吸引读者,而《美文》作为一本优秀的散文期刊,对散文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贡献。

  李震说:“‘文学陕军’不仅是小说陕军,还有散文、诗歌、喜剧等方方面面,穆涛和阎安的获奖,丰富了文学陕军的概念,也是陕西文坛和西安文坛的重要收获。”

段建军:

穆涛获奖让西安散文在全国更具知名度

  穆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在强调,他不是作家,只是一位编辑。而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穆涛在《美文》杂志实践的“大散文”的概念,使散文的涵盖力更加广泛,内涵更丰富,对于散文这种文体,在全国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段建军告诉记者,《美文》杂志于年开始创刊,而主编贾平凹就提出了“大散文”这个概念,穆涛一直是执行者。二十余年过去了,《美文》在全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国内最好的散文杂志之一。而穆涛一直在践行着“大散文”的理念,让散文更接近于古代的文章概念,涵盖面更加广泛,内涵更加丰富,对全国散文的创作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穆涛自己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文字自由洒脱,很有表现力,也很有美感;他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散文文化内蕴丰富,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穆涛的获奖可谓实至名归,关键是他对散文的影响力超过了陕西和西安的概念,在全国散文的创作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段建军告诉记者,长久以来,陕西的小说创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太大,让很多文学界人士提及陕西,第一个概念是小说大省,遮盖了散文、诗歌等创作的锋芒。“事实上,西安有一大批优秀的散文作家,比如陈忠实、贾平凹、朱鸿等都是很好的散文作家,而狄马的杂文也写得非常好。西安的散文创作品类广泛,具有美感和思想内涵,希望借这次穆涛获奖的契机,能让西安散文创作在全国更具知名度。”

杨乐生:

穆涛获奖缘自他勤奋读书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乐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穆涛的获奖有着很大的意义。“他喜欢读书,有文化,而且很勤奋。他的获奖也鼓励了其他作家,文化从哪里来,从读书而来,更要勤于写作,才有收获!”

穆涛著作

《昙花的秘密:悟读席慕蓉》(年华龄出版社)

《平凹之路》(年青海人民出版社)

《俯仰由他》(年太白文艺出版社)

《肉眼看文坛》(年江苏文艺出版社)

《名誉扫地:美国在越南柬埔寨的失败》(译著,与胡宗锋合译)(年太白文艺出版社)

《放心集》(年陕西旅游出版社)

《散文观察》(年西安出版社)

《看左手》(年陕西师大出版社)

《先前的风气》(年陕西师大出版社)

作品品读

儒风道韵点春秋

丁帆(著名学者)

  乍读穆涛的文字,你很可能将他视为江南才子,因为其文字的讲究和精妙往往透露出才子气,说白了,就是那种儒雅之气,那种仙风道骨之韵。从文字内容的出典到与现实世界的文化现象、作家作品的勾连,他往往采用的是迂回的“曲笔”,那种单刀直入的表达方式似乎不是穆涛式文体所用之“伎俩”。然而,这种文风如果使用在长篇大论的高头讲章中是游刃有余的,但是他的文章恰恰就是“卷首语”那样的短文,我常将“丁聪体”与“穆涛体”进行比较,咂出的是异曲同工之妙也。

  以杂文进行思想表达,自现代以来一直是以鲁迅先生的“匕首与投枪”式的战法而闻名于世,而沉潜于典籍背后的间接表达方式是当今少有的文体,用“穆涛体”冠之亦不为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半文不白的文字表达背后,我们读到了什么?用穆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言者有言”!就此而言,我在读穆涛长短错落的杂文时,体悟到的是他在引经据典之后文字的磅礴大气与犀利尖锐,其中一个活脱脱的燕赵之士的形象便跃入眼帘。在《言者有言》里,作者对此做出的散文境界说便可作为最好的注释:“境界高悬,但不是虚无缥缈的,是真实可感地存在。古人表达境界有四句常被引用的文学描述,都是很具象的。一句是陆游的,‘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一句是王国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是苏耆的,‘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一句是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四句话,是哲学,更是文学。”此言正合我意。无论什么文体的文学表达,倘若背后没有哲学底蕴作为支撑,那么其文字的曼妙和技巧的圆熟都无法遮掩其内容的苍白。无疑,我从穆涛的文字背后看到的正是那些我所渴望看到的有思想穿透力的内心表达。仅此,我就应该向他表示敬意。

  其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河北的《文论报》始就与穆涛相识,后来就在平凹办的《美文》上看到他长长短短的文字,知道他在具体操办杂志的事情,感觉到这种“穆涛体”文字的魅力。如果要我对这些文字挑一挑刺的话,我以为,“穆涛体”在针砭时事与文坛现象时,不妨再犀利一些,不可太文气,“鲁迅风”和“丁聪体”皆可鉴也。

  文末,我想还是用作者自己的话来作结,因为它也是我们对“穆涛体”的热情寄望。

  文学新时期三十年,让我们记住了小说家,同时记着他们的小说;记住了诗人,也记着他们的诗。散文家似乎是个例外,我们可以叫出多位散文家的名字,但同时又能说出他们散文作品的却不多。那么多散文作家在“劳动”,但笔下的字迹风干得稍快了些。“辣手著文章”是一个老对联的下联,辣手不仅是手辣,还是眼辣,心辣,指的是有见地,有分量。

  散文不能蘸着清水去写,要蘸墨汁,越浓越好。

(记者张静记者尚洪涛)









































北京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jj/756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