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消息发布前,医院医护人员的网友称,周晓辉因不堪长达8个月的“医闹”压力在家中自缢,生前“卖车卖房准备赔偿病人”.尽管还原事件真相还有“最后一公里”,但根据已有的信息看,医生精神崩溃而选择轻生的导火索在于难以平息的“医闹”,结果则是医患双方“两败俱伤”.面对残酷的医患纠纷,医生选择自杀恰恰是对“医闹”的一种妥协,不仅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成为依法治理“医闹”毫无成效的“死结”.我们在分析这起事件起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另一面:如何为医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诊疗环境?保障医生权益,理应成为医疗制度规范内的常态,而不是由医生独吞“苦果”.“医闹”之恶,症结就在于医患双方缺乏互信。一方面,只要医生时刻把患者放在心上,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之所需、解除患者之所忧,同时充分公开信息,以过硬的医技、医风、医德赢得信任,哪会有几个患者和家属冲动地寻衅滋事,与医生对立抗衡?另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医生。华佗“刮骨疗毒”也要关羽信任,扁鹊对“病入膏肓”同样无计可施,何况现代医学尚有诸多难题没有攻克?如果医患双方都能注意到这些细节,并通过有效地交流沟通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这对医患关系无疑是“细节性修缮”.有几个问题如鲠在喉:一者,这起医患纠纷到底错在何方?当患者以生命相托时,周晓辉主任医师有没有做到以病人为本救治,必须履行的义务有没有履行到位?二者,面对死者家属的频繁“讨说法”,医院有没有依法捍卫医务人员的对等权益?相关执法部门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医生的权益?事情发展至此,无法掩盖的是依法治“医闹”的苍白与无力。“医闹”从深层次来讲,有着某种必然性--医疗纠纷处置机制不完善,诉讼程序不便捷有效,诸多暴力辱医事件便会成为煽动蛊惑的恶示范。若不能改变这种医疗环境,担负治病救人职责的医生,恐怕迟早都会陷入“救人未成身先死”的担忧之中。选择自杀,不该成为面对“医闹”时的最终解决方法,这不只是医生的个人悲剧,也是现代社会的悲哀。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依据是法律和事实,唯有疏通制度化、法治化“出口”,“医闹”才会日渐消弥。
注:本文摘自西安晚报《医生自杀事件评论: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医生自杀事件评论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
发布时间:2017-5-23 12:19:20 点击数: 次
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3月31日,医院医生周晓辉在家中自杀身亡。4月1日11时许,医院官方微博证实此事,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周晓辉属非正常死亡,警方已排除他杀。